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钢琴】练琴效率太低?教你一套方法,20分钟练出1小时的效果!

2023-04-08 23:12 作者:whlxhyz  | 我要投稿

低效练琴方式的特点:









1、初始速度:要以慢到你能够流畅完成这个乐句而不中断的速度为基准,所以他一定非常的慢,慢练可以让你充分感受到乐曲的细节,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找到下一个键究竟要弹到哪里,从而构建和强化所谓的肌肉记忆。初始速度建议在节拍器的40~60区间。

2、提速的梯度:是表示你以这个速度弹下这4个小节以后就开始不断用更高一点点的速度来练习这4个小节了,直到达到最终的速度目标。每一次需要提升多少的速度就是提速的梯度,这个梯度建议设置为3或者5。45→50→55→60→65→最终速度

为什么设置梯度为3~5呢?是因为3~5的提速是比较细微的。弹奏上感受不到太明显的差距。如果已经在前一个速度弹的比较熟练了,那提到下一个速度的时候也不会觉得特别困难。

3、提速的条件:在当前的速度下可以重复三遍不出错,才可以进行下一个速度的练习。三遍之中错了一下,重新计数。如果是个狠人也可以把这个条件设定为5~10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判断弹奏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就是你的稳定弹奏是否具备可复制性。你会不会觉得完整弹完一首曲目一点错都不出对你来说是特别困难的。你可能在每一遍弹奏都会在不同的地方小小的卡一下。偶尔侥幸弹出一遍完整没出错的都让你觉得欣喜若狂。这就说明你的稳定弹奏是难以复制的。说不定压根就没有稳定过。而这个方法就是可以让你的稳定弹奏逐渐的具备可复制性。

4、速度的设计:最终目标速度。按照前面的方法,我们能够不断的提速,并且保持稳定弹奏了。那我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速度才停下呢?最终的演奏速度是根据音乐的感觉来设定的,首先每首谱子在开头处都有速度术语。我们应该根据这个速度术语指定的范围或者感觉,然后去制定音乐会好听的一个速度。如果取值标记的是优美的柔板或者庄园的广板,那你给定到一个150的非常快的一个速度肯定就错了。所以最终的速度是要定在一个让音乐好听并且符合速度术语设计的一个速度。另一方面一次练琴,你可能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最终速度的。所以你要把它拆解分摊到每一次的练琴任务中。比如最终速度是100,那我今天可以先从50练到70,明天从70练到85,后天从85练到100等等。

四个小节为一单位,反复的循环练习,然后把整首曲子都练熟。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适当的回过头来,从头开始进行一下衔接性的训练。比如在13~16小节我弹熟以后,我可以适当的从第1小节开始弹到16小节,练习一下我一个整体衔接的流畅性和完整性。随后再继续的学习下一个4个小节。也就是17~20小节。直到将首曲目都弹下来为止。

谈下了整首曲目之后你以为就结束了吗?并不是的,这个时候你只是达到了完成作业的最低标准。不出错稳定的弹完整首曲目,对于乐曲细节的处理也就是音乐性的处理可能还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的最后一步就是在能够不中断不出错的完成整首曲目以后重新审视和处理乐谱上的表情记号,把音乐细节打磨的更好听。

在这一步中,你要在整体的音乐中更加注意音乐情感的表达,比如强弱记号、渐强渐弱、速度上的变化、连段跳等等,去聆听和打磨细节。这里并不是说你在前面的练习阶段你可以什么都不管,先练熟了再来好好做强弱。不是的而是我们要在前面的慢练环节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有注意到并且达成一部分的音乐性处理了。那到了这个环节之后我们主要是做更精致的处理。

这就是一个专业的、可执行性高的练琴方法方案。


【科学钢琴】练琴效率太低?教你一套方法,20分钟练出1小时的效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