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邮 |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A】实验十四:计数与分频电路

2023-08-02 13:00 作者:芥前辈安在  | 我要投稿

实验名称:计数与分频电路;数字电路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设计方式:原理图

难度:⚡⚡⚡

适用教材:郭宇锋《电工电子基础实验(第2版)》

题目位置:P226 四-2  P220 四-3、4

寄语:计数器,启动! 

        本次实验涉及示波器的“脉宽触发”,设置脉宽触发能够稳定波形。如果考试考到序列信号发生器,设置脉宽触发则是必须的。

以下为实验报告正文:

计数与分频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2. 了解非均匀周期信号波形的测试方法; 

    3. 掌握数字电路多路输出波形相位关系的测试方法; 

    4. 掌握数据选择器的应用。

二、 主要仪器设备及软件

    硬件:DGDZ-5型电工电子实验箱、电脑

    软件:ISE 14.7

三、 实验原理(或设计过程)

    1.利用计数器实现分频电路

        分频是指将意单一频率信号的频率降低为原来的 1/N,就叫 N 分频。实现分频的电路或装置称为“分频器”,这里的分频实际上是针对单频信号而言的。

        计数器实质是对输入的驱动时钟进行计数。所以计数器在某种意义上讲,等同于对时钟进行分频。一个最大计数长度为 N(从 0 计数到 N-1)的计数器,其最高位的输出,是输入频率的 N 分频。

    2.“计数器+数据选择器”组合实现序列发生器

        ①分析序列长度,如:序列长度=N; 

        ②根据序列长度确定计数器模长=N,设计计数器; 

        ③数据选择器实现序列码。

四、 实验电路图

图 四-1 N=5 分频电路

图 四-2 “1110010”序列信号发生器
图 四-3 “1110010010”序列信号发生器


五、 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1.设计一个分频比 N=5 的整数分频电路,观察并记录时钟脉冲和输出波形。

        (1)设计过程:由 N=5,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3D1%2Ff,设时钟脉冲的周期为T_%7B0%7D%20,,则分频后的信号周期T%3D5T_%7B0%7D。设计一个 N=5 的计数器,采用置数法设 计,其状态转移表如下:

        则将 CB4CLE 的数据端 D0~D3 输入 0000,将 Q2 接入置数端 L 即可, 最终电路图如【图 四-1】所示。

        (2)仿真及实验:在 ISE 14.7 中进行仿真,结果如下:

图 五-1 仿真结果

    2.试用数据选择器产生序列信号“1110010”,用示波器双踪观察并记录时钟脉冲和序列信号波形。

        (1)设计过程:由序列“1110010”,可知 N=7,采用 CB4CLE 和 M8_1E 和置数法进行设计,设其输出为 F,则有以下真值表:

        由置数法,将 Q2Q1 输入 CB4CLE 的置数端,数据选择器 M8_1E 的数据端 D0~D6 输入 1110010 即可。最终设计电路图如【图 四-2】所示。

        (2)仿真及实验:在 ISE 14.7 中进行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 五-2 仿真结果

        将实验箱上的时钟信号接入 CP 端和示波器,F 接入示波器,其管脚约束 和实物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 五-3 管脚约束
图 五-4 实物电路

        示波器设置为脉宽触发,信源为 CH2(F 端),触发电压设置为 1.5V。 下图为示波器输出,上方为 CP 端波形,下方为 F 端波形。

图 五-5 示波器波形


    3.试用数据选择器 M8_1E 产生序列信号“1110010010”,用示波器双踪观察并 记录时钟脉冲和序列信号波形。

        (1)设计过程:由序列“1110010010”,可知 N=10,采用 CB4CLE 和 M8_1E 和置数法进行设计,设其输出为 F,则有以下真值表:

        观察上表,若将 Q1、Q2、Q3 接入 M8_1E 的地址端 S0、S1、S2,可得出 M8_1E 的数据输入表:

        最终设计电路图如【图 四-3】所示。 

        (2)仿真及实验:在 ISE 14.7 中进行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 五-6 仿真结果

        将实验箱上的时钟信号 4k 接入 CP 端和示波器,F 接入示波器,其管脚约束和实物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 五-7 管脚约束
图 五-8 实物电路

        示波器设置为脉宽触发,信源为 CH2(F 端),脉宽条件设置为“正极性,大于”,脉宽设置 361us,触发电压设置为 1.5V。下图为示波器输出,上方为 CP 端波形,下方为 F 端波形。

图 五-9 示波器波形


六、 结果分析

    1.对五-1 的分析:

        观察【图 五-1 仿真结果】,可见每当 CP 经过 5 个上边沿时,输出 F 出现 1 次低电平,在遇到下一个上边沿后恢复为高电平。成功实现了 N=5 的整数分频电路。

    2.对五-2 的分析:

        观察对比【图 五-2 仿真结果】和【图 五-5 示波器波形】,发现其中的 F 端输出序列相同且与真值表和题设相符,均为“1110010”,可见电路通过了静态和动态测试,设计成功。

    3.对五-3 的分析:

        观察对比【图 五-6 仿真结果】和【图 五-9 示波器波形】,其输出序列均为“1110010010”,与真值表对应,完成了题设设计要求。

七、 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我们第一次使用示波器的脉宽触发,在做序列信号发生器时要 记住这些关系:在“正极性,大于”的脉宽条件下,当 CP 为 2kHz 时,脉宽设置为 520us 左右;CP 为 4kHz 时,脉宽设置为 360us 左右。

        同时 CP 端和 F 端最好约束到 P90~P93 这四个端口中,保证板子接收和输出良好的波形边沿,使示波器的波形更稳定。

正文完。

        愿同学们实验顺利,美美下班!

【南邮 |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A】实验十四:计数与分频电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