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海军的水面狼群——S艇部队
众所周知,德国海军水面舰只在二战时期表现不佳,诸如“卑斯麦”号战列舰等一些大型战舰,空有强大的威力却战果寥寥,反倒是小小的U艇战果辉煌,给盟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以至于U艇几乎成了二战德国海军的代名词。 实际上在二战时期,德国海军有一类小型水面舰艇表现非常活跃,甚至成为了德国海军水面攻击的主力。这类舰艇在战争初期给盟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对盟军海上运输线带来的威胁丝毫不亚于著名的U艇,这就是德国海军水面狼群——S艇。 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虽将德国建造大型水面舰只和潜艇的路完全堵死,但在客观上却刺激它加大了对鱼雷快艇这种非受限武器的研发。魏玛共和国的海军高层要求立即开发一种适用于下次战争的鱼雷艇。第一个成果出现在1926年。A&R船厂设计了一艘名为“K实验艇”的船,不过因它照搬了英国海军V形尖底的设计,而令海军不尽满意。二战前不久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MTB-24高速鱼雷艇,由桑尼克罗夫特公司研制。与此同时,一战中德军使用的高速摩托艇(LM艇)的制造商吕尔森公司推出了“吕尔”艇。该艇坚持了海军欣赏的圆形艇底设计,但其稳定性颇令人怀疑。事实上,圆底和尖底是当时世界鱼雷艇设计中的两大流派。尖底设计的优点是航速较快,缺点是吨位较小,抗风浪性能差。相反,德国自一战时就采用的圆底设计则具备吨位较大、抗浪性能好的特性,虽然航速不如前者,但以适应远海作战的特点而始终被德国海军青睐。美国海军早期配备的PT-9鱼雷艇。真正令德国海军心动的设计终于出现在1928年的一艘民用艇——吕尔森为德裔美国银行大亨奥托·赫尔曼·卡恩量身打造的豪华游艇“俄亥卡二世”号上。该艇创下了同级别艇型中的最快速度纪录。德国海军当即表示了极大兴趣,并于次年以联络艇的名义向吕尔森下了一份订单,要求建造和“俄亥卡二世”号相同规格的鱼雷快艇。吕尔森公司于1928年为德奇美国银行大亨奥托·赫尔曼:卡恩制造的“俄亥卡二世”号豪华游艇1930年8月7日,这艘名为UZ(S).16的快艇顺利交付,两年后易名为S-1艇。这是一战后德国海军获得的第一艘鱼雷快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速海岸快艇,从此拉开其后10余年间S艇纵横欧洲海域的战史序幕。吕尔森公司于1930年8月制造的UZ(S).16快艇后来易名为S1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速海岸快艇。 二战爆发前后,德国相继开发了多种型别的S艇。战前建成的有S-1艇、S-2级(4艘)、S-6艇、S-7级(7艘)、S-14级(4艘)和S-18级(8艘),共计25艘。 二战期间德国又相继推出S-26级(4艘)、S-30级(16艘)、S-38/S-38b级(91艘)、S-100级(81艘)、S-151级(8艘)、S-700级(9艘)以及LS袖珍级(12艘),共计221艘,其中有少量在战争结束时尚在建。 S-1用木质双层结构加坚固的轻合金肋骨的构造方法一直使用到了最后。S-2在动力上做出了改进,在主舵两侧增加了30度角的辅助舵,可以提高动力输出效率、较少排浪艉迹,这种特殊的方向舵系统在S艇上一直使用到了最后。S-6和S-7加大了艇身,开始使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并开始使用MAN公司的柴油机。 S-7之前的S艇还处于研发升级阶段,性能还不够稳定,因此在1938年,德国海军将S-7之前的S艇一起打包卖给了西班牙。
S-14和S-18级设计于二战前,战后也有继续生产,这两级主要的改变是将MAN柴油机换成了戴姆勒·奔驰公司的柴油机。奔驰MB501柴油机功率高达1.508兆瓦,使S-18的航速快接近到40节。 真正将德国海军二战期间S艇定型的是1939年建成的S-26级,该级首次将此前独立于艇身的开放式鱼雷发射管,改成了与艇身一体设计的封闭结构;另外从S-26级开始,操舵室顶部还多了独立的艇长指挥舱,这样可以具备更好的视野。S-26虽然只建造了4艘,但它的设计无疑是成功,随后大量建造的S-30和S-100都沿用了其设计理念。 时间进入1940年,随着战事不断激化,德国开始大量建造S-38和S-100级鱼雷艇,S艇的体量首次突破了百吨大关,最大航速39.5节,并形成了重武装。 S-38在前、后甲板各装备了1门莱茵钢铁公司出品的MGC/38型20毫米机炮,有的还将后甲板MGC/38换成了1门瑞典博福斯Flak28型40毫米机炮。到了1942年末,一些S-38级在操舵室和指挥舱都加装了装甲,形成了富有科幻色彩的多面体外形,这些防护强化型被称为S-38B级。S-38级一共建造了90艘,成为数量最多的S艇。
在S-38B级之后,德国又建造了更大的S-100级,排水量增加到了117吨,得益于3台更大功率的奔驰MB511增压柴油机(功率1.508兆瓦),最大航速达到了42节。S-100的装甲防护比S-38B更厚实,还在艇舯部增加了1门MGC/38型20毫米机炮,无论火力还是防护都更强。S-100一共建造了81艘,数量仅次于S-38。
从1944年开始,S艇的终极型号S-700诞生了,该级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一对朝着艇尾方向的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最新式的声导鱼雷,但S-700此时已经没法挽救德国海军的命运…… 德国还建造过一型袖珍鱼雷艇LS级,该级艇由造飞机的多尼尔公司承建,只有12.5米长,排水量11.5吨,可以通过欧洲绝大部分的河道,或者搭载在辅助巡洋舰上,专门用于袭击港口或者布雷。LS艇拥有S艇中最高的航速,达到了42.5节,武备只有2具朝后发射的450毫米鱼雷发射管,也可以换成3具水雷滑槽。LS艇本计划建造34艘,实际建成的只有3艘。 二战中的德国S艇部队虽然不如U艇部队那样威名远播,但同样战功赫赫! 他们在战争期间,共击沉同盟国舰船150余艘,有8人获得“橡叶铁十字勋章”、23人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112人获得“德意志金十字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