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为道之基石,修行之中的法脉
很多刚刚入门修行的弟子,在练功中很容易心思不定,心意不专,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练功的时候老想着各种功能、功境快快出现。比如练青龙剑的时候就想着能早点看到青龙神显像,修金光的时候就想早点见光。抱了这种希冀贪求功境的心去练功,一心多用,那么在站桩打坐中就很难一心一意,心静不下来,容易心浮气躁。
却不知金光也是本性光明,心已然蒙尘,光明又如何会显现出来呢?必须一心一意地进行修持,忘掉功境,种种功境方能不求而自得。越是去刻意追求,反倒越不出现。

在修炼阶段,常常起飘浮心。所谓漂浮心,就是今天练练这个功,过几天又打坐练练那个功。过段日子,又听说某某大师在传授某某道法,于是心痒了,又跑去参加面授。不是说不能参学其他道法,历来很多祖师修炼到一定阶段,都寻师访友,游学参学。
但这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把自己所学的这一门已经学得很精深的时候才有必要去参学其他道法。否则今天在这个小学里面读几天书,明天又跑到另外一所小学,这样下去,读十几年下来也还是小学生。
可偏偏这种人很多,经常到处学法,却又没有一门可以坚持下去,一山还望一山高,不停地改练其他多种功法,但没有一种功法能坚持下去,练了不到几天,就开始怀疑功法是否有效果,但是看到别人又练得那么好,舍弃又觉得可惜。

疑心常常起,信心总不坚,即使拜了师,也和师父不亲近,心也不在师父这里,师父的话也听不进,对师父的指导也不以为然。这种人对于练功也好,拜师也好,有点图新鲜感,新鲜感一过就觉得索然无味,一门心思又想着再去哪里拜师学功法。
就这样心思漂浮不定,到最后自然什么都没有修出来。总之,自己没有主见,不听师父的话,总听别人三言两语断章取义,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有人说这功法不好,他就觉得不好,人家说这么练不行,他也觉得不行,这样下去,就是练十年还是没有一点进展的。

更有人自己搜集了十多种功法,却不知道练哪种好,仍然还在网上继续搜寻其他功法,但一个都没练过,始终还是在门外观望。就这样一天天地浪费着时间,空虚、迷茫之下心又开始急燥,于是开始寻找各种修真的道法群加入,不停地在一些修真论坛注册发言,希望能够在网上遇上明师传他真法。
对此,只能说想得太简单了。这种人的心态,首先就不像一个具备虔诚信仰的修行人。以这种广撒网的心态去寻师,这本来就错了。这种人就算能遇到真师,也不知尊师、重道,到最后只能把缘分生生错过。
在寻师之前,必须先好好地修自己的德行,德为道之基石,先好好地在红尘中修心,把人道这一方面先做好,在生活中能一点点地培养自己对大道的信仰,对师道的恭敬,只有这样,才不会错过真师。
因为若是具备了这种德行,试问哪位真师会不喜欢?而若只是到处拜码头,四处学功法,学了又不练,师言听不进,这种人,最终只能沦为修行圈内的老油条,纵然追求到老,遍访名师,最终也只是徒劳无功,一无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