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隐身衣”破了个洞
杨绛先生是很有智慧的,但也一定程度上被高估。她有时误把聪明当智慧。
智慧之玄妙如同人生之玄妙,一言难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青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
在心底计较、猜测别人,眼睛犀利,观察入微,其实小心思也很容易被别人看穿。道理如此。只是“被观”的别人心思没这么细腻。
大时代知识分子遭遇的残酷现实会帮助他们练就洞察力。因为你必须灵敏。
对世事了然,同时也不免“浮于世相”。
渴望超尘脱俗,但是太多的计较、注意、撇清,也让作者被世俗束缚。这一点要相当思想层次才能看得到。
自作聪明会留下很多痕迹,处理世事的经验再丰富也不能免却。
人都是在现实的经历中逐渐修进完善自身,我当然也肯定杨绛的学问与学养。
传奇的杨绛身上的平民性大于传奇性。在年轻人中很受喜欢。
好在她淡泊,不强求,不硬争,这点性格资质成就了她。她晚年很明确感知到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