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格栅加筋拓宽路基施工工艺
钢塑格栅加筋拓宽路基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1.1 结合面台阶处理
钢塑格栅铺设前需对新老路基结合面进行处理,清除清除老路边坡表面草皮、腐殖质土,沿老路坡面开挖台阶。为确保钢塑格栅得到有效锚固,同时考虑施工量大小,确定铺设钢塑格栅的老路台阶宽2 m,中部台阶宽度不小于1 m,台阶高宽比按1∶1.5控制。
1.2 钢塑格栅质量检验
为确保钢塑格栅的产品质量,铺设前需检验每批格栅性能,合格后方可铺设。工程选用GSGS80-80 双向型钢塑格栅,其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80 kN/m,屈服延伸率不大于3%,产生较高抗拉强度的同时格栅自身的变形较小。
2 钢塑格栅铺设
2.1 铺设层位与宽度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本改扩建工程中,铺设在拓宽路基底部的钢塑格栅所产生的拉应力最大,中部格栅较小,并且随着格栅铺设层数的增加,加筋效果减弱,因此,确定在拓宽路基底部过渡层中间铺设一层格栅。同时为改善路基顶部受力状况,在路床顶部以下40 cm 处铺设一层钢塑格栅,对路基顶面荷载起到扩散作用。由于格栅拉应力沿格栅长度方向逐渐减小,新老路基拼接处拉应力最大,靠近新路边坡处拉应力减小到0,可将格栅铺设宽度定为6 m。
2.2 钢塑格栅铺设注意事项
钢塑格栅需铺设的土层表面需压实平整,防止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刺破钢塑格栅。铺设时应沿垂直于路基轴线方向铺设,格栅需紧贴下承层,拉直平顺,不得有折皱[8]。当采用搭接法连接时,为保证钢塑格栅的整体性,横向搭接长度宜不小于20 cm。最后采用U 型钢钉将其固定于填土下承层表面,以增强钢塑格栅搭接处的抗拉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因锚固不牢、路基滑移导致的格栅从路基中扯出等问题。
3 摊铺填料和碾压
为避免受到阳光过长时间暴晒,钢塑格栅铺设完成后需立即用填料填筑,一般间隔时间不超过2 d,以免长时间暴晒导致格栅的性能发生变化,影响施工质量与效果。所选填料及其压实度、平整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填料的粒径不得超过1/2 的碾压层厚度。填筑时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钢塑格栅上的第一层填料摊铺应采用轻型推土机或装载机按滚填的方式进行填筑,碾压时应从外侧向老路堤方向碾压,每层碾压完毕后,应抽检其压实度,在靠近台阶附近1 m 宽附近区域内可用夯实机补充夯实,一切大型车辆、施工机械禁止直接在钢塑格栅上行驶,以免将钢塑格栅拉起或产生褶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