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虚拟化产品:SDN和SD-WAN

最近几年,在WAN市场上最活跃、最热门的产品是SD-WAN。但目前厂商纷纷推出的SD-WAN解决方案有不同的定义,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
SDN(由软件定义的网络)是IT虚拟化的产物,它的设计思想是将网络控制平台与数据转发平台分开,以可编程的方式集中管理。商业带来的优势是业务的灵活性,同时也对网络提出了挑战。SDN首先与服务器虚拟化同步,SDN需要底层的网络对上层非常精确和强大的支持,让业务敏捷性带来更大的收益。
常规的网络是紧耦合状态,即网络与设备紧密连接,不能分离。并且将控制平面与数据平台分开之后,会发现上层的支持更快、更敏捷、更灵活,而且在管理上更有效率,这是网络虚拟化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为数据中心和大规模云计算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SDN与SD-WAN有何不同?
第一,应用场景。在虚拟化、云计算和其他软、硬件性能不断提高之后,企业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IT工具来应对业务场景。而现代企业为了适应复杂的业务环境,运行了许多复杂的应用程序,如ERP,CRM等,这些应用程序一直在使用、升级。
一个大企业或一个集团,在经营过程中,只有几十个应用程序,多达数百、上千个应用程序,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有具体的业务场景,而且整个业务场景经营过程中,要面对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等的数据传输,场景非常复杂。
当SDN出现的时候,正好出现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之间,SDN对大带宽的管理非常出色,目前已经发展到DCI方案的升级版本。和SDNDCI相关联,但是SD-WAN完全面向企业的WAN。
对于垂直行业的企业来说,也许没有大面积的数据中心,只是租用了一些数据中心的机柜,有许多分支机构、团队或合作伙伴都在外地,场景可能使用互联网或者3G、4G,因此广域网的场景已经存在了——数据中心分店、分店互连、分店上云等场景都涉及SaaS、PaaS和IaaS;分店连接个人,个人再上云连接数据中心等等,比如在分店使用本地网、分店外处理临时工作等。
SD-WAN是面向企业的实际业务场景,面对广域网中较为复杂的场景,可以灵活地接入云。
第二,指令推送功能。该系统指令推送状态为紧耦合控制状态,数据与控制平面分离。SD-WAN是根据中心策略,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推送,就像许多WAN复杂的场景一样,每个场景都是特定的场景。
三是敏感性。SDN是对快速应用的迭代,SD-WAN的灵敏度首先取决于实时传输的质量,其次取决于对应用软件的识别和可独立传输的策略。由于大中型企业包括部分小型企业有许多应用软件,网络中的资源往往不够充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所有的软件数据都能顺利传输,就必须通过软件标识进行优先排序,先传输最重要的数据,再传输不重要的数据,这是SD-WAN应具备的一个特征。
四是集中管理;SDN主要是统一集中管控,但SD-WAN由于要面对企业的边缘场景,所以除了有集中管控外,还有边缘管控,即在总部进行管控时可以针对边缘节点进行特殊的管控。WAN是集中控制和边缘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它与边缘计算的相似性很高,只是在边缘没有缓存。
五是可编程装置。SDN最初是控制器代理模式,现在也有了API模式,SD-WAN从一开始就是API模式,因为很多应用软件都需要接口。
六是开放源码。SDN是以OpenFlow为核心的,SD-WAN中则有许多用于高精度集成的成熟商业软件模块组合。SD-WAN是由许多成熟的模块集成而成的一种高精度的集成解决方案,它具有商品化、产品化、插入式等特点;在SDN面对广域网时,往往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开发和定制化开发后才能使用,但SD-WAN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标准化和商业化。
了解更多关于SD-WAN关注:http://www.vecloud.com/article/2021011817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