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这代大部分普通的年轻认人,35岁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呢?

2023-07-18 21:25 作者:长歌戏红尘  | 我要投稿

这篇文章,更类似于随笔或者日记吧。原因是一次往常的跟家里父母的电话沟通后偶然得知,我的几个表哥表姐(目前年龄都30+)基本都成了自由从业者,于是我就尝试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问题,希望热心的人士能帮我解答一下(除了一个公务员,还有就是我这个私企的996可怜社畜了。虽然是里面年龄相对来说最小的……) 我还没到35岁,我才刚工作两年。两年前刚从大学进入社会,我那时对技术有的信仰一般的崇拜。后来发现光凭技术干到管理层很难,搞技术的在中国的定位就是等于脑力的农民工,类似于码农之类的,当然我本人是从事硬件天线方面的,至于掌握所谓核心技术,让自己有着不可替代性,从而避免被淘汰的说法我只能表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大公司的制度注定了不会让员工掌握核心技术的(光是让老员工写sop,让老人带新人还要定期开会,在团队内分享出自己的技术心得这些管理方式就足以让你的技术核心竞争力被别人获得,至于说你想自己留点,我的个人工作感觉是不太现实),即使从事技术岗位,每个人也相当于一个复杂精密系统上的某一环节而已。你所学到的技术只能在这个体系中有所展现,至于你所学到的技术能否单独拿出来,到社会上成立一个自己的小作坊小工作室并且被市场所接受,可以用来赚钱这一条路正在变得越来越窄(个人感觉),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就意味着员工有着可以跟公司讲价的筹码,公司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因为那样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不利于管理员工。拿我从事的岗位来说,我的技术更倾向于在一个复杂的平台上才能展现出来,而这个平台个人很难购买到拥有的,那么就没有办法将技术变现从而进行获利,也就断绝了自己从公司学到了技术出来的单干的方式,至于说将技术这一抽象概念,用类似于卖课的方式来赚钱(这条路也在变得越来越窄大家可以看到,付费教育的市场正在逐渐饱和对于后来者越来越不利),目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也就是搞钱了。认为那才是生存的最根本动力。 那么基于这样的现状,我有个问题。如果有人看到愿意回答的话。在此就表示感谢了。 即:既然社会公司普遍不要35岁以上的人。成为高管终究是少部分人,而且也不一定意味着可以干一辈子,只是适当的延长了被辞退时间而已。 也就是说35岁以上的,没有干到管理层被辞退毕业的人才是大部分人。 那么这群人难道都从事自由职业去了吗?现有社会市场容得下这么大的体量吗?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35岁以后被辞退。从而不得不从事,类似于门槛较低的岗位(类似于外卖员保安)。亦或者是个人成立的工作室(有一定技术积累支持,并且有着不错的市场)才是大部分人必须要经历的,一段岁月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35岁被大公司辞退以后。从事自由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能力。会比以前自己在公司。的经济收入能力要低吗? 在这些自由创业者中有着技术积累并且个人成立的工作室,小作坊被市场接受,并且盈利的那部分人。依旧是少数。并且有着这样的本领,在哪混都不会差,说实话。 至于自媒体这条路,需要的技术门槛可能稍微低一点。因为自媒体更重要的是面对市场,面对观看者感兴趣的偏向于娱乐化一点。而观众娱乐化的产物中,包含的技术方面(非短视频运营所需要的技术)肯定就要少一些。因此自媒体的技术更多的是偏向于。类似于视频剪辑,方案运营这一方面。 但自媒体这条路也在逐渐饱和。 不可否认自媒体的顶流赚得很多,但注定顶流的人比例会很少,并且自媒体也是短期收入,很少见一个网红账号,能够火了十几年的对吧,很多以前如日中天的网红,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情负面新闻变得很大,从而这个账号彻底黄了,也可能因为自己不想干了,往往这类网红火了一个账号,但下一个却很难再火,就像安迪霍沃尔说的,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名的机会,这是基于互联网日渐成熟信息更加方便传播的平台而导致的,但每个人即使成名了,有且大部分只有15分钟。这反而是一种公平,因为让每个人都有了出名的机会,但也会造就一种现状,即那些短暂出名的人,在自己还火的时候,不得不大把大把的捞钱,因为以后自己不火了,像这样可以捞钱的机会都没有了,但这样无底线的捞钱,同时又加速了这些火的人,凉的更快。 大部分自媒体底层从业者。他们的经济收入足以支持他们,维持基本生活吗?就不说啥提高生活品质的的话了。还是那句老话360行行出状元。但也只有状元才能赚的多呀。 现在不是赚不赚得多的问题(上限问题),而是一个下限问题。继35岁之后的,自由创业者们,大部分普通的自由从业者们。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跟自己在大公司工作时的收入相比,是在下降趋势还是上升趋势?个人猜测肯定是一个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这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工作经验并没有带来个人事业上的上升。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感觉普通的工作经验并不足以用来。让自己工作能力提升。(因为这个社会大部分的岗位都是在重复的机械劳动,这样的有用经验提升十分有限)干了十几年的重复劳动。最后由于没有年轻人有干劲并且随着年限而不得不提升的工资,对公司来说,就是不得不提升的用人成本。(不涨工资公司人员流动比较大,员工积极性更低,人都跑了,没有稳定性公司更加难以发展)(从工作者的角度来说,你那个随着工龄不断慢慢增长的工资,并不等于你的工作能力也在随着工龄的增加不断增长,因为可能这份工作就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上限很低,一般人很快都能达到这个上限,但工资却要随着工龄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对于公司来说,当你的工资价值大于你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的时候,对于公司来说,你就是一个赔钱货,不如找一些刚毕业的小年轻过来,他们年轻有活力,能工作的时间长(996),并且这类工作所需要的工作经验并不多,这类年轻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但和老人一样好,同时还可以给这群年轻人更加低的工资节省公司更多的成本) 所以等到我们这一代或者我们以后的人到35岁以上,被大公司辞退的大部分普通人,他们的出路应该往哪些路上走呢?

我们这代大部分普通的年轻认人,35岁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