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孔了凡国学日记 第二章

2022-02-06 15:22 作者:孔颜儒学会发起人  | 我要投稿

    1.《论语》言简意赅。用字愈少,含义愈广。《论语》二字,理解为孔子及弟子之言论集结,这种解释仅为其妙义中沧海一粟而已。九字真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把世间的一切经典含括。佛家的三藏十二部,道家的道藏,儒家的四书五经,无非一个“学”字而已。这九字真言统统说尽究竟圆满。

    子不语怪力乱神。圣人心如鼓空空如也,不扣不鸣,大扣大鸣。《论语》是风是雨,是人性的流露,是风行水上,自然出文。非孔子有意所作。----孔了凡国学日记孔元2571年四月十六

     2.学以修己 正己化人,羞于说教 耻为人师。中华文明尊德性而道问学,在中国儒学道学佛学是实学而不是宗教。

      实学讲的是自己的命运由自己主宰,不是靠上帝不是靠神灵不是靠别人,而是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孔了凡国学日记孔元2571年四月十七

      3.中华国学与宗教信仰是思维方向截然相反且带来结局也是根本不同。前者是实学内向自省,志于天下和谐太平,后者是外向自满,多有战争好强争霸。

      实学,道之于善学,中止于自性明德 ,起于自谦 ,立于自信,主于自修,还于自证。宗教是信仰,寻祖以分之,归宗以别之,其实是欺于自大, 骄于自强,孤高于群 ,固念久闭, 终归僵化自恋迷信。自锢于内却求解脱于外,己病而药人,终归败亡。

      中华国学是脱离动物本能意识而导归天下共存的高层次文明,从来就不像宗教信仰那样,寻求把精神寄托于虚幻,以满足自我安慰。————孔了凡国学日记孔元2571年四月十八

 

     4.上古时期,地球生命皆经历一次史前大洪水,唯独华夏民族积极治水。

     文明只存在于东方,西方还没有脱离丛林生存法则 。区分其差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应对史前大洪水的态度和做法。今人错会女娲补天之意。所谓女娲补天是指女娲觉悟到战胜洪水的根本大法就是修复仁德回归人性。欲改变环境首先改变自己。孔子说的更好,“德不孤必有邻”!好的德性自有好的环境,生存状况不好,就要好好反思差在那里以便修补自己的德性。

    《大舜》电视剧中有句经典台词就是”仁德比刀剑更有力量!”讲仁德则是人类文明。大禹作《山海经》苦心治水。女娲和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修吾仁以开天厚吾德以辟地,最终战胜大洪水。

     诺亚方舟故事则反映了西方人是怎么躲避史前大洪水。逃难的方舟是按上帝旨意为让诺亚与其家人及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那场大洪水而建造的一艘大船。(《旧约圣经·创世纪》《古兰经》均记载)

   一个是靠自己的仁德力量战胜洪水,一个是靠虚拟的上帝来躲避洪水。今天看一下地理版图就再明显不过。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大家庭,反观西方则是支离破碎的小国小家,相互不容,甚至一个人都要独立成一国,战争更是连绵不断,怎么搞也统一不起来,这怎么能称之为人类文明。——孔了凡国学日记孔元2571年四月十九

 

     5.善于学习道法自然    尊重历史利于来者。  易经中唯一一个六爻皆吉的卦就是谦卦,下艮上坤,卦象为地下有山,寓意是山愿在下不敢为天下先的虚怀谦卑的心态。 学习才是进步的根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中华国学是儒释道三学合一。

     子不语怪力乱神。有朋自远方来!除了释迦摩尼和老子外,在春秋时期,有谁能让孔子称之为朋呢?!

     孔子直讲仁德之说,六道鬼神之说就虚位以让。因为孔子从来都没有否定六道鬼神的真实存在。孔子有言,祭神如神在。————孔了凡国学日记孔元2571年四月二十


孔了凡国学日记 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