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芳,最飘逸唯美的小龙女
在前后十个版本的影视剧《神雕侠侣》中,新加坡女演员范文芳塑造的小龙女,一直被媒体和观众称为“飘逸版”。初次观看新视版《神雕侠侣》距今已有数年,今日我站在浪漫主义的崖边,回望这朵纤尘不染的隐逸之花。笔者认为所谓“飘逸”,即集道教自然主义,道家隐逸思想和西方浪漫主义精神于一身。在此暂略对新视《神雕》整体风格的评述,仅就其中“飘逸版”小龙女做初步探讨。
主题词:飘逸,唯美,自然主义,隐逸思想,浪漫主义

二、小龙女之魂:道家美学观和隐逸思想在小龙女塑造中的体现

在读者和观众的心目中小龙女是神,是神化的人,也是人化的神。是超脱人世的一种存在形式。小龙女出生和成长的古墓所在地,终南山位于今陕西省。唐代王维有诗《终南山》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 小龙女虽终年足不出户置身古墓,但其外围环境同样远离尘嚣、高耸直入云雾,景观变化无常的山峦,小龙女隐逸的根源自然可见。小龙女的美,在于暗香。小龙女心中潜在的哲学精神,即像苏格拉底所说,任何一个有哲学精神的人都不怕死,而是相反地会欢迎死。他对死并不感到忧伤,因为他相信他将到智慧和善良的神那边去,并且希望还有别的事物在等待着他。甚至用薪与火、刀与刃来比喻形体和灵魂,都只能是一种肤浅的描述。“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正是古代哲学情调。小龙女飘逸,在于她体现了道家的美学观。道家提倡自然无形,认为自然中美的极至是天地之美,而大地并不四处宣告美,而对美保持沉默,小龙女之美极其契合道家的美学观。小龙女达到的境界,是“无我”的境界,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小龙女属阴性,即明暗中之暗,日月中之月,盛衰中之衰,生死中之死。范文芳在塑造小龙女的过程中,遵循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表演原则,赋予小龙女个性化的动作。
三、小龙女之貌:飘逸感造型对古代女性审美取向的印证

诚然,因受化妆和造型制约,飘逸版小龙女的造型具有一定缺陷,这应归咎于造型师审美眼光的偏差。尽管如此,瑕不掩瑜,小龙女的美感仍然扑面而来。就外形而言,评判范文芳版小龙女和原著中小龙女是否相似,应先追溯古人的审美趣味。显而易见,从色、态、衣、神上,范文芳飘逸版小龙女,非常贴近金庸原著中生于宋代中原古墓中的世外女侠,即小龙女。
众所周知,古人素以白皙为美。色即是艳。庄子曾形容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而宋玉则形容神女“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彩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睛。” 可见中国古代男性审美以肌肤洁白光滑女人为最美。在原著中,在生长于宋代的十五岁杨过眼里,小龙女“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由此可见,这个虚构的人物小龙女必是冰雪肌肤。而在电视剧中,范文芳扮演的小龙女朦胧梦幻,堪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让观众领略到藏于一袭素衣中的清灵之美。唐代之外古人多以纤细为美。所谓“楚国纤细掌中轻”,纵观中国历史,从汉代开始,一直崇尚女性长白丰丽,虽然在盛唐时一度以丰腴为美,但由于儒家思想和封建文化影响,轻柔、纤弱仍然是对女性的普遍审美趋向。以此类推,那个能令已摈弃七情六欲的尹志平叛离礼教而又意乱情迷,又能令艳遇连连的杨过数十年痴情不改的小龙女,也应是腰若流纨素,指如削葱根的女人。而范文芳版小龙女之所以得“飘逸”之名,正得益于她“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的外形和仪态。唐宋时期以轻柔服饰为美。古人几乎把服饰放在比形体更重要的审美地位。李煜在《长相思》曾道“淡淡衫儿薄薄罗”,抒发对薄罗下隐现的女性胴体的赞美。可见对女性的装饰以清淡为美。原著中小龙女最突出的衣着特征是“素衣”,白色象征着小龙女的无暇和淡泊。而飘逸版小龙女和其他版本不同之处在于,造型师郭淑敏以轻纱取代了其他版本中的白布,制造了一种半透明的轻灵感,在全剧中,小龙女迷朦似林中烟雾,水中莲花,正是“清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历代以纯洁神采为美。出于古代男性对女性贞操的珍视,“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兮相难”的女性,历来被视为美女。正如秀雅合体的仪态美高于外貌之美,在电视剧中,自身外型具有清纯少女气质的范文芳,用眼神和形体语言雕刻了一个持重而不木讷,清幽而不阴森,娇羞而不轻浮的小龙女,进而产生了一种飘忽而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感。
四、小龙女之情:意与景的完美融合

正所谓“无情不能成意境”,意和境和谐融洽,自成独立的世界。而艺术欣赏本是情与理相统一的体验活动,具有强烈的情感性,电视剧中的外景,是根据小龙女形象塑造的需要,经过艺术加工再现的场景。
观众所看到的新视《神雕侠侣》,伴随小龙女出现的景物或敛约娴静,或萧散出尘,正是她淡泊简远的个性素描,画面线条是轻柔、朦胧而光润的,一个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幻想世界,那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的胸襟,那古道西风瘦马的情怀,还有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的情境,体现小龙女柔美、焦灼、惨淡的心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使观众的身心沉浸到艺术境界中,随着她的命运而激动、共鸣、同生共死。“色彩不仅在表达情绪,并且在表达外界环境的情绪方面,都和外在有联系。蓝色是纯净和永恒的,意味着周围的平静。而黄色是女性原则,文雅、安详、肉感”(康丁斯基)。在《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出现的画面中,大多数画面构图做横向线式构成,即表现平和、淡定的主观感情色彩。只有两处,出现过斜线构图。第一次是第6集,小龙女在古墓中回忆和杨过从前的生活,内心矛盾。第二次是第20集,小龙女听到杨过说要和郭芙成婚后痛苦焦虑一幕。两次出现斜线构图,都表现了她痛苦不安的心情。
新视《神雕侠侣》小龙女单独出场外景
出现剧集 外景 小龙女内心独白 :
第6集 古墓、寒玉床,寒气天顶上有阳光射下(斜线构图,绿色调) 过儿随我在古墓中那么多年,难道我还不了解她?当年师姐闯入古墓,过儿甘愿与我生死与共……我一定要找到他。
第7集 平原,山峦,枯树,烟尘,夕阳,瘦马,荒弃酒肆,风声呼啸(黄色调) 你们在华山上,可曾看到这样高的少年?
第7集 华山绝顶,积雪,阳光(蓝色调) 过儿果然来过这里……
第9集 茫茫草原,夕阳西下,马匹(黄色调) 我们永远永远在一起,绝不分开,再也不要见到那些憎厌的人了
第10集 萧瑟平原,枯树,风烟,归来的马匹(蓝色调) 过儿已经不在我身边,我回去古墓还有什么意思?天地之大,你叫我何去何从……马儿,如果你知道我心中苦楚,你就会到过儿身边吧。
第15集 绝情谷外山崖,白烟(黄色调) 我看往后你还是别叫我姑姑了,你爱叫什么,就叫什么,我一切由你
第20集 草丛,绿树(斜线构图,黄色调) 过儿既与郭姑娘订亲……过儿他从来都不跟我说,一定是怕我伤心难过……
第22集 山崖,峡谷,白云(黄色调) 过儿,你现在在哪儿?姑姑好想你……
第30集 夕阳、水、山崖、芦苇(黄色调) 我会永远记住你对我的恩情……谢谢过儿为我采了一多好花。
第30集 断肠崖,狂风,落叶,石壁(灰黄色调) 小龙女书嘱夫君,珍重万千,毋求相聚。
五、小龙女之舞:以虚驭实的武打设计富于轻灵感

柏拉图说spirit是神赐的。小龙女是世外高人,她的武打是有“神”,有“灵”的,无论是在原著、在笔者想象中,或者是在电视剧里,小龙女的武打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舞蹈,无论是和对手较量中优雅致胜,甚或凄美落败,她的武打都拥有以虚驭实,以柔克刚的优雅。
苏珊郎格认为“姿势是生命的运动。” 舞蹈是动态造型,具有节奏和韵律,在这部“无替身”电视剧中,范文芳用舞蹈般的表演诠释了这飘逸版的武打。小龙女轻柔的衣纹勾出躯体曲线,而出掌拔剑,柔和中藏着凌厉,形成起伏的波浪型曲线。腾飞时飘然的衣襟,让人想起唐代的飞天舞伎,曳长带翩翩起舞,在风中飘逸漫卷的衣带,是小龙女飞往自由纯净和极乐的幻象,是她用寒冷的兵器倾诉的无声的歌唱。而小龙女婀娜的身形和轻灵身手,仿佛再现了《舞赋》中描写汉朝舞者超迈、旷远的绝伦之态:“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葛合并。翩缥燕居,拉沓鹄惊。绰约闲靡,机迅体验,姿绝伦之妙态,怀壳素之清洁,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沓冥。在山峨峨,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气若浮云,志若秋霜。”
小龙女的生命,她的精神世界,驱使她寄住的肉体去表现怎样一种极富美感的暴力呢?她是“静”的,静如止水,而那静中亦有微澜,轻薄的纯白衣衫,斜贯胸前的披巾,下垂的纤细发带,晶莹的颈项随呼吸微微起伏,这静本身已带有轻柔的女性体态美。而她的“动”也并非只是简单的“形变”,而是更高层次的“神变”,这种由静而动,绝非天甭地裂,而是凌波微步。小龙女的武打是种自卫而没有攻击性,如果说在电视剧第一部中,她的武打中还含有冷漠和孤傲,是对外界侵扰的抗拒,而到第二部,已经嬗变为一种舞蹈和歌唱,只有对贞洁的誓死捍卫和对纯洁爱情的深情赞颂。而跟随小龙女由无情到深情,武打中每一招的杀气锐减,转变为一种唯美而苍白无力的舞蹈,仿佛仅是爱情的哀歌。曾有观众质疑,在后半部《神雕侠侣》中,演员范文芳经常泪流满面,有失小龙女应有的冷漠,而笔者恰恰认为这是飘逸版小龙女动人之处,那泪光里的刀光剑影,折射了杨过小龙女的苦难——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飘逸版小龙女,打出了小龙女与生俱来的飞仙气质,打出了闭月羞花的飘逸,也打出了凄婉爱情和时代悲怆。
《神雕侠侣》中小龙女重要武打片断:
出现剧集 武打情景 兵器
第3集 终南山大战全真七子 手套
第9集 比武大会大战金轮法王 手套
第10集 望乡亭和杨过双剑合壁大战金轮法王 淑女剑
第15集 绝情谷和杨过大战公孙止 刀
第19集 襄阳城和杨过大战金轮法王 无
第21集 追杀尹志平、赵志敬 剑
第22集 山洞战金轮法王 剑
第23集 重阳宫大战全真七子、金轮法王 剑
第29集 断肠崖大战公孙止 剑
第39集 和杨过双剑合壁大战金轮法王 剑
六、小龙女之泪:表演带给观众的流动深化性体验

观众的审美体验,短仅需一瞬则可体味人生执着追求和自然的终古之美,长则终身唤起灵肉俱释的陶醉和一念常惺的彻悟。在40集《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哭戏众多,而后半部出现频率明显多于前半部。演员范文芳在特写镜头中,基本借助脸部表情,创造了整体效果完全不同的各种类型的哭,如含泪、流泪、啜泣、哭诉、泪流满面等,更有前后交替变化的哭戏,无一雷同。在范文芳表情变化的曲线中,始终可以见到两种思想和两种感情的冲突,也就是克制和宣泄,理智和感情,坚强和柔弱、深爱和仇恨的矛盾交织。造成这种尖锐矛盾的,正是小龙女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后天情感经历。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范文芳演绎小龙女流泪的几种类型,体现了她在表演中着意加强的深度和节奏变化。
(一)冷酷之泪。
《神雕侠侣》第6集,小龙女误以为在情花丛中和杨过有男女之欢,恼羞之余在山坡上沉思。
人物 台词 表情
小龙女 过儿,我的誓言已破。已经不能再回古墓了。以后你到哪儿,我就跟你到哪儿。 深情
杨过 这一生一世,我都会照顾姑姑的。
小龙女 那你为什么还叫我姑姑呢?难道在你心目中,你不当我是你妻子吗? 生气
杨过 妻子?你在说什么呀,姑姑?
小龙女 从昨晚开始,我已经是你妻子。 娇羞
杨过 你不能做我妻子,我永远是我姑姑,你永远是我师父。
小龙女气愤而出掌打杨过。 含泪转身离去
在原著中,小龙女是一个隐修,即使和杨过一同身处中原闹市,古墓派的教规是她终其一身的信仰,清心寡欲的天性,使她始终采用自我孤独的方式去肯定和开拓人生,但是这种孤独并非疏离和无为,因为即使在无人古墓,小龙女仍坚持修习武功,追求功力上的造诣,这是一种自我约束的独修,类似于亚里山大利亚的克莱门神修中的“内心独省”,即一种跋登,它的每个阶段,灵魂通过灵邸阶段中的各居室,经过“畏、信、望、爱”最终接近“完人”之境,因此在因杨过而情窦初开之前,小龙女应该喜怒不形于色,冷酷之泪在电视剧的前半部出现,后半部小龙女的流泪则转为深情满腹。
(二)转瞬即逝之泪。
全剧中最常见的流泪,是小龙女三两秒转瞬即逝的含泪。小龙女的瞬间之泪,具有典型的唯美特质。如第10集,讲述夜深人静时,黄蓉和大小武兄弟在窗外议论小龙女和杨过的不伦之恋,正被小龙女听到一场戏,特写清晰表现了小龙女眼泪夺眶而出的情景。
人物 台词
大武 他们两个是师徒身份,却同睡一房,简直是畜生、狗男女嘛。
小武 就算我们不说,别人也会这样说。
黄蓉 那个时候人人都瞧不起他,他怎么还能在这世间立足呢?
小龙女 小龙女眼中泪光一闪,滑下一行眼泪,闭上眼。
在这个没有超过十秒钟的表演中,演员表情异常冷静,只凭借眼睛转动,表现了小龙女内心世界的复杂矛盾。在范文芳对小龙女之泪的诠释中,除了断肠崖的纵身一跳,小龙女从不轻易痛哭流涕,也不会为命运不济顾影自怜,因为小龙女不是郭芙,感情体现在言语行动中,她是矜持、收敛、内倾的,她的全部表情只表现在转动的眼睛里,流露于变化的神色中,是种微变而不是巨变,但微妙的变化却让观众看到气象万千。演员以含泪代替流泪,这是一个以修行为使命的女人,所能显露的最大限度的感情,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三)悲愤交加之泪。
小龙女长篇累牍的流泪渲染,在全剧中只出现过三次,作为一个命运坎坷,经历传奇的人物,小龙女的悲愤交加之泪也很常见。如第20集结束至第21集,小龙女得知被尹志平玷污的真相一节。讲述尹志平和赵志敬在郭靖夫妇客栈中争论,泄露尹在终南山玷污小龙女的秘密,被经过客房的小龙女听到,万念俱灰,遂追杀赵、尹两人。十分钟剧情中小龙女有两次流泪,前4分钟没有对白,只有一连串特写,后6分钟加入更多肢体语言,其中可见小龙女从惊讶到悲伤又转为愤怒的情感变化。
人物 台词 表情
赵志敬 那晚在终南山,销魂的滋味。
小龙女 终南山?难道那晚过儿和我,被他看见? 紧张,疑惑
尹志平 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是在妒忌我。
小龙女 皱眉
尹志平 妒忌我那一刻做神仙的时光。
小龙女 转过脸,眼神逐渐变化,疑惑,紧张
尹志平 自从那一天我跟你说了之后,你便不停羞辱我,折磨我。可是我一点也不后悔。
小龙女 不,不会的,他说谎。 恍然大悟,悲伤,眼中含泪
尹志平 好啊,你都说出去啊,哪怕天下人都说出去,我也不怕。
小龙女 镇定,悲伤,绝望
赵志敬 这完全是我帮你修炼的一番美意啊。
尹志平 你想把这件事揭穿,好让他们俩遗恨终身。
小龙女 过儿…… 含泪
门外动静,赵志敬打开门,看到小龙女站在门外。
小龙女 抬起头看尹志平,目光犀利,仇恨
尹志平 低头
小龙女 你们刚才说的,句句都是真的? 愤怒转为忧伤,含泪
尹志平 是,句句都是真的。
小龙女 我就是杀一千个,一万个也不是个清白姑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爱过儿。 绝望,含泪
赵志敬 快走啊。
小龙女 过儿…… 呆滞,绝望,自语
赵尹两人逃离,小龙女深夜追杀至屋顶,持剑对准尹志平喉头。
尹志平 龙姑娘,你还是追来了。
小龙女 冷眼怒视
尹志平 那就动手杀了我吧。
小龙女 不会是你,绝对不会是你。 动手一转剑锋,眼神愤怒
小龙女 我杀了你又有何用。 恍惚,悲戚
小龙女 过儿,过儿他….. 低头,含泪,啜泣
小龙女 松手,长剑落地
赵尹两人逃离。
小龙女 过儿…… 绝望,悲痛,落泪
小龙女是被感化的隐修,她不慎爱上杨过并愿意为他背叛教规,所以当她得知,使她打破修行中的scetic禁令的,并非杨过而是尹志平,这时她作为修士要追求的道德完善和美的圆全,在顷刻间彻底覆灭,她理想中的和谐和独立被侵犯了,因为尹志平不仅破坏了她和杨过完美的感情,同时也玷污了她的终极信仰。这种覆灭感因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突然泄露,在一个武艺高超的女修士心中激起的波澜,类似于最后审判中提及的那几行字:Dies iras ,dies illa . Solvet saeclum in favilla .她把所有过错归咎于尹志平,而尹志平的以死谢罪仍无法弥缝已经存在的不完美。小龙女把剑指向尹志平,把内疚和爱留给杨过,又把自己置于无助和不可挽回的境地,最终进退两难。于是疑惑——皱眉——疑惑——紧张——恍然大悟——悲伤——含泪——镇定——悲伤——绝望——含泪——仇恨——忧伤——含泪——呆滞——愤怒——恍惚——悲戚——含泪——啜泣——绝望——悲痛——落泪。在这里范文芳刚柔并济,外弛内紧,以眼神为语言,直视尹志平的决绝,念及杨过时的茫然惆怅,爱和恨的情感交替着,将小龙女的满腔深情和幻灭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七、小龙女之音:以中西合璧的浪漫主义音乐作为主题

新视《神雕侠侣》电视原声带,收集了电视剧中出现的四首歌曲和若干主题配乐。除主题歌《预言》有片头版和抒情版外,其他音乐都在电视剧中反复出现。整张专辑从旋律谱写和配器,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二胡、笛子、古琴和电子合成器的大胆组合,体现了作曲者对浪漫主义的情有独钟,而极富奇幻色彩的歌曲,正契合了此版小龙女天马行空的飘逸特征。
在此以小龙女主题,即电视剧片尾插曲《示情》为例,简略分析歌曲特点。和港台版《神雕侠侣》的旋律不同,这是一首典型的流行歌曲,只在配器上加入民族乐器,加强了歌曲的古典感,这首歌曲仿佛小龙女站在空阔悬崖上,嘹望群山峻岭,直白了对情人的思念,满腔深情溢于言表。
歌曲《示情》作词历曼婷,作曲柯贵民,编曲吴庆隆,因由小龙女扮演者范文芳演唱,故给观众带来更强的真实感,中速,二段式,由古琴和笛子奏出前奏,听者仿佛回到浮云千里古代画卷,紧接着是电子合成器奏出一段更加宽广如歌Largo的旋律,仿佛出现天高地阔的情景。
前奏结束,主旋律展开:
pensieroso
伴奏配器 变化 歌词
古琴,笛子 稍弱 前奏
电子合成器 渐强 前奏
合成器、古琴打击乐 稍强 心有所系,魂也有所牵,寂寞染不上我心田。回忆所唱万语千言,未来原是碧海蓝天
合成器、古琴打击乐 伴奏渐强,弦乐奏二部和弦 苦涩酸甜都化作缠绵,悠悠盘旋着预言,你的呼吸,你的眉眼,裹住我的冰心一片
合成器、古琴打击乐 强 我的祝福,你会了解,你是我最想还的愿,月有盈缺,而爱自长圆,总有一天再相见。
我的预言,你该了解,灵犀相通心相连,千山万水,千丝万线,一张相思网织得好密严。
笛子 稍强 间奏
弦乐,合成器 渐强,模进 间奏
合成器、古琴打击乐 反复
笛子,古琴 渐弱 后奏
关于新加坡演员范文芳塑造的“飘逸版”小龙女,评论至此。笔者最后想特别强调的是,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创造的小龙女,因其纯洁无暇和美丽,成为华人读者心目中完美女性。自1988年经典版问世,这部诞生在上世纪中叶的武侠小说引发的翻拍热潮此起彼伏,于是便有了今日我们看到的十个版本的《神雕侠侣》。作为感性个体的审美主体,在艺术再创造活动中,必然会因审美体验的差异性及审美心境的不同,而对同一审美客体产生不同体悟,观众因观念、阅历、性格、文化不同而对小龙女审美心理存在差异,对此现象大可抱宽容心态对待。毋庸质疑,对数版小龙女的品评仍将争论不休,但《神雕侠侣》必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载入华语电视剧的史册。
小龙女虽然只是虚构的人物,但忠贞的爱情仍值得所有世人向往和歌颂。也因貌美若雨中梨花的小龙女,宋代元好问的一句词得已家喻户晓,那便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转帖】超级大神点评范文芳版小龙女【98神雕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