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甜宠剧碰上女性主义,编剧正在和观众玩一种很新的猜谜游戏


导语
年中一部爆款古偶剧《梦华录》颇受争议,“顾赵氏”一梗被嘲出圈、与“以色事人”群体割席的言论引发恶评,自此,剧作在宣发时对“女性主义”符号的征用,便慎之又慎。而近日,《卿卿日常》《爱的二八定律》等热播剧,依旧深受甜宠元素与女性主义叠加的话题围困。

近日热播剧《卿卿日常》定位“轻喜下饭剧”,剧中呈现了一群互帮互助、拒绝雌竞的女性角色,生猛地绕开了各类有可能存在的厌女叙事,干脆利落的“girl helps girl”;现偶剧《爱的二八定律》主打“双强CP”,跳开了古代背景的限制,女主作为精英律师一边恋爱一边开辟职场新天地。
但无论是架空设定还是当代背景,这两部剧在观众心中的“嗑糖”作用明显降低,剧作叙事主线中分量不轻的女性议题呈现得到底如何,更能引发网友的讨论热情。《卿卿日常》的某些设定被指“用娱乐消解了女性困境”;《爱的二八定律》中女主在未经允许下对男主的过度亲密行为,被部分网友评价“这是性转版《东八区的先生》”。

当甜宠元素碰上女性主义时,粉红色幻想便不再是附上滤镜的糖衣,反而成了刚刚冒出头便破碎的粉红色泡泡,观众一会儿沉溺一会儿清醒,徒增观剧割裂感。那么,甜宠与女性主义内核注定全然相悖,难以共处吗?
- 过度“正确”的《卿卿日常》-
从“厌女”到“媚女”,是渗入女性议题的剧作常常被审视的一点,但说“媚”不如说“讨好”,而剧作讨好观众并不是问题,重点在于讨好的方式是否高明。其中女性题材剧从创作视角来说,讨好女性观众要更加“坦荡”,向外延可为女性角色在魅力、能力点上叠加Buff,最终完成内心成长、抵达事业巅峰,做一部涵盖真实荆棘的荒诞爽剧;向内开掘可深入生活肌理,细腻呈现女性困境和现实欲望,做一部角色有毛边儿的现实主义剧作。
而言情剧或者是更进一步的甜宠剧就要矛盾得多,这类剧作本质是“以干净到不可思议的爱情童话满足女性观众逃避现实生活的心理诉求”,更像是为女性打造的精神A片。尽管是为女性打造,但“甜宠”剧叙事背后固化的男女关系,实则是再一次在男权叙事下,加强了女性作为依附者的刻板印象。这与女性主义传达的独立意识似乎有所违背。
在“理智告诉自己要清醒”,但“喜好却很诚实”的夹击之下,“霸总式浪漫爱情叙事”已然溃败、“娇妻文学”成为群嘲对象,女性观众正在期待新的“幻想文学”。甜宠剧中的女主到底“正不正确”,男主到底“值不值得”,成为了部分年轻观众检验其是否可看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卿卿日常》的做法算是比较聪明的,男主尹峥(白敬亭 饰)和女主李薇(田曦薇 饰)负责甜宠剧中理想主义的撒糖部分,其余角色负责落实具备流量价值的现实议题,例如元英(刘令姿 饰)是备受性别枷锁的事业型女性,郝葭(陈小纭 饰)是深受男权压迫而后觉醒的女性,三少主尹岸(刘冠麟 饰)则是“普信”但也能自我反思的男性代表。你撒你的糖,我影射我的现实,大家分工明确,皆大欢喜。
由此,《卿卿日常》绝不难看,角色的反套路式吐槽和温馨互动,都能为观众提供共情感,只要不动脑便能获得会心一笑。但,这也决定了《卿卿日常》仅能打“日常”,女性主义标签拿不起,甜宠也宠不动。

几集过后,《卿卿日常》便暴露了最大的一个问题,男主尹峥和女主李薇都是游离于主线之外的,或者说,《卿卿日常》的主线到底是什么,观众也搞不清了。仔细看来,男女主的感情线其实并未受到什么波折,所谓外力,无非是迅速妥协的川主、小打小闹的郡主宋舞(刘美含 饰),以及挂着少主夫人的名号实则为家庭教师的元英,而内力更是没有,出身平权地区的李薇与男权背景的尹峥,居然一拍即合毫无沟通壁垒,一对人间理想Couple,两个人的主线任务成了别人制造问题,他们来解决问题,而且经常各自去解决各自的问题,压根不用联手和见面。

其根本原因在于,男女主的人设都太“正确”了,没有丝毫个体欲望。李薇无平权欲望,非常体贴地接受了“妾侍”身份,并为了今后当好夫人这个角色,不断向元英学习;亦无事业欲望,搞餐馆完全是为了姐妹们能有地方挣钱。尹峥亦无任何野心,只能靠兄弟们的无用和犯错,才能反向助力尹峥在事业上的成就。戏剧冲突都是别人提供的,男女主皆无明确的性格成长线,也就失去了人物弧光。
并且,剧中为了避免李薇被归为“因恋爱脑而妥协”的污名,以及尹峥没有实现“一夫一妻的承诺”成为人设上的黑点,于是不断放大李薇与元英的师徒/姐妹之情,弱化“三个人的电影”带来的观感不适,这也造成了李薇与尹峥感情线被彻底边缘化。

由此可见,《卿卿日常》避免女性议题引发大范围的争议性,还要兼顾一般甜宠剧对男女主人设的审美倾向,导致女性群像叙事逐渐侵占了感情线的施展空间,过于正确的女性互助损失了人设更真实饱满的美感。但剧作塑造出了反套路的可爱的女性群像,这点值得参考。
- 卡在中间的《爱的二八定律》-
而《爱的二八定律》没了古代背景的掣肘,更容易寻找在现实语境下甜宠元素与女性主义并行的设定,但也由于是都市题材,“正确”与“真实”如何兼顾是个难题。上文提到“霸总式浪漫爱情叙事”正在溃败,但女性观众依旧期待在甜宠剧中看到理想的亲密关系样本,企图在甜宠元素剧作中找到“霸总文学”带来的心理爽感的代偿。
《爱的二八定律》找到的“心理代偿”有两个层面。其一,“契约婚姻”的命定感,剧中以高假定性紧密关系为男女主的情感发展设下颇具看点的不确定性,依此来代偿甜宠剧中对“失序”的想象:浪漫爱情本就应该从天而降,无需费心筹谋;其二,双强设定的爽感,面对阶级固化的现状,婚姻也充满了很多人对于“抵御现实盾牌”的想象,双强设定下的甜宠情节,较为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和祝福。

女主秦施(杨幂 饰)与男主阳华(许凯 饰)的契约婚姻前提便有女性议题的渗入,单身未婚未育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歧视,促成了秦施与阳华的相识。甜宠元素的苏点在于两人在交锋后,由观点上的契合形成soulmate的情感体验,剧中对此确实有所呈现,并且是由两人在女性议题上的心有灵犀,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这一点大框架上的设定值得肯定。
刘擎教授在《流行文化告诉我们,人就不应该相信爱情》中提到,“当代饮食男女,无非夹在一对终极矛盾之间。一方面他们渴望万中无一的真爱砸中脑袋,另一方面又焦虑自己的利益受损,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爱的二八定律》基本平衡了这两种诉求,但为何没有赢得大部分观众的心呢?

《爱的二八定律》目前在豆瓣评分5.8分,观众并未对近乎理想的CP设定全然买账。日本女性学者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提到,“即使浪漫爱意识形态已经土崩瓦解,少女漫画仍然由女性绘制,再由女性消费。我书中的人物之所以渴望‘交往’,大概也是因为她们在少女漫画中体验到了强烈的自我肯定感,却没能在别处找到足以超越这种感觉并满足其认可欲求的故事。”《爱的二八定律》并未实现或者超越这种欲求。
只要将目光投射到具体细节上,就能发现剧中的甜宠元素与女性议题叠加后,既无法满足女性观众的精神爽感,亦无法代入自身实现现实层面的共情。阳华的人设过于天然无公害,在感情线的最初阶段一定是处于被动状态的,秦施则是推动关系的主动方,于是便出现了开篇被吐槽的那一幕。而在感情线的发展过程中,男女主的情感互动也开始套路和“不接地气”了起来。
剧中常见的甜宠元素三件套:男主为女主做饭、男主为女主解决金融疑问、男主为睡着了的女主盖被子,甚至到了后期,男主开始为女主学习法律。一边是不断付出不求回报的男主,一边是还未来得及以法律武器实现正义的职场老油条女主,部分观众由此衍生一系列归为“悬浮”的疑问,例如真实职场到底如何,秦施在职场的真实实力也划上了问号。

也就是说,《爱的二八定律》提供的情感烈度和浪漫氛围没有成功麻醉观众。当然,无论是《卿卿日常》中对反套路女性角色的设定,还是《爱的二八定律》中对“有缺点”的精英女性和“低欲求”的草食系男主设定,都有其用心之处,但也都在讨巧的设定之余,杜绝了更进一步的现实探讨的可能性。
普通的甜宠剧在台偶进入量产之后迅速没落之际,便意味着观众的胃口已经难以被套路糖点满足,女性主义的渗入无非是对充斥着粉红泡泡的浪漫想象中,融入一些别样视角的现实观照。但依然要警醒“过度正确”的女性议题作品倘若开始量产,对现实女性形成更加严苛的审视的危害。
曾经《我可能不会爱你》让言情擦出了现实主义的惊艳火花,多年后,女二对女主的吐槽,却兴起了一阵审判女主“绿茶”的狂欢,但只要再打开这部剧,观众依然能够感受到角色与角色之间思想交锋的细腻乐趣,以及重建身份认同的浪漫笔触。
甜宠类型+女性议题这种奇妙的组合方式,带来了很多争议。透过这种“混血”,我们可以捕捉到的是,当下社会环境中,女性主义正和所有传统的男性叙事下的作品发生冲撞。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在此期间,抛开“甜宠”与“女性主义”如何强行绑定的问题,思考观众希望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怎样的爱情故事,或许是创作的一个解题思路。当言情剧不再言情,才能来谈点真正的爱情。
作 者

幽者神队
自由观剧
随性发言
主编:栗子
排版:央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