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退休,候选者被爆倒卖呼吸机发国难财,反对党占据优势
谁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女性?如果有一个榜单,那么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定名列其中。
作为执掌德国政坛十六年之久的常青藤,被誉为当代“铁娘子”的默克尔,终于在今年宣布不谋求继续参选。换言之,她要退休了。
9月26日,德国政府迎来新一届大选,而没有默克尔的德国政坛随之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根据最新计票结果显示,默克尔所在政党:
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姊妹政党(简称联盟党)以1.6%的得票差距,落败德国社会民主党;不仅无法执政,甚至创下战后七十年来最糟水平。
然而有意思的是,默克尔上台十六年,把全德失业率从11%降到了5%,GDP增速在欧洲更是名列第一,为啥到头来落到了这番田地?
这一切,还得从德国的选举制度说起。
01
要论选举复杂程度,德国说第二,恐怕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说第一。
不同于美国选举人制度,英国下院普选制度的简单粗暴,德国选举采用一种名为“联立制”,又叫“补偿制”的选举手段。
所谓“联立制”,最大的特点是同一选区的选民,可以投两次票。什么意思?假如你是德国某成年公民老冯,你所拿到的选票将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在选票的左边,作为选民的你可以直接选举本选区的议员,比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三个人中谁可以进入德国联邦议会当议员。
在选票的右边,作为选民的你可以选举支持的政党,全德政党将按政党选举的比例决定议会席位的分配。
德国一共299个选区,议会一共598个席位,所以一半的席位直接由议员选举产生,而另一半由政党按比例分配。
然而你以为议员选举和政党选举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你错了,那叫并立制。在德国联立制中,议员选举由选民独立选出不假,但政党选举的最终结果却包含议员选举的席位。
这又是啥意思?先说概念:议员选举先选299票,政党选举后选299票,但是这后选的299票的比例结果却影响全议会598个席位。
举个例子,假如老冯在选票的左边成功选举张三进入议会,张三属于政党A;在选票的右边却把赞成票投给了政党B,议会的席位又该如何分配?
这时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A党的议员选举席位等于政党选举百分比所获得席位,那么议会中A党直接获得议员选举席位。
第二种:A党的议员选举席位小于政党选举百分比席位,那么议会中A党最终获得席位便由百分比决定,其中不属于议员选举299席得出,也就是多出来的席位由另外299政党席位中做减法取得。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种:A党的议员选举席位大于政党选举百分比席位,比方A党的政党选举只取得5%席位,按理说最终席位只有598×5%约等于30席,但是A党在议员选举中却获得了50席,这多出来的二十席改怎么办?
答案是啥都不干,就放在那,算作“超额议席”。
也就是说尽管德国议院有598席席位,但最后选出来往往有600多席,这种情况甚至司空见惯,在1998年,2002年,2005年,2009年多有出现。
德国是议会制国家,由议会多数党党魁就任总理,设计如此复杂的选举制度,相比英美制而言,优势也显而易见的:由于议员直接选举不受干扰,更有利于小党派的生存,换言之国会很难出现如日本自民党般一家独大的局面。
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德国大选,共计47个党派参选。
政党选举结果显示,在最大的六个党中,得票最多的社会民主党得票率不过25.7%,默克尔所在联盟党24.1%,绿党14.8%,自由民主党11.5%,德国选择党10.3%,左翼党4.9%,一言以蔽之,你追我赶,相差甚小。
02
作为一个政党,如果竞争对手和自己差距甚小,那么候选人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小心再小心。
好巧不巧的是,大选前两个月的七月,被默克尔指派的接班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拉舍特却犯了大忌。
7月中旬,德国西部发大水,洪灾造成了上百人死亡。
在视察灾区时,拉舍特被当地记者拍到与周围同僚相谈甚欢,甚至开怀大笑,这明显不合时宜。为此,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批评道:“全国都在哭泣,拉舍特却在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国社民党党魁肖尔茨第一时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价值4亿欧元的救灾援助计划,短时间内收割了一大批民众好感。
民调显示社民党支持率从今年五月的14%一路飙升至选举前的25%,其中最大原因莫过于同行衬托。
但是如果把社民党的成功完全归功于联盟党的一次失态也不合适。默克尔执掌德国政坛十六年,说好听点是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说难听点也是给继任者留下无法抹除的政治阴影。
没有哪个候选人敢否定默克尔的道路,所有人都必须,至少假装模仿默克尔,用最稳妥的方式争取默克尔遗留的选民。
在这一点上,拉舍特显然做的就不如舒尔茨。默克尔以务实闻名于世,舒尔茨2001年进入政坛,长期担任汉堡市市长,有丰富的一线行政经验。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德国,时任财政部长的舒尔茨先后为欧盟与德国制定了7500亿和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用雷厉风行的手段稳住了就业率,是典型的实干派。
相比而言,拉舍特1989年进入政坛,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拉舍特的本职工作都是立法议员,而非行政岗位;
只有在2017年才担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这是他第一次成为地方一把手。更不幸的是,从2015年起拉舍特就丑闻不断,比方说在亚琛工业大学任教期间,明明只有28个学生考试,他却打出了35份成绩;
又比方说疫情期间,拉舍特动用州长权力,违规给自己儿子签下了价值3850万欧元的商业口罩订单,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特朗普和他的女婿一家倒卖呼吸机发国难财。
在不少德国民众眼里,拉舍特显然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政客,和默克尔相距甚远。
所以在特殊的选举制度下,默克尔遗留的政治影响力反倒被反对党攫取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尽管舒尔茨赢了,拉舍特却未必输掉全部。
因为社民党与联盟党之间的差距相当小,由于社民党无法形成议会绝对多数,所以极大概率要和联合组阁。
03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未来如果真的由舒尔茨担任总理,那么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是否会产生变化?
甚至有人看到社民党有一个社字,会想当然地认为天生偏向中国。对此,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可能性很低。
我长期关注德国政坛,有一个消息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
2019年12月,德国社民党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关于限制“不值得信任的5G供应商”参与德国5G建设的提案,尽管没有通过,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华为。
然而中国毕竟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也不是又坏又蠢的澳大利亚,社民党党魁9月13日又在德国《经济周刊》公开发表言论称“反对德国和中国脱钩”认为联邦议院的一项决议将导致“中国明天发生一些变化”的想法是“愚蠢的幻想”。
看到这里,德国社民党的主张就比较明确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和舒尔茨本人一样,这是一个相当务实的党派。
特朗普时期懂得投其所好,即将成为执政党后又立马改头换面。
总而言之,未来默克尔对华合作的大框架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可如果世界再发生什么重要变局,或许社民党不介意再当一次墙头草。
作者:金陵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