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
为什么其他人看起来比我快乐?为什么付出比接受更容易?为什么我和亲人感觉不亲近?我缺少了什么?
生命的燃料是感觉。如果我们没有在童年时代得到充足的养分,我们必须在成年时填补自身。否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活在虚无中。
当孩子的情绪没被父母识别出来或确认时,他长大后自己也做不到识别和确认自己的情绪。作为成年人,他很可能不能容忍强烈的情感,或干脆任何情感都没有。他会掩埋情绪,并很容易责备自己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生气、悲伤、紧张、沮丧,甚至快乐。普通人的自然情感体验却成了一种难以启齿的羞耻的源泉。“我哪里不对劲?”他会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没有被情感滋润过的孩子长大后极难向他人投以情感上的关爱。
人类天生被设计成能感受到情感的。当这个设计发生短路时,首先这是由情感忽视的父母造成,后来继续由长大成人的孩子自己加剧,以至于整个系统都被抛弃了。
对于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而言,那麻木和痛苦是不可告人的。像其他所有的情绪一样,他们不会与任何人诉说。
逃避和自我迁怒一样,也是进步的敌人,它像沙漠中的绿洲那样诱人,但最终只会让你在烈日下干渴难耐。
要抵抗逃避的诱惑,唯一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对。记下你想逃避的那些时刻,转而直面挑战。
别让它拖垮你,一往直前,继续努力。
情绪是生存的必需品,它告诉我们何时处于危险,何时该逃跑,何时该去战斗,值得去为什么拼搏。
最聪明的人用情绪帮助自己思考,也用理性管理自己的情绪。关键在于采用健康、平衡的方式来对待情绪。
我们无法抹去情绪或者否认它的存在,就像我们无法不感觉到饥饿和口渴,无法去掉胳膊和耳垂一样。
情绪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它帮助我们适应、存活、茁壮成长,而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被训练要消除、否认、隐藏自己的情绪,有些人甚至因这个与生俱来的宝贵反馈机制感到羞耻。
与他人的情感联系有助于我们摆脱内心的空虚感以及存在的焦虑。
(1)没有坏的情绪——情绪本身不分好或坏、正确或错误、道德或不道德。
(2)情绪并不总是理性的,但它的存在总有其原因——情绪不遵循逻辑原则,有时看起来令人费解,也无法预测。
(3)情绪很强大,依然可以被掌控——隐藏的情绪对我们有很强的控制力。当我们能意识到一种情绪,就能掌控它。
IAAA看似一个退休基金的缩写,实则不然。
这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着“识别”(Identify)、“接纳”(Accept)、“归因”(Attribute)和“行动”(Act)。
这些步骤综合了上述三个原则,最大化情绪的价值,并从中汲取能量,获得指导。
首先,识别情绪;
其次,接纳情绪,不以对错来评断它;
接着,试着察觉产生这个情绪的原因,也就是归因;
最后,看看情绪是否对应着某个行动,如果是,以合适的方法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