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南处突』 第一章 公安厅

2018-08-02 10:57 作者:车万都是人上人  | 我要投稿


27号的早上,我久违的换上许久没有碰过的西装。对着投影中的自己端详很长时间,我把这段录像保存了下来。今天也许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捏了捏自己僵硬的脸。前不久,应昔日好友谢绘之邀,我进入了公安体制,摆脱了一如既往的颓废与萎靡,如今还在恢复当中。

我拉开车库老旧的手动闸门,看见了被灰尘覆盖的“红旗”。

这是战前便绝版的T2045的重制版。它仍然具有不接入网络的半自动操作模式,以及大量实用又安全的物理连接,价值可以说是千金不换。20世纪红色时代特有的古典造型相当惹眼,简直像是从博物馆逃出来的精灵,招摇过市时招来的羡慕与好奇曾让我心动不以。

大约有5年没有驾驶过机动车了,手指还显得相当僵硬,于是特地为自己下载了驾驶程序。手摸在冰冷的方向盘上时,我觉得眼眶一热。车库的外舱门一点一点上升,明亮的光线逐渐渗进昏暗的车库来,从浅黄色之中,我好像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兴奋的从这里加速,冲刺,飞驰在越东市外环的高速路上,然后又缓缓地开进把载具限制到步行速度的运河古街,从史公祠前游过......

它们如今都变了样。我感到有些沮丧,不过依旧适应了强光。从明亮的阳光后现身的是远处的华南大厦,以及拱卫着它的卫星城,环形的建筑与设施矗立在城市中央,与之相对的是华南省政府和公安厅,位于城市的东北角。

穿过越东的主干道gd201,可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买房子的时候,我特别在乎这条路,不过恼人的自动交通问题却一直是个弊病。十年前的网路还不够稳定,因而事故频发,不过都是小摩擦,成不了气候。当局对于责任的追究一直草草了事,所有人似乎都习惯了这种野蛮的社会现象,直到更加成熟的电子脑的产生。

市街比以往更加热闹了,我的手灵敏地摆弄着方向盘,红旗穿过层层叠叠的广告投影,沿着单行道的指示灯前进。对于全自动的车辆而言,再过花哨的广告都是毫无意义的。靓丽苗条的人偶肆无忌惮的站在路中央,而驾驶员完全可以进入自闭模式,在驾驶室里闭目养神。相对而言,十公里的市街路对我则是一种煎熬。



“前东部战区二十一侦察旅,十三大队副参谋,伍文同志?”

“到。”

“伍哥,真是好久不见。”

谢绘,按理说是更换了身体的谢绘,穿着干净的白衬衫,下摆一丝不苟的扎进灰色的西装裤里,整齐得像是个模型。他得面容变得比5年前更加年轻了,发亮的油头一直梳到后脑勺,面庞柔和又白皙,清灰色的眉宇间挂着暖人的微笑,根本看不出是个经历了爆炸伤害的老兵。

“你这家伙,我差点认不出来了。”

“哈,这其实就是原原本本的我。”

“真没看出!”

谢绘向我伸出右手。他的手温度很低,和红旗的方向盘一样,但是力道意外的紧致,我的小臂肌差点吃不消。

“卸甲归田的生活,舒服吗?”

“一点都不舒服,我整天吃了就是睡。”

“不像你呢,伍哥!”

“嘛,这也没办法,我这个人太枯燥。”

“哪有,你明明心思最多了。”

“别讽刺我了,阿绘。”

公安厅的办公大楼采用独立行政区域的结构划分,离开与外界接触的大厅,就进入了狭长的走廊。

“欢迎你来公安。”

“以后多多关照了,老前辈。”

“说什么呢,伍哥。”

“刘常清呢,他没来吗?”

“常清吗,他拒绝了。”

谢绘头也不回的说。

“真是奇怪,说动我来你这的人,反而就是他呢。他为什么又拒绝了?”

“是家庭,他有老婆和孩子要照顾。”

“这样啊,那确实没办法。这小子之前还一副想要去当烈士的表情呢。”

    “是吗?那真是可惜了。”

走廊尽头是一扇手动门,谢绘握住巨大的把手,像拉开易拉罐一样轻松的开启了它。

门后是一间简单的会议室,墙壁上装设了四个投影仪,中央是一个古旧的木桌,旁边是软沙发。

“随意坐。”

“摆设真简单呢,不像是在公安厅。”

“这样更亲切。” 

“不错。”

 谢绘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坐下,它双手合拢,抵在下巴上,进行了短暂的思考。

“伍哥,我给你口头介绍一下我的部门。”

“来吧,部长同志”

谢绘笑了一笑。

“这里是华南省公安厅特殊犯罪处理办公室三科室。”

“处突吗,我明白。”

“不过层次完全不一样了。你知道,现在的犯罪手段更加复杂。电子脑的普及,网络的构建已经改变了社会。可以说,过去的突发事件和如今无法比拟了。”

“啊,不错。”

“公安处突办是针对这些电警和刑警难以理解和处理的犯罪出动的小组,我们有行政豁免权,自主出动与获得其他部门情报的权力。当然,经费也相当充足。如果有必要,野蜂直升机也可以纳入预算范围。”

“行政豁免和野蜂啊,真可怕,简直是游骑兵嘛。”

我回过头环视了一下这个并不宽敞的办公室。确实难以想象,这里根本不像国安局的策划部,也不像武警特勤队的参谋室。贴切的说,像是我家。

“有这种必要吗?这些事交给国安和武警就行了吧?”

“我国现在的形势,你不会不明白吧。一些事,华南省厅不会让中央军委有机会插手的。”

“是吗?”

谢绘的神色显得严厉起来,他没有一丝皱纹的皮肤居然泛起了灰色的阴影。他低着头说:

“伍哥,这个国家面对的危险比从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严峻。”

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你不用刻意迎合或者理解我的话,但是伍哥你要明白,你没有被抛弃,我们的社会需要你。”

“算是在恭维我吗?”

“这是真心话。”

他从桌面下方的木抽屉中抽出了一根白色长线,接在了自己的后脑勺上。

“伍哥,接下来的事就用物理连接告诉你了。”

我低下头。这个桌子果然不是普通的木头,里面包裹着外部储存装置,似乎无法连接到互联网。我将抽出的线擦了一擦,接在自己的脖颈上。

眼中浮现出凝聚成球形的视觉化信息,层层叠叠的在浮动着交替。

“这些是你的同事。”

谢绘调控着球体,它的表面逐渐光滑,接着开始呈弧形页面的状态显示,人员的立体形象和历史文件环绕着出现。

首先是一个身材匀称壮硕的男人,眉毛剥落掉了,头发也几乎剃光,脸上没有胡子,额头上有大面积的烧伤痕迹。

“这种恶魔。谢绘,你可真了不得。”

左义,前华西中亚特区武警总队特战部队三大队指挥员,是华西突厥平叛的英雄,同时也是扫荡了泛突厥最后要塞的吐蕃河计划的组织者,是个怪物般的人物。

“左义是我部的参谋,你和他应该有所交游吧。”

“只是一面之交。”

信息球体不断地转动,下一个出现地是李克林。

李克林和我一样,曾经都在九州登陆战中立下战功。他当时隶属于信息战部队,突破了美帝核潜艇的安全防壁,挽回大量人员损失。在李克林操作之前,已经有很多战士死于攻击性防火墙的反击。我和他未曾谋面,从影像中观察,是个头发乌黑整齐,相貌平凡的中年人,留着并不浓密的一字胡,带着十分古典的圆片眼镜——这大概是装饰品吧。

接着是张仲景,流着梳开刘海的长发,面庞英俊,年轻又引人注目。

“这是前国安局特别行动小组的成员。”

他的资料有大量缺失,绝大多数是其户籍及家庭出身。仅存的两件公开的业绩是龙华寺间谍案和黄河潜艇事件,是个相当神秘的人物。

剩下的两人是华兑和孙成武。

华兑,前陆军军医大学研究员,前公安厅法医处副处长,头发整齐的梳到右耳侧,额头宽大,眼睛微微眯起。他年纪轻轻就爬上了高位,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来到谢绘的部门。

孙成武,我的老战友,是侦察旅的老兵,在九州北部的山区射杀了华尔克部的参谋长,是个性格有点内向但却十分精明的男人,身材略显瘦小,有点像猴子,和我曾在同期的新兵连训练,不过战后便断了联系。

以上便是处突办三科室的全体成员。

“伍哥你有什么想法吗?”

“什么想法,这都是些不简单的人物,你很有两下子。”

“或许该一起搞个派对吧,南京大排档怎么样?”

“算了,我是个低调的人。”

“不磨合磨合吗?”

“不必了,公安工作是正经事。”

“真不愧是伍哥。”

“你手头上有案子吧,告诉我接下来的安排。”

“好的。”

谢绘更换了外部储存的分区,出现了一个加密程度极高的信息体。

“伍哥,没事的时候别尝试进入没权限的区域,这是军用防火墙。”

攻击性防壁啊,很危险。

球体中抽出的信息叫做“明孝陵”。


『华南处突』 第一章 公安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