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心理医院: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影响用一生在治愈
最近#马丽谈童年经历痛苦#的视屏冲上热搜,在《综艺童话》中,大家聊起童年,演员马丽说:“我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因为八岁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我好像没有记忆。我的概念里童年是缺失的,这可能是我一直对家和童话世界特别向往的原因......如果是小时候的我看到现在的我,首先是要抱抱自己。”
1
童年造成的报复性补偿心理
前段时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长大后养的第一个孩子是自己”。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有网友分享:“小时候可羡慕别人家门口有个奶箱,觉得肯定很贵,不敢和爸妈说自己也想要,怀孕时缺钙第一次订,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喝,但还是住哪订哪,每个牌子喝一遍,不知道原因,就是想订着体验早上拿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作为普通小孩,有许多未被满足的爱好和执念,长大工作后慷慨宴请小时候的自己,比如去矫正牙齿、去学舞蹈、学画画、学游泳、把以前没吃过的东西都尝试一遍。
因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所以人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缺失。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在他的理论中,一个人从幼儿到青春这段时期,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潜伏期(7-12岁左右),可以说这也是人格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如果一个人童年有缺陷,但是他已经形成了依赖。那么后来在他的潜意识里,就会有补偿机制,会弥补这种缺憾。
而且,这种补偿心理不仅仅只存在于我们对物品的态度,在对待感情的时候也是类似。
著名的精神分析师阿德勒在其名作《理解人性》中,用过度补偿的心理机制有力地解释了许多心理现象: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比如说很多作家,像三毛、张爱玲,后来的婚恋,都可以看到童年的影子。
所以说,我们有时候其实并不是在怀念童年,而是在怜爱补偿童年时没办法得到满足的自己。
2
原生家庭对女生情感恋爱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在情感恋爱中的影响有多大?它极大程度影响了我们的依恋模式,性格的形成,对亲密关系的选择。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前段时间伊能静与庾澄庆的爱情故事火了起来,大家去回看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对伊能静有了更多的了解。
她和庾澄庆的爱情模式很典型,据她说,她特别没有安全感,特别容易患得患失。在之前有一次她喝醉酒,打电话给庾澄庆,歇斯底里地哭,庾问她怎么了,她不说话,她就一直哭。而伊能静因为自己受到原生家庭的创伤太大,是极度缺爱、缺安全感的状态,她需要对方不断地给予她关注、给予爱,需要对方不断无条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原生家庭里缺爱、缺乏关注的女生,容易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她们长大之后容易去寻求别人的关爱,在亲密关系中,会试图去让伴侣来弥补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缺失的情感和关注。
她也在一个综艺中伊能静一边哭诉童年还债的经历:“我小时候太需要钱了,妈妈跟我说你不去赚钱的话,这个债就还不了,别人就会来家里泼油漆,现在有人赚钱给我花了,可是我却不会享受。”
她灰暗、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影响可谓是沉痛的,至今都不会享受家庭。
美国心理治疗师罗纳德·理查森在《超越原生家庭》一书中提到: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一个稳定、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满足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相反,一个破碎、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