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7.1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十七章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1、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
列宁在确定帝国主义对一般资本主义说来的历史地位时写道:“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可分三方面米谈:(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
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消灭也不能消灭旧资本主义的基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是旧的垄断前的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正如“纯粹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样,“纯粹的帝国主义”的存在也是不可思议的。甚至在最发达的国家中,特别是在轻工业、农业、商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中,除垄断组织外,还存在着许多中小企业。几乎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里,农民都占人口的很大一部分,多数农民经营着简单商品经济。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中,帝国主义的压迫同资本主义前的剥削形式、特别是同封建剥削形式交织在一起。
垄断组织和市场、竞争、危机的同时存在是帝国主义的重大特点。帝国主义既是资本主义基本属性的继续和发展,所以在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一般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仍然有效。但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变和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极端尖锐化,这些规律就进一步地发展了,它们的破坏力也增大了。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决定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注定基本农民群众贫困和破产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种矛盾,经济危机等等都是如此。
垄断组织使生产社会化达到资本主义时代可能达到的限度。有成千工人做工的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占重要工业部门总产量的大部分。垄断组织把巨型企业连成一体,控制着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掌握着发明和创造。大银行几乎支配着国家的全部资金。各种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相互依赖大大增强。工业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能够迅速地增加商品产量。
同时,生产资料仍是资本家的私有财产。生产资料的决定部分属于一小撮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垄断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千方百计地提高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从而更进一步地恶化了劳动群众的处境,越来越缩小了他们的购买力。
这样,垄断的统治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极端地尖锐起来。生产过程的社会性之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越来越明显了。
在帝国主义时代,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狭小范围容纳不下的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在代替封建主义时曾是进步的生产方式,而在帝国主义阶段,它已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经济规律要求用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工人阶级将所有的进步力量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依靠这个规律,为挣脱资本的枷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斗争。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斗争遇到统治阶级、首先是垄断资产阶级极强烈的反抗,垄断资产阶级纠集社会一切反动势力,竭力阻挠新的、进步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旧的、衰亡的制度。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的高度水平、资产阶级社会一切矛盾的加深和尖锐化,证明资本主义已进入其发展的最后阶段,已完全成熟,可以用更高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来代替它了。当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到极点的时候,矛盾只能通过以革命的方法按社会主义原则改造社会的办法来解决。
注:
[1] 列宁:《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3卷第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