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观-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2023-04-28 16:36 作者:冒浣莲  | 我要投稿

提起秦观,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苏东坡最得意的弟子,是黄庭坚盛赞的无双国士,那么,你一定听过这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那一年,秦观出生于江苏高邮,十五岁时,父亲离世,他边耕种边读书来考取仕途。有一年春天游览一个村庄,写下“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这样不带任何哀愁的词句,他此后很多年都没有再写出来过。巧的是,千年后有一位叫汪曾祺的高邮作家,同样以恬淡自然的文学意境为人称道。

二十九岁那年,秦观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贵人:苏轼。听说苏轼前来徐州为官,秦观立刻带着一首诗赶去拜谒:“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看完秦观的作品后,苏东坡发现,这位豪隽过人的才子不仅词写得好,更有一肚子报国文章。向来热心肠的他称赞秦观有屈原宋玉之才,更是在后来秦观两次科举不第后,向自己的对家王安石举荐秦观。而王安石看完秦观的诗词后,也不得不称赞一句“清新似鲍、谢。”说他直追当年的大文学家鲍照、谢灵运。

谁料,三十六岁那年如愿入仕后,秦观的寂寞人生才是一个开端。

秦观少年时给自己取了个字叫太虚,太虚者,天也,意指自己心比天高,有凌云之志。可惜这份少年时的豪情壮志,终被现实打击得所剩无几。坎坷的仕途,身不由己的贬谪,消磨了他年少所有的豪情。不似老师东坡乐观,于浊流之中超然物外,秦观是至情至性之人,只能不断地追念从前的美好,反过来哀叹自身的处境衰退,一往情深,直至于死。

四十二岁那年,他第一次被贬。四十五岁时,第二次被贬至杭州,随后一路南下,到了处州、郴州、横州、雷州。在郴州,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踏莎行》,其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又何尝不是在感慨也如这逝水般江河日下,身不由己呢?到清朝,有个叫王国维的学者说:“少游词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人间词话》,短短一句评语,道尽秦观一生哀愁。

此后的贬谪生涯里,他常常回忆起生命中那些快乐的时光。也曾好友在侧,与老师苏东坡既为同僚,更是文友,赢得个“苏门四学士”的称号,也曾美人如花,于秦楼楚馆中多情怜芳草,留下“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的佳句。可是,天性纯良的他对老师苏轼的一心追随,落在他人眼里却成了苏轼的同党,空有一身才华一腔志气不得发挥,只被接二连三无情贬谪打压。

回忆当年,秦观初入仕途在河南汝阳任职时,曾因太过操劳一病不起,请遍名医无法诊治。一位朋友带了一幅王维的《辋川图》来探望他,秦观打开画卷,一看摩诘笔下恬淡静谧的世外桃源,鸟啼水绿的动人风光,仿佛自己也置身画中,居然沉醉于此忘记人世种种忧愁。日日赏画,一段日子后,他的病竟然不治而愈。今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仍藏着秦观的《摩诘辋川图跋》真迹。

可惜,这份纯真心思,旷世才华,终是摧折于现实的风刀霜剑下。

被贬后,本就多愁善感的秦观愈发难以排解心中苦闷,那些愁绪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让他的心中暗无天日。晚年,他写下一首《千秋岁》追忆往昔:“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他恍然明白,原来昔日宴饮游乐,诗酒风流的美好,再也不复得。在被贬的最后一站,雷州,或许是预料到自己大限将至,秦观为自己写下一首挽词,“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

他在回京做官的路上去世。新帝召回旧臣,秦观行至滕州,在当地的光华亭中,他忽然口渴,别人替他去附近取水。

身边空无一人,亭中凉风瑟瑟,秦观枯坐着,他清醒地知道回京之后仍是违心做官,稍有不慎又是重复的起起落落,而他的知心好友们都已四海寥落,甚至连师友苏轼在前不久的会面中也露出倦怠衰朽之感。自己不似东坡乐观,一想到此后的人生不过是一样的境遇重复来过,而他鲜衣怒马的少年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此时纵是明白情深不寿,也不悔曾经深情。

那一刻,他仿佛看破世事因果,不再留恋世间繁华,一具肉身,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来的地方。在此之前,秦观也曾受东坡规劝学佛自解,这一刻缘起缘灭,原来是佛家真理。

几年前在处州时,秦观曾写了一首《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词中意味,有几分随云西去,飘然入梦,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谁能料到他的结局真的是在滕州做了一个梦,这一梦就再也没有醒来,让人感叹难道冥冥中自有定数?秦观历经坎坷起落,终于明了因果执念。

传说中,取水的人在最后一刻看到的秦观是面带微笑的。

那个叫太虚的字,秦观后来改成为少游。据说是因慕先代学者马少游而取,马少游为人淡泊,一生平安。秦观或许也向往那样的平定安宁。古藤溪下静坐,原来曾经念着的,是无忧无虑的陌上出游,一直慕着的,是平静无波的才子生涯。

只可惜,曾慕多情少年游,怎奈何,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秦观-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