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元首社交用什么酒?

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有句名言:“葡萄酒是我们最好的大使”。的确,政府首脑们白天可能会为国家利益争得不可开交,但到了晚宴时刻,几杯美酒下肚,觥筹交错间,大家的身段便软了下来。
一场国宴不只是葡萄酒和食物的搭配,关键是与时机的结合,要能够与国家利益和讨论的问题合拍。葡萄酒是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的。
喝酒前VS喝酒后:


英国
为了满足英国女王、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们宴请的用酒需求,英国在1908年专门修建了一座酒窖,这座酒窖被誉为“英国外交的秘密武器”。
比如,奥巴马就因为受邀来酒窖参观非常高兴,给他尝点儿什么都一饮而尽。曼德拉则矜持得多,来酒窖后面无表情,直到品尝了波尔多苏玳贵腐甜酒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61年拉图库存掉得特别快,因为她最爱这款丝滑的美酒。

2011年,我国访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晚宴,首相卡梅伦、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都出席了。这次的晚宴用酒是1989年侯伯王、1977年辛明顿年份波特、英国起泡酒等。
英国酒窖由专业人士打理,酒水知识、历史文化都要懂得。比如,招待中国客人,就挑选带数字“8”的年份,代表吉祥如意。如果是招待法国人,则要避免挑选美国纳帕谷葡萄酒,其中的梗就是40年前震惊世界的巴黎盲品——这场盲品中,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顶级的红、白葡萄酒均输给了美国纳帕谷的无名小辈们。
有人问,为什么英国的国宴,却常常用法国波尔多的酒?这要从一段历史渊源说起,12世纪中期,波尔多宣誓永远忠于英王,从此,波尔多与英国建立了以葡萄酒为主线的良好贸易关系。虽然到了15世纪中期,战争让两国交恶,但英国人对波尔多葡萄酒的喜爱早已深深扎根。

法国
法国国宴用酒常常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毕竟法国在葡萄酒世界是老大哥一样的存在,人家也不过是拿了点“土特产”来给客人尝尝。历届法国总统喜欢用的酒有:波尔多的侯伯王、木桐、玛歌、滴金;勃艮第的蒙哈榭、伏旧园、香贝丹;以及香槟汝纳特、库克、宝禄爵、宝林爵等。
2004年,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在爱丽舍宫招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用的是1988年木桐。希拉克总统对木桐情有独钟,木桐从二级庄晋升一级庄就是他特批的。不仅如此,1977年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到访波尔多,曾在木桐酒庄小住了3天,为表敬意,木桐还特别推出纪念酒标。
2014年,法国总统奥朗德招待我们,用的酒是1997年拉菲和1997年滴金。1997年,法国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了面向21世纪全面伙伴关系的《中法联合声明》,这是1964年中法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中最重要文件之一。

话说,法国也有被骂的时候。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造访法国,法国用一款名为十字堡(Chateau La Croix)的葡萄酒招待他们。这瓶酒放到今天零售价大概在三百元左右。记者就写文章讽刺:用这样一瓶没名没分的酒招待一国总统,这就是法国的待客之道吗?还是招待西方国家的盟主美国?
美国
自卡特政府以来,美国白宫规定所有的宴会招待都要用美国葡萄酒。尽管选择范围受到限制,但葡萄酒负责人还是挖空心思,选择背景特殊的美国葡萄酒,巧妙地把葡萄酒作为一种沟通感情、促进交流的桥梁。
2007年招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选用了Newton霞多丽、Peter Michael干红、Schramsberg起泡酒。其中,Newton创始人和Peter Michael创始人都是获得女王册封的爵士。
2005年奥巴马招待我们,还特地选用了绍兴黄酒,算是一次例外,也真是有心了。
虽然美国并不差钱,但给国宴选酒绝非易事。太贵了会被批浪费纳税人血汗钱,太便宜又被吐槽寒酸。比如,2019年,特朗普夫妇邀请英国王储夫妇、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晚宴用酒是260多元的加州红酒。但是,就在前一天晚上,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设豪华晚宴,开了1990年拉菲。

中国
中国1949年的开国大典喝的是汾酒。从1984年开始,规定国宴一律不再使用烈性酒,而葡萄酒作为国际交流的“第二语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选用的葡萄酒,长城最多,其次是张裕。
我国是一个新兴葡萄酒大国,国宴用酒品质必须要能代表中国葡萄酒的最高水平;而且国宴接待不同国家的宾客,选酒要能适合来宾的口味,也要搭配国宴菜肴;接待高层政客,安全卫生指标也是非常严格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宴会用酒为长城桑干酒庄酒。在招待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直到多年来的国庆晚宴上用的都是长城桑干。


在招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外国元首的国宴上,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欢迎宴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欢迎宴会、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欢迎宴会等,曾多次选用张裕公司出品的葡萄酒。
以上内容为老酒之家原创,版权归老酒之家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