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波音飞机,为何一落千丈?

2022-03-23 12:05 作者:后浪电影PostWaveFilm  | 我要投稿

2022年3月21日,本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周一,却在下午2时21分左右,发生了举国震惊的灾难: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的航班任务时,于广西梧州上空坠机。


据央视媒体报道,此次失事的飞机为东航MU5735,编号B1791,机龄只有6.8年,机型是波音737-800,也就是常说的波音737NG——在2017年之前,它一直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单通道客机之一,与空客A320系列一起,占据着全球民用航空市场68%的份额。


但这个局面,被波音737MAX打破。


作为波音737家族的第四代成员,737MAX从2017年5月投入市场,截止到2018年10月29日,也就是印尼狮子航空610号班机空难之前,全球有超过4700架737MAX的订单。


但狮航610号班机空难的责任,被波音公司以飞行员操作不当为由推诿搪塞过去,孰料不到半年,也就是2019年3月10日,使用同一型号飞机的埃塞俄比亚航空302号班机,再次发生空难。


网飞新推出的纪录片《一落千丈:波音大调查》(以下简称《一落千丈》),就以这两场空难为起点,对波音公司进行了尺度和程度均前所未有的揭露:


在利润和股价的诱惑下,波音公司明知飞机存在缺陷,却拒不作出改变,甚至在灾难发生后,拒不道歉!


尽管纪录片针对的焦点是737MAX,但这并不意味着737NG就很“无辜”——在此之前,波音737NG就已经发生过12次致命事故,共造成708人死亡。


我们并不是要在这个选题里,把矛头对准谁,或是找出一个答案。恰恰相反,我们是要借《一落千丈》在对波音737MAX揭露的过程里,确证一个事实,那就是:相比较来说,波音737NG确实是事故率极低的机型。


目前,关于此次事故的救援和调查仍在紧张地继续着,我们期待能有奇迹发生。

 《一落千丈:波音大调查》(2022)


01 围绕在波音身边的争议


《一落千丈》从波音公司的旗舰机型737 MAX的两次重大事故展开。

 

这两次事故,一次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狮航,一次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航空。

 

这两次造成全体机组成员和乘客全部遇难的事故,发生的间隔时间不超过6个月,这在航空史上是罕见的。



两次事故的主要诱因,在经过多年的调查取证,以及波音公司的推诿和扯皮后,认定为是飞机上的“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故障所致。

 

但MCAS故障,并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在纪录片的讲述中,MCAS在波音公司,是一个秘而不宣的装置,是一个禁忌,更是一个难以被厘清的问题。

 

坠机之后,波音公司开始质疑机组成员的资质;后又质疑飞机保养问题——一切的潜台词是:波音的飞机是安全的,出现问题,只可能是使用和操作问题。



当MCAS被暴露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无论是资深飞行员,还是一线工程师,都不太清楚这是个什么。

 

在波音公司的操作手册上,MCAS只是一个简称,并没有任何具体的说明。

 

技术层面上,MCAS是一种自动调节飞机倾角的系统:当飞机检测到仰角过大时,MCAS会自动让机头水平。

 

但这事关重大的系统仅仅依赖一个迎角传感器的工作数据,只要传感器损坏,飞行员便无法操控飞机,直至机毁人亡。


 

一个问题显现,作为从1960年代布局民航的737系列,为什么在最新一代MAX机型上要装备MCAS?

 

这要从波音的竞争对手,空客公司说起。

 

2014年,空客公司的A320neo上市,这种大飞机具有了不起的燃油经济性。

 

这让空客的市场规模超过了波音。

 

情急之下,波音又无法在短时间内重新设计全新机型,只能从仓库里拿出了当家明星737。

 

但当时737最新一代NG机型,无法和A320neo竞争,波音只能敲敲打打,把更大的引擎,装在了老旧的机身上。

 

这样一来,就诞生了737的MAX系列。


 

小机身和大引擎是一个隐患,为了消除机身重量配比变化带来的安全隐患,波音在背地里搞了一套MCAS系统,希望借此绕过飞行员的操作,保持机头平衡。

 

波音对外宣称,驾驶737MAX的飞行员,不需要额外培训。


 

这样一来,更好的飞机,零培训费用,与波音一贯良好的口碑,让737MAX成为了当红炸子鸡,也让波音的股票节节攀升。

 

华尔街对波音感到满意,资本对波音感到欣慰,股民对波音感恩戴德,定时炸弹就此埋下。

 

在投入使用前,波音公司内部就有报告曾经指出:737MAX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果不加以修改,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空难。

 

不成想,一语成谶。


问题被层层剥开,最终指向了波音公司在新时代里的企业文化和华尔街的资本主义。

 

1997年,波音收购了麦道公司,收购价是133亿美元——这场世纪大并购,被认为是波音下坡路的开始。

 

波音,总部位于西雅图,具有了不起的公司文化,工程师精神在这里随处可见。人们可以对公司和产品提出自己的意见,人们用匠心经营着公司。


但合并麦道后,波音开始变得追求利润和财务报表的美观。它从一家工程驱动的公司演变成了一家财务驱动的公司。

 

新波音不断裁员、不断降低成本,不断开除提出意见的老员工,并一意孤行地将公司从西雅图搬到了芝加哥。

 

没有研发资金,没有新项目上马,谋划多年的NMA项目,被来来回回踢皮球。


 

2019年,空客的新飞机A321XLR拿下了多笔订单,但波音,只愿意在利润和股价上做文章。

 

谁能制裁这个“华尔街的宠儿”呢?


很可惜,只要波音能够继续盈利,就没有人能制裁它。而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为什么波音的总裁米伦伯格,敢于从不用正眼去瞧一下遇难者的家属。

 

——因为,米伦伯格不需要对面对遇难者家属,给他高薪的,是华尔街。


 
02 被分裂的波音737


如果要找出航空史上最安全和最不安全的机型,波音的737系列,当仁不让。

 

最安全的民航飞机,是波音737的NG机型。其每百万次致命空难的比率,仅为0.07,为所有机型最低。其所对标的空客A318、A319、A320和A321系列,这个比率为0.09。

全世界最不安全的飞机,同样来自于是波音737系列,为MAX机型,每百万次致命空难的比率高达3.08。

 

从致命空难数量上来说,737 NG机型在1亿30万次航班中,有12起。



2006年9月,戈尔航空的1907号班机,在起飞后不久,与巴西卓越航空的Legacy 600公务机相撞。1907号班机左翼受损脱落,最终解体成三段,砸到了雨林里。

 

这次事故造成了154人死亡,是737NG的首起致死空难。这次坠机,被记录在了国家地理频道的系列纪录片《空中浩劫》的第五季第十集中。


 

2007年,肯尼亚航空的507号班机,由于机组成员操作失误,在未受许可的情况下起飞,造成飞机撞地,114人死亡。空难被记载在《空中浩劫》第二十季第九集里。

 

2009年,土耳其航空的1951号班机的高度计故障,自动驾驶软件将2100英尺的高空认定为地面,从而引发了撞地事故,造成9人死亡。《空中浩劫》第十季第六集,记载了这次空难。


 

2010年,埃塞俄比亚航空的409号班机,在机长和副驾驶的错误操作下,失去了控制,飞机姿态和路线出现错误,撞地,90人死亡。


同年,印度快运航空机长在飞行途中睡觉,无视副机长和飞机的警告,造成坠机,死亡158人。

 

2016年,迪拜航空的981号班机,因为飞行员的错误判断,而坠毁,死亡62人。2020年,乌克兰国际航空的752号航班,从德黑兰起飞后七分钟,被伊朗空军的导弹击中,在空中解体爆炸。


 

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国家,都极度重视民航安全。

 

2019年,埃塞俄比亚空难后,中国政府决定停飞中国境内的737MAX机型。与此同时,美国联邦航空局,并未有任何举动。

 

在中国之后,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也加入了禁飞行列。

 

压力之下,特朗普也宣布停飞737MAX系列。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表示,现在的飞机太复杂,不利于飞行。他希望今后的飞行员能够轻松而且愉快地操作飞机。


 

就在这种情况下,波音公司依旧我行我素。波音先是不断地质疑机组成员的资质,后又请来了顶级的游说公关公司。

 

波音交了25亿美元的罚款,让其免于刑事诉讼。

 

换而言之,因为利益驱动和短视,造成的安全问题,被轻描淡写地用钱一笔带过。

 

其幕后推手,是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与其让波音陷入漫长刑事诉讼,导致股价暴跌,不如用一大笔钱买断波音的种种丑闻。


 

2013到2018年,波音用了568亿美元回购股票与分红,极大地刺激了股价的飙升。而同期波音用于研发的费用只有140亿美元。

 

至于MCAS系统今后要怎么改进,怎么修正,抑或是怎么将技术细节公之于众,这些都不会被摆在明面上。


就像是奶粉里的三聚氰胺,奥迪里的沥青……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

 

华尔街宠儿,并不会因为几次空难而身败名裂。它的种种分裂,只会让资本更加疯狂地去利用它敛财。

 

这是资本的力量,它给了大公司藐视人命、无视人性的底气与勇气。



在这一刻,只有阶级性,没有人性。

 

MAX机型连续出现两起空难之后,波音公司对任何问题都只有官方的制式化回应——甚至连道歉,都没有。


……


最后,让我们一同为MU5735祈祷,愿这个世界,能有一丝奇迹发生!

作者 | 云起君

编辑 | 清晏    

排版 | 你大怡儿

策划 | 后浪电影编辑部

波音飞机,为何一落千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