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素时刻——给身体带来清新活力

2023-11-24 11:05 作者:喵你大爷爷  | 我要投稿

关于食养之法,《黄帝内经》给出了比较具体和成体系的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一作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那么,为什么国人要以五谷为主要食物?五畜肉食为何被作为滋补的食物?五果是哪五种水果?《内经》时代只有五种蔬菜吗?可能大家更关心的是,内经食养之法在当下是否还有正确的指导价值?

答案是肯定的。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讲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扉,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一直坚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生长离不开摄取食物(五味)和空气(五气)。在千万年的生存和进化史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种群体质,特别是农耕文明的长久饮食习惯,必然会对体质产生特定的影响。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或作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食养食疗的总纲领。其中强调了通过内服药物或食物来治疗疾病,而谷肉果菜可以作为食疗方法来养生。

为何五谷在所有食物中地位最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农耕文明的历史与现状所决定。五谷作为中国人的基本食粮,蕴含了天地精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敬畏的生命所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饮食习惯和生存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甲状腺弥漫性损害等疾病的高发,是否与这些变化有关?这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来证实。但从基本的医学认知逻辑上讲,剧烈的饮食习惯变革可能会让历史悠久的饮食习惯形成的种群体质产生不适。反季节果蔬、转基因食品等究竟对身体有何影响?我们无从得知。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影响终会显现。

为何要把食养提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讲到:“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能够化生五味,“补精益气”,充养身体。此外,通过五味的相合相胜、生克制化,还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黄帝内经》建立了五行体系,提出五色、五味配五脏的理论,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这也是引经药的性味配伍原则。

素时刻五谷膳食粉以中国传统食补养生理念为基础,根据大量医学、药学典籍,实现了五性五味相宜不忌;同时融合现代营养学理念,科学配比,食养合一。根据《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养生原则进行反复试验验证。为了实现“食材多样性”的概念


素时刻——给身体带来清新活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