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有这个毛病的人,是不会长进的……

当一个人老怪罪别人的时候,是永远不会长进的。
「曾仕强每日箴言」
生活中,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每次遇到事情的时候,从心理上第一时间就开始找别的原因,而且还总是倾向于把这个原因推给别人。
比如,当你做错事情,你会说都是他教我的,不然我怎么会做错?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你会说都是你把我气坏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
当你教育孩子的时候,更会觉得是孩子不长进,惹得你大发雷霆。
似乎,我们已经习惯了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个替罪羊,把责任推给他。似乎这样就觉得心安理得,仿佛自己没有错一样。
实际上,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不仅伤害了别人,而且自己还没有长进。
长此以往,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不会好,生活工作也很难顺利。
其实,如何推责任是一门大学问,不是你认为的那么肤浅,关键是要在推责任中学会如何长进自我。
今天我们分享“推责任”的大智慧。
1
1
1
首先,请大家想一下这个问题:遇到问题,到底要不要推责任?
听清楚,不推你会吃亏。
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说这是自己的错,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把错误推给你,那你就惨了。
要知道,我们是不敢认错,而不是不认错。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有错误要勇敢承认出来,他就是在害你。
因为你碰到大家都喜欢推责任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出来主动承担,那所有责任都会推到你身上,你就糟糕了。
可是,你也不能够推,因为如果你推的话,后面更会害死自己。
这要怎么办呢?给大家一个很中国化的做法:嘴巴要推给别人,心里要承认是自己的错误,这样你就成功了。
当你做错了,心里知道这是自己的错误,你的情绪就会比较平静,但是你还要说明是他害你的,他就不会把所有责任推给你。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老是表里不太一致,其实这背后是有道理的。表里一致,其实很难,因为我们是阴阳文化。
嘴巴推一推,心里要反省,下次不要再犯这种毛病了,然后你就会长进。
嘴巴推给别人自己,心里也认为自己没有错,那叫自暴自弃。
心里头承认,嘴巴也承认,别人就会落井下石,趁这个机会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你。
这样大家就很清楚了。一向都采取逃避责任的方法,那是不好的,但是勇敢地承担所有责任,也不行。因为你承担不了,承受不了。
“我不会害你的”“他不会害我的”,不要讲那种冠冕堂皇的话,唱什么高调,那是没有意思的。
我们只是要找出一种妥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
2
1
实际上,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不想加以改变,而不是说无法改变。
想改变也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只要你的观念一改变,你的整个人就改变了。
比如我们总是怨天尤人,说什么老天,你真的不公平。
嘴巴说说我们不反对,你心里要知道老天是最公平的,你会受到这样的折磨是活该,你就会改变。
嘴巴上说老天不公平,心里也承认老天不公平,你永远不会改变。
老天是公平的,因为它不会偏向于谁,它该下雨就下雨,不该下雨就不下,你骂死了,它也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
这句话很重要,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
人最可靠的是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
偏偏我们都走那种没有用的路,老觉得自己没错,老想要改变别人。
其实,你连你的儿子都改变不了,他只是暂时性地怕你,听你的,等哪一天他长大了,反过来就要你听他的,那不更糟糕?
为什么有的儿子会打爸爸,就是他长期积压的结果。现在打不过你,认了,哪天等他打得过你,你就是自作自受。
人会老,要想长远一点,有一天你会打不过人家,会骂不过人家,使性子没用,脾气再坏也是活该。
把这个想清楚,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1
3
1
我们都很容易把责任往外推,但那是没有用的,没有人会因为你推给他,他就承受。
所有人都会推,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知道,推是个过程,但自己要承认,才有实质上的效果和改变。
比如,你自行车为什么丢了,因为小偷太厉害了,这样你永远守不住你的自行车。
自行车丢了,先检讨自己,我太大意了,我认为几分钟就能出来,所以没有上锁,以后不可以这样了。
但是嘴巴还是要骂小偷可恶,别人的不偷专偷我的。
其实这种话都是废话,但是讲出来可以缓解好多坏情绪,只有反省了,认识到如何调整了,你下次才会注意,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把责任往外推只是减少自己的压力,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责任是推不掉的,最后你还是要面对这个事实。
如果你骗自己认为真的把责任推出去了,你没有责任了,后面会有更惨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才有办法得到好的效果。
实际上,每件事情追根究底其实都是自己的错,这是儒家最了不起的,就是反求诸己。
当一个人老怪罪别人的时候,是永远不会长进的。
但是很多时候,当你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其实也不需要坦白承认出来,因为很难做到。
你心里头承认,自己应该要负一部分责任,自己也有一部分错误。
不要管别人,先把这一部分调整过来,你会感觉到效果其实很好,而且你会慢慢地长进很多。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很多不同的过程,很多很多不同的事情,很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
目的就是让我们去积累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改变调整自己。
如果能把自己改造的越来越合理,你就越来越长进,无论哪个方面,也都会越来越成功。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