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70岁就要被活活丢弃,也许现实比电影更残酷。《楢山节考》
这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山村,这里的人们每天活着就是为了生存和繁衍。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吃和性。
这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风俗,为了减少家中吃粮食的人,家里的老人到了70岁那一年,就要被自己家中的长子背着送上楢山。这被当地人视为供奉山神。在那里,任由老人自生自灭。
而上山还有上山的规矩和道路。出门不能被人看见,上山不能回头。路上一定要经过7个山谷,过了7个山谷就通上了上楢山的道路。如果老人实在不肯上山,可以在7谷这个地方返回。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老人实在不肯上山,可以直接在山谷处把她丢到山谷下。
身体健壮、一口好牙的阿玲婆已经69岁了,也即将到了上山的年纪。对此,她倒是很平静。安静地给自己做着自己上山要用到的草席。
不过面对村里人甚至自己孙子袈裟吉的为自己好身体和好牙齿的嘲笑,为了表示自己将要上山的决心,阿玲婆甚至偷偷把自己的牙齿敲掉了。
但是在上山之前,阿玲婆还有两个心愿未了。一个是为自己的长子辰平续弦,一个是想法子说服村里的女人让自己的次子利助尝一下男女之欢。
很快,有人说隔壁村有户人家要把女儿阿玉嫁给他们家辰平,阿玉也是没了丈夫。为了省点家里的粮食,阿玉也是早早赶了过来。阿玉也很勤快懂事,阿玲婆和辰平对阿玉很是满意。阿玉很快也怀孕了。
这时候,辰平的长子袈裟吉和村里雨屋家的女儿松子两人正打得火热,眉目传情,两人很快在小树林里发生了性关系。并且,松子也怀上了袈裟吉的孩子。袈裟吉直接把松子带回家吃饭了,意味着两人结婚了。不过松子好吃懒做,对辰平家来说,这也意味着从此多了一个人吃饭,阿玲婆还念叨着还有老鼠的孩子。
松子因为家中贫穷,自己还有偷窃的习惯,还把树墩家也就是辰平家的粮食偷回去给自己家里。辰平发现了松子的这一行为,但是还是选择放过了松子。可是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只有松子一个人有。
一天晚上,村里的人发现雨屋家的人又偷了村里的马铃薯,村里人正商量着要把那一家人活埋了。这也恰巧被阿玲婆听到了。当天晚上,就在袈裟吉和松子做爱的时候,阿玲婆在门外叫松子带点吃的回家去。松子一听这话高兴地回去了。
松子带着阿玲婆给的粮食回到家里和家里人开心地吃着。可是没想到到了晚上,一群人跑到雨屋家里,将雨屋一家人五花大绑,全都抬到了林中一处坑中,扔了进去,直接活埋了。
一旁看着的袈裟吉,嘴里直念叨着松子肚子里还怀着他的孩子。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直到一家人没有了声音,精疲力竭地袈裟吉也被拖走了。
回到家后,辰平也很惊讶母亲将松子骗了回去。而袈裟吉更是不满意她的奶奶了,满嘴的咒骂。不过对于阿玲婆来说,她自己也很快回去见松子了。
而阿玲婆也到了即将要上山的日子。阿玲婆还和人说她曾在村里见到了利平,就是自己的丈夫。利平当年不忍心将祖母送上山,违背了风俗,逃离了村庄。可是最后辰平说出了真相,说那不是父亲,那只是父亲的鬼魂。而且父亲已经在自己15岁那年,被自己用猎枪杀死了。阿玲婆知道后并没有埋怨辰平。反而觉得这是利平该承受的惩罚,让辰平忘了这件事。
终于到了要上山的时间。阿玲婆带着垫席、饭包,伏在辰平的背架上。阿玲婆依然很平静,辰平一路背着阿玲婆上山。山路并不好走,辰平的脚还被划伤了。
而快要到山上时,辰平看见满山的尸骨,还有成群的乌鸦。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最后辰平还是找了一块没有尸骨的地方,放下了阿玲婆。
一旁地辰平看到也尽是无奈。忽然天空飘起了雪花。辰平激动地跑回了母亲那里。已全然不顾上山后不能回头这一说法。他对着母亲说下雪了,下雪了。看着身上裹着皑皑白雪的母亲,辰平似乎觉得这是神的降临。而此时的母亲眼神坚毅,只用了一个手势,示意辰平回去。
阿玲婆被送上山了。而袈裟吉又带了一个女人回家了,这个女人也怀孕了。
影片走到这里几乎已经接近尾声了。
在那样一个背景下,为了生存,为了繁衍。人们发展了自己的生存规则。生了女孩可以卖钱,生了男孩可以丢掉。只有长子才可以结婚。老人到了70岁就要被送上楢山奉神,不管她愿意不愿意。因为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吃饭。作为一个年长的老人来说,到了年纪,自己自然是要上山的,否则是要受到惩罚的。不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别人的死去,都要为活着的人考虑。这就是他们的生存“哲学”。
也许我们看到以后会觉得过于残酷,可是,这确实也曾是历史。或者准确地说,总有一些地方在有形无形的上演着比电影更加残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