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瓶”副市长张承宗
张承宗出生于1910年,原名张德基、字履斋,号孟和,又名张人俊,笔名皎川、判依,浙江省镇海县人。张承宗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生活也非常稳定。
稳定的生活从1925年起突然起了波澜。“五卅惨案”后,张承宗亲眼见证了英国巡捕房的巡官和印度巡捕是怎样排着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的,也聆听了让他热血沸腾的演讲。就这样,革命的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北伐战争后,全国掀起新一轮革命浪潮,张承宗也正是站在这一时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937年,17岁的张承宗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1945年,他回到了上海,并扎根在了这里,开启了长达五十余年的斗争和工作。
1976年,十年动荡期刚刚结束,张承宗出任了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兼市委统战部部长。张承宗在任职期间,一直强调统战工作要“以心交心”。他善于运用各种形式和党外人士交朋友,他还在1981年经市委批准,组建了一个党外代表人士休养团,与众人一同到广东、广西等地参观疗养,这在建国以来是绝无仅有的。
一位了解他的党外人士曾这样评价他:“张部长就像一只热水瓶,外冷内热”这正是张承宗人格魅力的写照,也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五十余年来,张承宗始终在为上海的发展而不断筹划,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上海人民不会忘记他,更不会忘记他为上海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最后,向张承宗同志致敬!
文/华东师范大学“重走红色路,感悟新时代”实践团队
如有错误,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