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可辩的道德箴言(2-2-4-2)——塔木德的形而上学结构,犹太...

2022-09-13 20:17 作者:活在梦幻中的人  | 我要投稿

主义主义2-2-4-2

代表人物:talmud塔木德

(3)列维纳斯,犹太民族高级知识分子对于诫命律法进行辩论解释评注,不断的克服二元对立的(圣经里的二元对立)

Arguable Maralism辩论伦理主义

家庭有一个这样的人孩子必然成才

《塔木德四讲》列维纳斯


场域论-2:空间-和华说的word) vs 时间(评注解释辩论活动-历史性维度活的时间)

本体论-2:divine(神圣) vs vita(生命

Bible talmud

divine vita

塔木德想恢复神圣性,Judalism是很难的,不然诫命律法就很粗暴,christ不太聪明。和福音书是对抗关系,

Judaliam里的god只是symbol的不是real的。所以拉比解释与原著是竞争关系。对真相再解释来维持闪米特的文化共同体。

认识论-4:“fundamentalism ”依赖于原初文本的,他者说出来的是god就等于主体间性,等于理性和可理解性,主体只能进行绝望的尝试,这是个伦理实践,不是认识论活动

目的论-2:离苦/怜悯 vs 返回神圣 敢于承受痛苦。神圣的外衣。

怜悯意味着不敢承受痛苦不敢牺牲,减少世间的痛苦慈悲的伦理性是很有限的。

这就是Bubilsm的逻辑-就是离苦比如:拉夫在宽恕日找冒犯他的屠夫,想要主动宽恕屠夫。在塔木德里面,在宽恕日寻求告解1.人向和华哥,2.人向人,有罪的人要相信自己是有罪的。

人对于华子认识就是华子对自己染认识

向神圣者告解,不需要被原谅,只需要说完就OK了因为神圣者是他者的他者具有纯粹的他者性,隐藏了神爱论,神智论。克服了作为临人都有限他者性,宽恕原谅,临人比华子更陌生的-对临人必须要被原谅,对华子来说不用无限的绝对他者,就是我自己具有超越性的伦理学的内在的他者性的那一面-这就是神圣的外衣-回归,既是向华子回归也是向内在的自己的回归。

突破了伦理学上的一,佛教的离苦的伦理学太没有张力了,离苦是太复杂的。比如在christ里离苦具有神圣色彩,伦理学少了崇高。


破解二元论:屠夫不忏悔 vs拉夫伪善 都把对方当成无限的他者其实是双方有限的他者。绝对自由主义和原教旨主义都不行。利用了神智学


Judaism内核是一种绝望主义,在此之上承担了一种繁复的智力劳作,绝望原因,因为灾难已经降临,人类已经在末日了,要尽量的拖延在智力上的努力去拖延,在20c非常深刻感受到我们民族已经在里面了。绝望到再拖延,既定现实的再解释在符号学拖延迟滞(再解释么好熟悉

齐泽克:《性的绝对?》 例如废除死刑-可以但是有例外,意味着通通都是例外原则绝对被废除。如果拉比来立法原则上可以死刑,但是要满足很多条件,就靠着契约来实现,各式技巧突破原来文本使得适应现实。

伦理精神来自内在目的论也可以说:外在vs内在。苦实际上是外部性,外于苦,伦理姿态建基在存在论上的他者的据斥之上的,离苦是外在姿态,在这个伦理学姿态是内在的极致的内在性。


实用主义理查德罗蒂进行调和。

【主义主义】可辩的道德箴言(2-2-4-2)——塔木德的形而上学结构,犹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