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读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前言部分
笛卡尔在本书的序言中阐述了自己这本书的写作意图,即是证明上帝的存在从而使得更多的人相信基督教,其实这并非是笛卡尔所独有的,不如说整个经院哲学就是在做这件事情,要使信仰得以流通,这样一种理性的推论就是难免的,但这也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信仰与理性的倒错,这并不是说理性和信仰是分离的,而是理性无法为自己奠基,理性自身有一个内在的疯狂的维度,这在德国古典哲学被进一步的专题化了,所以在笛卡尔这里,我们并不能说他是第一个将“自我”作为一切之奠基的哲学家,因为笛卡尔的最初意图是论证上帝的存在,但这也并非是说笛卡尔受到时代的影响,他不得不以对上帝证明的形式来阐述他的主体性理论,不如说笛卡尔从未认为主体性在自我这里,或者说我们不可以直接将自我等同于主体,而是在自我中发现那个超出于我的东西,即上帝,他才是真正的主体。 随后笛卡尔在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中概括了每个沉思的大致内容,而在第二个沉思里,笛卡尔用了看似是几何学式的推论来说明他并非是想证明灵魂不死, 在第二沉思中,笛卡尔说“精神用它本身的自由,对一切事物的存在,哪怕只有一点点怀疑,就假定它们都不存在,但精神不能假定它自己也不存在。”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普遍怀疑,但这绝不是那么轻易的,例如我们可以很容易怀疑梦中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如何怀疑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也不存在呢?很多人不是将这样一种人际关系当作自己的全部了吗,还有我们如何怀疑那些永恒为真的数学命题呢?例如1+1=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类命题呢?让我们在这里尝试两个思想实验,来对这两个先天命题进行怀疑。 ◎ 维特根斯坦在他的晚期著作《哲学研究》中举过一个看似很费解的例子,一位数学老师让学生们去数数,数数的方式为1、3、5、7、9……,于是学生们就这样一直数下去,但当数到1001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开始这样数1001、1004、1007、1010,老师非常的气愤,问他为什么不像之前的规则一样数数,学生很无奈,他说这就是规则,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数。这个 例子看似很费解甚至有一种刻意破坏规则的无理取闹,但实际上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数学的规则一定是这样,为什么数学不可以有另外一个规则1+1=2真的如此自明吗,我们无法设想1+1=3吗,实际上数学的规则从来都不是那么自明的,数学的三次危机正是对那些看似自明 的规则的动摇,而一切新规则的提出正是因为旧的规则无法再支撑人类的认知了。 ◎ 也许这个思想实验看起来像是无理取闹,那么接下来的思想实验就更加让人信服,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在我们一般看来也是自明的,但这只是在欧几里德的几何空间才成立,如今的非欧几何例如罗氏几何,黎曼几何,在他们的几何空间中三角形内角和可以不等于180度,这并非只是玄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是建立在黎曼几何空间的基础上。非欧几何仅仅是更改了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的第五预设,从而就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图像,这恰恰与我们的常识相反,我们一般认为我们是先观测到了一个图像,然后再将图像的几何模型抽象出来,从而建立了几何学的定理,然而历史证明了,我们往往是先更改了“数学规则”,然而才产生了与规则相对应的模型。这意味着任何形式上的数学公理总已经是权力意志(尼采)的自由选择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理念数)在柏拉图那里仅次于最高的太一,它如同创世一般开启了无数新的空间模型,也就是同时开启了无数新的世界图像,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晚年所说的“本有”,但这并不是要把数学神秘化,反而是对数学的祛魅,数学是“时间—空间”的游戏”,海德格尔在晚年的一篇文章《艺术与空间》中,将这一点描绘的很形象。 “空间化乃诸位置之开放(Freigabe von Orten)。 在空间化中有一种发生(Geschehen)同时表露自身又遮蔽自身。空间化的这一特性太易于被忽视了。而且,即便此种特性已被看出, 它始终也还是难以确定的,首先是因为,物理技术的空间被视为任何对空间因素的标画都要先行遵循的空间。 空间化如何发生?它不就是设置空间(Einräumen)吗?并且这种设置空间不是又有容纳(Zulassen)和安置(Einrichten)双重方式吗? 一方面,这种设置空间有所允许,它让敞开之境运作起来,而敞开之境还容纳在场之物的显现——人的栖居就委诸在场之物了。 另一方面,设置空间向物提供可能性,使物得以依其各自的何所向(Wohin)并从这种何所向而来相互归属。” 海德格尔说物理技术空间是任何对空间因素的标画都要先行遵循的空间,这里就已经与那些对现代技术庸俗的批判大相径庭了,例如一些文人对现代技术的滥觞的感叹以及对前现代田园时代的向往。海德格尔已经看到了作为“本有”的技术,技术恰恰就是对新的世界图像的开启,它是世界的镜子,我们通过技术来进入这个时间—空间的游戏,并在此空间中栖息。这才是真正的网络空间和元宇宙。 回到正题,笛卡尔的时代的确还没出现非欧几何,但笛卡尔已经将数学公理作为应该被怀疑的对象,这在现在依然不过时,而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也是每个学习哲学的人都要有的必经之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