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刷神土有感

2023-07-28 16:25 作者:果果_桃  | 我要投稿

炎炎夏日,热浪裹缠着嗑剧的脚步,茫茫然停滞不前,既然难逃高温的炙烤,不妨沉下心来重刷一些之前的好剧,记忆中神土里凌冽的沙俄雪原当是不二之选。《诸神的土地》罗曼诺夫王朝的黄昏,结合史实大致梳理一下,剧中由1914年开始的一战,至尼古拉二世1917年退位,由于战场失利,俄国内布尔什维克党坚决反战,不断宣传战争危害,国民厌战情绪高涨,各地暴动与袭击事件频发,正是帝国崩塌的前夕。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也由此而生。 故事从德米特里的欢送舞会开始,主角却逃出庄园,在茫茫雪原上打猎,直到伊琳娜找来,德米特里还是不情愿就任。随着伊琳娜的劝说,看出她对政局的担忧,德米特里作为她最信任的人去保护姐姐一家,自己也能稍稍安心的离开。德米特里无可推辞,遂以舞一曲作为任职条件,在雪原上翩翩起舞二人,情意悠长。历史上的皇后和大公妃是妹与姐,从德国皇室远嫁而来,谢尔盖大公是皇帝的叔叔,因残忍又昏庸无能被刺杀,相反妻子却深受人民爱戴。 舞毕,德米特里担心独身的伊琳娜的安全,也反应出时局动荡,对于贵族的袭击屡见不鲜,伊琳娜决定去前线当随军护士,也想要为俄国出一份力。从嫁给谢尔盖之日起,伊琳娜给自己的身份定位非常明确,抛弃德国身份以沙俄利益为先。明确的身份定位和敏感的政治觉悟,使她与皇后的口碑两极分化,身边的皇亲贵族对她明显更加亲近,甚至在她寡居之后亦有追求者和牵线人。 剧作的二人年纪相差悬殊,可谓政治联姻,然而大公死后她愈发困惑,自己为什么而来?为什么而活?以怎样的方式?要由她自己决定。看她如此坚定,德米特里没有任何立场阻止,只提出一个条件,自己要她回来她就必须回来,约定时局再艰难也要为了彼此的信念活下去。剧中伊琳娜提到了俄罗斯的味道,是浓厚雪原的味道,柴火燃烧的烟味,大地复苏的生气。那是凛冽坚毅的气息。 德米特里赴任,急剧的表现了各阶层的矛盾冲突,1.太后一派对皇后不满,2.亲贵对德米特里不屑,3.皇族对民怨不察,4.贵族军官对政局不安,5.贫民对贵族不齿,6.民众对腐朽统治的不愤,小酒馆里那段高昂的歌声与激烈的舞蹈表现,使戏剧冲突到达顶点。矛盾对立各个阶层,仅对自身的理解片面又刻板,阶层分界明显又固执,所有症结就像西伯利亚的风暴,冷酷又强大,所过之处无人幸免。 皇太子意外受伤后拉斯普京应时登场,又疯又邪又阴郁的表现,确实符合历史上癫僧的形象。皇后对他的极度宠信,德米特里看在眼里,对帝后的判断力产生了深深怀疑,直面妖僧与其对峙,德米特里更加坚信妖僧蛊惑帝后,甚至插手决策的传言非虚。 太后暗中召集心腹,希望德米特里杀死妖僧,赢得威望登上皇位,德米特里不齿这样的暗杀与政变,拒绝参与。偷听到一切的公主被德米特里撞破,为免太后起疑,他暗示公主称其是来参加舞会的,二人继续演戏佯装跳舞,期间碰到被骗回的伊琳娜,许久未见的两人纵情共舞赢得众人的赞美。 聊到前线战场,战事吃紧士气疲惫,伊琳娜不禁感叹皇族为何而活?德米特里说起皇帝有意撮合他和公主成婚,伊琳娜说是好事,显然两人一致认为,通过婚姻加入皇帝一家,削弱妖僧的影响,促使皇帝与周边和解,重振朝纲匡扶国政。没来的及多说,妖僧就来强接公主,德米特里只得带公主告辞,然而拉斯普京却按住伊琳娜耳语,仿佛看穿了一切…… 终于在德米特里和奥尔加订婚这天,理想的方案被打破。由于妖僧的挑拨,皇帝在所有人面前发问,德米特里无法承认与奥尔嘉结婚是爱情使然。受邀归来参加订婚的伊琳娜也被暴徒袭击,抱着险些丧命的伊琳娜,众人还能有何不解。德米特里带人冲去酒馆与袭击者对峙,混战中无辜拉达和米伽姐弟也被误杀。 平民无辜献祭的灵魂,使德米特里深感帝国的衰败,最终他下定决心杀死了妖僧。消息传出国民振奋,仿佛救世主一般的德米特里威望陡升,原定的政变却未按计划执行。原来公主将一切告知皇后,使得参与计划的人提前被捕,德米特里被判流放,一时民怨沸腾,反抗革命四起,尼古拉二世终被迫退位。 事实上太子的血友病确实遗传自皇后,因此被大众谴责,敏感她把妖僧当成救命稻草,对奸佞极度宠信;皇帝爱屋及乌,对皇后言行极度容忍甚至更具争议;太后一派把外界的谴责归咎于妖僧祸乱宫廷,不认为是统治层的危机;德米特里没能融入政治中心,无法规劝帝后,对以婚姻为谋划行政治之目的行为甚是无奈;军官对王朝的危机极度恐慌,又不得不唯命是从;贵族们各怀鬼胎,只想维护自己身份特权;贫苦民众对腐朽的统治充满愤怒,以恐怖袭击的伪革命方式表达不满与反抗。历史上从俄日战败开始,俄国内请愿镇压罢工袭击等事件层出不穷,在反战情绪高涨的社会氛围下,人民怒火的力量,最终将沙皇的统治化为灰烬。 德米特里和伊琳娜的想法是解决皇室争端最和平的方案,太后发动政变却是无奈之举,意在维持君主专制,她需要一位健康且有威信的皇帝执政,但帝国的危机岂止是皇室内部纷争,本就摇摇欲坠的统治,再靠政变拥立新帝,微妙的平衡一旦打破,崩坏的速度将难以施救。 流放之夜,德米特里跳下火车找伊琳娜道别,在曾经打猎的雪原上,两人回想着伊琳娜初到跟德米特里学俄语的日子。因为德米特里而爱上俄国的伊琳娜和德米特里何其相像,第一次雪原告别背负皇族的使命感,决心以己之力挽救王朝的二人是清醒的,然而一切有如宿命般不可逆转。二次在雪原告别,凄凉又决绝,喊一次你出嫁前的名字,从此天各一方实难再见,只愿彼此心中你我的样子宛如初见。哀莫大于心死,历史的洪流面前,只有追随着帝国一起沉没才是最终的归处。真应了那句清醒的人最荒唐。反观那些逃亡国外的统治阶级们,继续麻木的过活,彻底成了无根之木。晚景凄凉之时,回忆起祖国的大地,最后的台词与过往的群像,都是在那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努力奋斗,创造传奇的人们,才是那片土地真正的神。

二刷神土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