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近年来,“志愿服务”四个字日益深入人心、耳熟能详。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生态环保,还是邻里守望,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就一定有志愿者的身影。我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暑假实践队伍的一员,我在家乡村民委员会这边进行志愿服务,打扫卫生,帮助老人,垃圾分类等 辽宁省营口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志愿服务就要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坚持项目设计和群众需求相衔接。近年来,营口市一方面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从农厕改造到道路硬化,从排水治理到灯光照明,从绿化到组织文体活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志愿服务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一方面围绕产业兴、百姓富,实施“科技兴农”计划,组织“菜农之家”“蔬菜协会”等志愿服务团队,向群众无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财政出资聘请农技专家组建科技服务专业志愿团队,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为群众科学生产、文明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创新增强了志愿服务的活力,推动志愿服务不断常态化、制度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志愿者,带动越来越多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新鲜血液的汩汩流入使志愿服务生生不息、充满后劲。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连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纽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是汇集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扩大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正成为新时代广大青少年与社会各界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和生活时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青年志愿服务在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力方面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怀远看来,志愿服务是青年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青年的重要历史使命是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进步。新时代强国需要青年发挥主力军传承人的作用。志愿服务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青年通过志愿服务而服务于人民、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带动社会风尚的进步、解决各种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导致的矛盾,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志愿服务反作用于青年,使青年更了解社会,也磨砺青年在理想信念、思想作风、知识能力上全面提升自己,有助于青年完成历史使命。”王怀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