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的「以下犯上」—— 中端机「卷」的艺术

今年的手机市场,尤其是中端机可谓是风起云涌,各家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更比一个卷。但我们也知道,中端机毕竟碍于定位和价格,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自身的产品力,那么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就要考验各家的产品设计能力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半年里,各家中端机那些恰到好处的以下犯上。
Redmi
要说只有旗舰产品才能配备的功能,那无线充电肯定是一个了。自从 17 年 iPhone 8/8 Plus/X 配备无线充电功能开始,各家纷纷开卷无线充电,但一直只在旗舰手机上使用。而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不断提高,今天约 75% 的在售新能源车型都标配了 15W 或更高速度无线充电。上车即充,不用插线,无线充电相较过去有了更广泛的需求。去年 12 月底发布的 Redmi K60/K60 Pro,则是将无线充功能带入了 2K 档,号称要在 2023 年普及无线充电。不过为了和旗舰机型拉开差距,Redmi 并没有搭载目前最高的 50W 无线充功率,而是使用了次一级的 30W 功率,同时也不具备无线反充功能。

做工质感同样是区分产品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Redmi 作为早期小米性价比产品定位的接班人,在优先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做工质感一直是被牺牲的点。即使是最高端的 Redmi K60 Pro,实际上手后也能明显感觉到它的手感还是比较廉价的。就在我们以为要等到 K70 上,Redmi 才能把做工质感这块提上来时,3 月底发布的 Redmi Note 12 Turbo 就狠狠超越了老大哥一把。超细四窄边,取消了屏幕支架,边框和后盖虽然也还是塑料,但做工要更精细,实际手感要优于 K60 不少。

华 为
影像部分自不必说,在不同档位的机型上历来是等级森严。除了我们熟知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和多焦段镜头配置外,可变光圈也属于极少数影像旗舰才会尝试的小众功能。今年的华为 P60 系列和小米 13 Ultra 的主摄镜头就使用了可变光圈设计,令人没想到的是,在 4 月 17 日发布的 nova 11 Ultra 上,华为居然也使用了同样的可变光圈设计,可根据根据光线明暗、距离变化智能调整光圈大小。此外还首发了 XD Portrait 人像引擎,连昆仑玻璃都用上了,难怪有人说它是「小 P60」。

荣 耀
要说做工质感上以下犯上,那自然少不了刚发布不久的荣耀 X50。继上一代荣耀 X40 率先在 1.5K 档引入曲面 OLED 后,这一代的荣耀 X50 又增加了燃橙色的素材后盖,手感非常细腻,上手后很难察觉这竟然是一款千元级别的手机。镜头模组也从「满月星环」调整为「拾光之轮」,整体比例要更加协调。并且这个星环造型所使用的大圆形 Deco,往往都是影像旗舰级别的手机才会使用,仅从外观来看,你很难将荣耀 X50 和千元机联系起来。

除了荣耀 X50 之外,荣耀数字系列一直是荣耀屏幕技术的排头兵,往往比同代的 Magic 机型更早使用新一代功能。今年 5 月 29 日发布的荣耀 90 系列,就首发了行业最高的 3840Hz 超高频 PWM 调光,相比 Magic 5 系列上的 2160Hz 高出不少,根据 IEEE PAR1789《LED 照明闪烁的潜在健康影响》和国标 GB/T 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的规定,高于 3125Hz 可以认为是频闪零风险,所以荣耀将其称为零风险调光护眼屏。

iQOO
今年上半年,iQOO 的机型更新比起另外几家来得偏晚,所以在中端市场声量是比较小的,但在 5 月 23 日发布的 iQOO Neo8 系列上,iQOO 证明了他们其实是在厚积薄发。在 iQOO Neo8/Neo8 Pro 上,两款手机的主摄规格直接对齐旗舰级的 iQOO 11/11 Pro,连自研芯片 V1+ 都用上了。基本上,iQOO Neo8 的主摄就可以看成是 10 Pro/11 的同等素质,而 iQOO Neo8 Pro 的主摄和 X90 主摄成像高度接近。iQOO Neo5 时期成功的「越级下放」,这次 iQOO 又复制了一遍。另外,iQOO Neo8 Pro 还是 iQOO 首款 1T 存储的机型,这是之前连旗舰级的 iQOO 11 Pro 都没有的待遇。

一 加
一加 Ace 2 和一加 Ace 2V 在上半年的中端市场上异常活跃,相较早一步发布的老大哥一加 11,两款中端机在部分配置上实现了越级反超。例如一加一贯不具备的红外遥控,是在一加 Ace 2 上首发的。另外一加 11 使用的是早两代的三星 E4 屏幕,调光方面是三星传统的 360Hz 低频 PWM,而一加 Ace 2 和一加 Ace 2V 都是使用最新的天马 T7+ 屏幕,两者都是 1440Hz 的高频 PWM,在调光护眼方面相较一加 11 更有优势。

真 我
真我目前主打的两个系列,一个是 GT 系列,一个是数字系列。真我自身对它们的定位分别是性能越级和影像越级,其中真我GT Neo5/5 SE 也是上半年的爆款机型,相较之下真我 11 Pro 系列就显得默默无闻了。但实际上这次的数字系列也在质感和影像上做到了以下犯上。荔枝纹皮革材质的手感要比 GT 系列的 AG 玻璃更舒服,通过 Insensor Zoom 实现的 2X / 4X 变焦,让亿级高像素传感器终于开始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比 GT 系列常规的影像配置来得更有特色,做到了足够的差异化。

OPPO
最后是 OPPO,简言之 OPPO 今年的策略就是影像下放。OPPO Find X6 使用的是 IMX890 的主摄,那么 Reno 10 Pro/10 Pro+ 也都用上,甚至连明天将要发布的传统性价比机型 OPPO K11 也要用上 IMX890。还有 Find X6 系列两款机型都用上了潜望式长焦,Reno 10 Pro+ 也没有落下,次一级的 Reno 10/10 Pro 用不上潜望长焦,普通的长焦镜头总得安排上。这样一来,OPPO 的中端机型之间,即使定位不同,在影像上至少是能做到以下犯上的。

看完上半年各家中端机以下犯上的发力点,你更喜欢哪一家的卷法呢?不过话说回来,厂商们之间加大投入,让产品之间互相卷起来,把产品力提上来,我们消费者当然是喜闻乐见了。毕竟卷得越厉害,我们消费者就越能买到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