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5.20 《千字文》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0、《千字文》
南北朝时期宣扬孔孟之道的反动小册子。一说是梁朝周兴嗣所作,他把王羲之书千字,编为四言韵语。又说是萧子范所作,由蔡蓬注释。《旧唐书·经籍志》篇内有周兴嗣撰篆书千字文一卷,又有萧子范撰千字文一卷。《千字文》在隋朝开始广泛流行。以后有名目繁多的续编和改编本相继出笼。
《千字文》通篇浸透了孔孟之道的毒汁。它突出地宣扬孔丘的“克己复礼”,颂扬周朝奴隶制社会的所谓“盛世”;叫嚷西周的“礼乐”是区分人们“贵贱”、“尊卑”的标准[1];只有克制自己的“私念”,才可以做“圣人”,达到“德建名立”。它宣传“三纲五常”的反动学说,叫嚷“忠君”要“尽命”,“孝父”要“竭力”,“夫唱妇随”;认为违背“五常”的事做多了就会遭灾祸,修“五常”就可以得福分[2];对礼、义、智、信,虽颠沛流离也应坚持不变[3]。它鼓吹“中庸之道”,认为上下、尊卑都应各守本分,“和睦”相处,反对争斗。它竭力鼓吹“学而优则仕”的反动说教,声称只要“学优”,就可以“登士”,做了官就可以“从政”,掌握大权;只要坚持“雅操”就可以受“好爵”,封高官,达到“世禄侈富”,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它还宣扬剥削阶级的追求高官厚禄、富贵荣耀的反动处世哲学,散布剥削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
《千字文》也述及一些所谓“自然知识”,但是,内容极其空泛,同时充满剥削阶级的没落、颓废的情绪。
《千字文》是封建统治阶级炮制出笼的。是他们用来传播反动的孔孟之道,兜售反动的唯心论,培养剥削阶级的接班人,欺骗和毒害群众的工具。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彻底批判这一类反面教材。
注:
[1]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2] “祸因恶积,福禄善庆”。
[3]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