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如何保持极简主义生活?
问题1: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你要明白物质对于生活的改善有一个临界点,并不是越多越好。
我逛购物网站时,在购买任何物品之前,先在大脑中问一下自己:「这件东西能够给我的生活增加价值吗?」,先思考一下,答案如果是否定的,不管这件东西有多么便宜,我都不会购买。
极简主义不是过苦行僧的生活,它并不是一种极端的生活方式。而是应该把金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金钱浪费、减少注意力消耗,从内心层面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生活。
在物质方面:
1. 质量胜过数量。我更愿意只有一件自己喜欢且好看的运动衫,而不是一衣柜不喜欢穿的,难看的运动衫。一年四季的衣服加一起都没有多少件,但现在已有的都是我最喜欢的。当你可以精心筛选每一件自己选购的东西,你会发现不需要很多的钱也能过上有品质的生活,那些穿的用的你到任何场合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2. 物尽其用。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不买不需之物,重点考虑使用频率。在一般家庭中,已经闲置超过3~5年的物品实际上非常多,当初买这些东西的钱如果能够省下来完全可以去买更有意义的东西,或者拿来换取更多个人自由时间。这里再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一个普通家庭在大城市贷款买房,家里堆的那些闲置物品其所占据的房屋面积,你给折算成房价,那得浪费多少钱啊!
将家中已经超过几年不用的物品送人、低价处理或者丢弃。我的住所,不是所有物品都是极简设计的,我没有特意去追求极简主义风格的美观设计,我更看重的是这件物品有没有实用性。极简主义是建立在实用主义之上的,在这个前提下的极简,才能被赋予更多的内涵。但不是为了极简而极简,极简是呼吁大家对抗无限膨胀的欲望,而不是要大家丢掉自己所有的物品,再去购买新的物品。那是买椟还珠,只学了表面皮毛没学到本质含义。
极简主义还可以理解为:端着一杯水,满满的,走得又慢又容易撒;倒掉一点,走得更快,也并没有失去很多。
在注意力方面:
尽量不关注与己无关的娱乐新闻、社会新闻,APP使用少而精,删除长期不使用的APP应用。少刷微博、抖音、朋友圈等,现在的人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我手机上没有安装微博、抖音、知乎,B站这些APP,我只是在电脑上使用。
极简主义是不被外界信息所迷惑,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保持自己,做自己。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信息时代的大爆炸,我们能随时随地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它们是你主观想了解的,还是被动所接受的,这点值得去思考。极简主义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在意了,而是在意你自己真正应该在意的人、事、物。有时候脑子里集聚太多的无用信息只会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人的时间与精力比金钱还要珍贵,不要把注意力浪费在没有成长的事情上,极简的目的是为了注意力和精力的节省,其本质是对时间的节省,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去追求那些内心真正喜欢的事物和精神传承,请不要迷失在日益繁杂的信息流之中。
延展性知识:了解消费主义陷阱
极简主义的反面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消费主义。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历史上接触广告最多的时代中。智能广告利用市场营销手段以及心理学特征,每天每日都在不断轰炸我们。操控消费者大脑,创造消费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消费观,让我们在潜意识里面认为,如果没有这个产品,我们就缺点什么。消费主义最终的目的:让你购买更多的商品。
感官被各种信息轮番轰炸,商家通过挖掘人性的弱点:贪婪、恐惧、虚荣、衰老、安全感、健康、好奇心、成长、舒适、为了家人等众多情绪与心理,再来兜售这些情绪心理的商品。
“嗨!你应该买这个,只要你拥有了它,你就会更加幸福”
“别人都有这个了,你也得有,你没有就会很没有面子”
“不买这个,你的孩子就不会喜欢你”
“不用这个,你就会不漂亮了”
盲目的购物是因为要去填补内心的空虚。在购买商品时的瞬间决策,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情绪(感性的),而不是理性。实际人们并不是想要更多的商品,想要的是在购买它们那一瞬间带给自己的那种感觉,通过购物感觉自己会变成一个完整的人,自己能够‘感知到自己’的这种渴望能到满足。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为选择哪一卷卫生纸斟酌半天,却在面对生活中重大抉择的时候轻易就随波逐流。我们总自以为自己是理性的,其实那不过是惯性。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内容不是真正由自己选择的,我们所为之努力的许多东西,并不是自己深思熟虑后想要获得的,而是随波逐流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被震耳欲聋的各种信息包围,关注热点,追逐时尚潮流,生怕自己错过了任何新鲜事物,你仰望着时代的弄潮儿,畅想着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其中一员。实际那些你渴望追随的事物,都只是引领时代的人希望你去追随的而已。
消费狂潮让许多人丧失了理智,把一些昂贵的无用的物品堆满了宝贵的空间。但最终不管买了多少商品,尝试过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时尚,我们也不会通过购物这种方式变成更完整的人。我们一直都在寻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对于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方向错了,其实永远都得不到答案。无尽的欲望等于无尽的痛苦,盲目的消费,无法让我们感觉到真正的快乐,而实际上和这个世界产生连接的,应该是我们对于自身价值的挖掘、对于自身意义的探索,而和物质商品无关。
问题2:如何保持极简主义生活?
如果你感到活的很累,那应该给人生做减法。
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各种碎片化且无用的消息如同洪流一般,不断地把我们冲刷。或许我们一天中了解很多信息:哪个明星的绯闻,哪个娱乐的梗,哪个游戏的玩法。把目光放长远来看,这些都有用吗?
我们的人生和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有限的生命应用到对自己正在有用的事物上,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请珍惜。
在极简开始之前也是要思考,自己真正想过的是什么生活,在极简后能够达到一种什么程度,这样自己会非常有把握。
我们一直在探寻,往往却对自己已拥有的东西视而不见。
在现代这个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从未停下脚步问一问自己:“哪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才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可以不必花钱购买?”以及“购买了这些物品,能够为我的生活增加了多少价值?”
“我们什么时候赋予了这些物质商品如此多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满足?——总想去购买更多的商品”
“我该如何定义自己的成功?”
“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不能认真地,严格地去回答这些问题,那我们刚刚整理过的衣柜,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又有新的购买。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让我能够再次确定自己生活的目的,不只是“如何做”,而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做”。
更少的东西,更少的混乱,更少的压力,更少的债务与不满,更少的焦虑生活。想象一下,给自己的生活做加法:更多的现金储蓄,更多的自由时间,更多的有意义的关系,更多的人生成长,更多的贡献与满足等等。
总结,极简主义是让你的心变得简单,而不只是生活中的物质简单。
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