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项
机械专业的毕业流向: 大部分人流向中小企业。 机械行业就业方向: 操机、装配、品质、绘图、工艺、结构设计。 机械行业部门:研发部、工艺部、生产部、质量部、销售部、采购部。 品质部: 分类:品保(QA)、品控(QC)、质量工程师(QE)、质量体系人员(QS)。 品控分类:来料检(IQC)、过程巡检(IPQC)、最终检(FQC)→产品下线到进仓库前的检测、出货检(OQC)→产品出仓库到交付给客户前的检验。 QE分类: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PQE(过程质量工程师)、CQE(客户质量工程师) 机械专业毕业真实薪资: 本科生的起薪会高一些,专科生的起薪会低一些。 专科生能干的工作本科生一定能干,本科生能干的工作专科生不一定能干。专科生的上限低,只能在一些小公司混(大公司有学历门槛,人家公司就只要有某个学历的人),本科生的上限高,有机会去大公司。 学历能代表啥:学历只能代表学习能力(学东西的速度快,花的时间少。工作进度快,效率高。)以及你以后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机会(工作机会比别人多,不管是求职也好,升职也罢,学历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机械专业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大部分人的生活很朴素,处于温饱状态 ,早九晚五,拿着不高的工资,饿不死也撑不着。 机械专业毕业一年以后真实现状: 一个班撑下来的没有10个,全部转行。 机械专业从事相关行业都在干啥: 在自己家开的机械厂工作、在机械厂工做结构设计、在机械厂里做装配、在医疗器械厂工作。 机械专业转行的都去干啥了: 房地产行业:房产销售(卖房子) 餐饮行业:卖奶茶、做餐饮生意(从摆摊做起) 电信行业:卖二手手机、送手机电话卡。 开车:开出租车、开吊车、开卡车。 车辆(机车)行业:维修电动车。 机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机械专业的苦: 机械行业只能靠熬,可命的熬,你才能熬出头,可命的学,你才能学出头。要努力,除了努力没有办法。 工科专业的苦: 毕业后前期大家都是在熬,把技术学出来了就熬出头了,跳槽时薪资才能跟着涨了。 毕业后现状: 整个人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坚持的方向是不是对的,一直也想跳出这个圈子,但是不知道跳出去你能干什么,也不知道学什么。 毕业刚工作时的状态: 1、狂妄。因为在学校里没人管得了你习惯了,突然被人管就很不舒服,所以就和主管直接对着干。 2、迷茫。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学校里刚出来的那一刹那都会很迷茫,基本上我们都在第一家公司干不久的,都会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因为你毕竟在学校里里安逸惯了,没有约束惯了,突然被约束,被这个管那个管的,突然间不适应。不适应就会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啊,都很正常的。毕业后撞了很多墙之后,才慢慢感觉到自己想要什么东西,想要什么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毕业的前两年你没什么业绩没什么成绩是正常的,但是毕业的两年以后就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了,因为那时候年纪慢慢大起来了,没有时间在那耗着了。 不要被网上那些假象(高薪:动不动就年薪几十万,上百万。大厂:动不动就大厂。)给骗了。 那些教你填报志愿的人,他们大部分没在这个行业待过(你让他们用工业软件他们不会。),只会耍耍嘴皮子。 多听听那些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过的人的话,那些话比较靠谱真实。 校招和社招的区别: 1、校招面向的是在校的学生,社招面向的全社会找工作的。 2、面试难易程度不一样。 3、校招的要求比较低,看重的是可培养性(主要是看专业对口和学习能力。你不会但是因为你是相关专业的,学习能力又强,培养起来成本低),社招的要求很高,看重的是能力经验(主要是看你的技能掌握熟练情况。要求你能直接上手独立工作,你不会你就滚蛋)。 校招和社招的区别: 1、竞争的人群不一样。走校招和你竞争的都是应届毕业生,竞争压力比社招小很多,大家出来基本上跟一张白纸差不多,走社招和你竞争的是有一点经验的人,竞争的是工作年限+能力,你一张白纸跟人家怎么竞争。 2、面试的难易程度不一样。走校招的话,人家简单的跟你寒暄两句,看基本差不多就要你了,也不会问你太多专业性的问题,如果你是走社招的话,除非你面试他招的岗位上明确备注应届生或者实习生可培养,那他就不会面试你那么难的东西,但是没有这个东西,那就相当于你跟比你大好几年的或者工作年限很久的人去竞争这份工作,上来人家就问你那些非常专业的问题,你一张白纸能知道吗?你肯定不知道。 3、公司对你的包容度不一样。如果你通过校招进公司的话,你说错话,做错事什么东西,那基本上公司很多人人家都会说,学生嘛,毕竟刚从学校毕业出来,你这次记住就好了,基本对你容忍度很大,你不会人家都会教你什么的。但是如果你走社招,你上来以后说错话做错事,小到人家主管批你两句,罚你点钱, 大到直接让你走人了。校招的话,只要你不是违反公司纪律,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话,人家基本也不会说你什么,毕竟你有学生身份在,学生身份就是那个免死金牌。如果你能走校招就走校招走掉,不要走社招。社招除非遇到那些招应届生或者实习生的那种公司还好,如果你遇不到,你遇到的都是那种需要熟手,完了以后你进去以后你可能连试用期都过不了,人家就会让你走了,因为人家把你招过来让你干活,让你快速上手,干这个干那个也干不了,直接让你走了。如果你走社招,应届生身份实习生身份就是免死金牌,挡箭牌。 所以说,能走校招尽量走校招,走社招基本上你面临的竞争压力会很大,公司对你的一些要求会比较苛刻,你的实习生身份应届生身份狗屁都不是,人家不会这个那个的。 校招的重要性: 珍惜校招的机会。毕业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想干什么或者想从事什么行业,一定要抓住校招的机会,去应聘你想干的工作(校招能让你有机会从事自己想干的工作),从基层一点点上来。 【职业发展规划】如果你不想干本专业相关行业,你可以转行,但是以后千万不要后悔。你不要一毕业就从事其他行业(不用太高学历的工作),这样当你后悔的时候,你想要从事专业相关行业的时候,你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人家不会要你的(因为你什么都不会),虽然你专业对口,但你失去了校招的机会,这个时候你是没有退路的,想干专业相关行业,走社招你没经验,走校招你不是应届生,你没机会回去了,从事当前工作又干不下去,很痛苦,这时候你是进退两难。 建议你先去专业相关的行业干着,如果实在讨厌这一行,到时候再转行。因为最起码在这个行业干过,到时候再转行干其他行业的工作,你干不下去的时候是有退路的(因为你会一些东西)。刚毕业直接就转行的,你干不下去的时候,你是没有退路的(因为你什么都不会)。 工科的同学毕业以后一定要先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是干其他工作(不用太高学历的工作),但不能长时间干,干完以后如果你感觉不合适了,你还能有应届生这个身份,抓紧退回来。不要一开始就把一条路给堵死。 一定要做专业壁垒很强的工作,去培养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销售这个行业的离职率和入职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大部分人入职一个月开不了单就全跑光了,而且每天打电话,还有量的要求(比如每天要打满300个电话才能下班),打过去以后压力很大的,人家有时候会从电话里面直接喷你,让你不要再打了,但是没办法,你为了业绩你得打,因为你没有技术你只能干这种活,每天打电话,然后人家骂你你也得笑。 【职业发展规划】职业规划的时候,格局一定要打开,眼光放长远一点,不是说你学了某个专业就必须得干某个专业,得看自己合不合适。毕业以后并不是只能干本专业对口工作,也有人干的工作驴头不对马嘴,有自己做生意的,但是在做成前期会很苦,也有跟着爸妈做生意的(继承家业)。如果不适合干本专业工作就不要硬逼着自己干,这种感觉很难受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学点东西去干其他行业。 如果你的父母是开公司的或者做生意的,经营小买卖的,而且经营的还不错的。那么,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开说,毕业后可以跟着父母一起干,你最好的老板就是你的父母,干着很爽,大城市物价、房价、租房成本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都很高的。 家里面没什么背景的,老老实实去大城市,在家里面本来就一无所有,大城市有那么好的资源环境你都混不好,别说回到小城市,回到小城市更混不好,更别提回到小城市躺平摆烂,没资本躺平摆烂,你比得过那些富二代吗?你比不过啊。 珍惜好应届生的身份就是珍惜好工作的机会。珍惜好应届生的身份,意味着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选好,选和本专业相关的,选好的工作机会,不要拒绝好的工作机会。 珍惜应届生身份就体现在找工作上,工作找的好就是在珍惜应届生身份,工作找的孬就是没有珍惜应届生身份。 在校大学生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 别等都快毕业了才发现自己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这个老师没教那个老师也没教,就把自己整的很尴尬,走校招吧,又竞争不过别人,走社招吧,更竞争不过别人,就把自己各方面优势全部比下去了。如果想毕业的时候能混的很开吃的很开就很简单,去你们那个专业,去招聘网站上,然后找所学专业招聘的条件和标准(基本上10家公司里面有八九家基本上都是大差不离的,应聘条件基本上大差不离的,技能都要相同的。),然后针对各方面感觉不是很会的,去问问这个专业的老师和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不要等到校招已经开始了,毕业了什么工作都没面试上,人家问你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就把自己整的很尴尬。(我们那会儿就是这样,就我说的这种话,那个时候都没有人跟我说过的。然后我现在拿出来说的都是经验之谈。) 如果你不想毕业的时候处于这种很尴尬的位置,听我讲完这些话,就马上照我说的去做,立马去招聘网站上去搜索专业对口工作,看看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一定要捋清楚捋顺,捋完以后去问老师同学,针对一个点一个点去攻。(一定要早行动早下手,早点发现问题,不然到了后面发现这个因为不会那个也不会会很难的。) 但凡能在大学里面留校任教的老师搞学学术研究的,绝对不会差,如果他差了,他留不了大学里面教书。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东西一定要问,不要怕。 在校大学生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等到你毕业后才开始规划已经迟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你不跟学校里爱搞学习的人接触,你不知道学校里面还有这么一帮人,那帮人很厉害。 但凡在学校里有规划的学生,努力的学习的学生,基本上毕业以后不会差的。 你看那些基本上发着说自己过的这不好,那不好,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在学校里面都是在玩的,在混日子的,天天在一帮宿舍里面在打英雄联盟,打一大堆游戏,泡妹的把妹的,打篮球的,天天玩的。 如果想要毕业后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有一个很好的潜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真的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怎么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怎么走。否则,你的职业毕业以后会非常不顺。 学东西不要指望在学校上课学会,这只是给你扫盲和打基础的,要么到企业学,要么自己学。 找个工作不要云里雾里的,岗位职责一定要问清楚。 找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看清你拿到offer那个岗位,一定要看清楚,看仔细,不懂的就百度,百度感觉自己还不明白的就问专业一点的人,或者问问家里面上过班的那些人,你不要盲目自信,你看很多公司他都跟你玩偷换概念的,比如有的岗位他招了200个人,完了以后跟你们说会把你们往管理层方向培养,那200个人怎么可能全管理层啊?说句不好听的,那一线操作有机会把他往上提,那为什么不提上千个操作工为什么提你啊?还是跟你玩幸存者偏差,跟你们讲玩文字游戏。以后找工作遇到不懂的,问一问内行人或者家里面上个班的,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真的很重要的,除非你打算考研不打算工作。 刚毕业工资太低太高都不行。工资太低,他不把你当人,工资太高,可能里边有猫腻。 学机械的学生在学校里不要太注重学习,不要太注重吃喝玩乐,也不要太注重考研,还有一个比较注重的东西就是找对象,在毕业之前找对象,不然到了毕业以后发现对象太难找,机械厂基本上是男的,很少有女的。没对象就去炮,不要闷葫芦,就学的风流一点。不要很死板,这个系没有就去其他系找呗。 网上很多人都劝诫大学生脱掉孔乙己长衫,从基层做起来,不要太在乎学历。其实这句话是没错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别人寒窗苦读15载,完了以后毕业以后去做这么个工作,有没有想过别人的一个想法啊。你就拿我当时高中的时候为例,每天晚上奋战啊,学数学的时候都是学到凌晨3点钟啊,那解不完的数学题目,干到凌晨四五点钟都有啊,特别是暑假的时候,冲刺高考的时候。这么努力这么奋斗的情况下,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跟我说要去干设备维修,还是两班倒三班倒,那你说我当时那么努力是图什么东西呢?不就是图一个好工作吗?到最后成了这个样子。很多大学生都是出生在农村家庭里面的,那很多家庭里面很多父母都是种地的,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到他这一代出了个大学生,现在成了这个样子,你说……对吧。劝别人穿上长衫寒窗苦读15载的是你们,到最后他们毕了业以后,让他们脱掉长衫的也是你们。你有没有考虑过,很多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寒窗苦读那么长时间,完了以后成那个样子。劝人脱掉长衫的动机是没错,但是你要换位思考,站在人家的角度想想啊。劝人穿上长衫的是你们,让人脱掉长衫的也是你们,怎么你们说什么都是对的啊。 如何应付这两种类型的领导? 公司里面有两种领导,一种是靠超凡能力上位的(靠技术上位),这种领导他的能力是很强的,你不得不服,第二种是靠嘴上位的(肚子里没有多少货)。如果你跟第一种领导对着来的话,他会用他的绝对能力优势碾压你,让你无条件的服从他,让你知道你是错的他是对的。第二种是肚子里专业方面的货不多,如果你跟他对着来,他会找你谈话,谈话不成的话,你还这么来的话,他直接让你走人。这种领导他权利很大的,他手里边管着有能力的人 所以说要学东西的话,就跟他手下那帮有能力的人学,学会了以后再说下一步棋怎么走。对于这种能力弱但有很大话语权的领导,不要直接跟他对着干,因为他有话语权,可以让你滚蛋,你滚蛋以后你还在那找工作,人家在公司里面继续干活,对你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遇到这种领导就多夸夸他,这种管人的领导很喜欢别人夸他。适当的拍拍马屁,说不定以后有机会升职,会让你的职场一路顺风顺水。 刚毕业的大学生请注意,看好你们的钱包,别被骗。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很迷茫,然后听谁说这个技术好那个技术好,完了以后呢,都急着跑去报补习班培训班,然后听着那些补习班培训班跟你们一顿说完以后感觉学着这个东西以后能月入过万(一顿忽悠)。其实我想跟你们讲,你们要要辨别一下,有一个人加我的,然后跟我聊的,我说你把他那个学的那些科目发给我看一下,完了以后就学那么点东西要1万4,我就跟他说要不这样吧,要不你把那1万块钱去掉,你给我四千,我教你这些东西。大部分人毕业以后一个月只有六七千,六七千可能都没有只有四五千,交完房租交完水电费,吃喝拉撒买点衣服完了以后,这1万4可能要攒大半年,更有甚者是拿父母的血汗钱出来学的呀。你不能给补习班给坑了,很多父母一个月就那么些微薄的收入,1万4可能就是他一年的收入了,你把自己给坑了,连带父母也给坑了,典型的坑爹。从学校里刚出来的大学生,一定要注意一下。现在报那些培训班的你注意一下,你找专业的人或者说对吧你看一下,你不要跟愣头青一样,完了人家说什么这赚钱那赚钱,你就一纷拥的往里面冲里面砸,完了以后一毕业出来以后,对不对,你找个懂的人帮你看一下,不要被骗。咱都是农民家庭出生的吧,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为生的,你攒着14000钱你容易吗? 大公司管理制度好,那都是管理层的事,跟技术层没太大关系。 大公司待久了好跳槽也是看岗位,不是什么岗位都好跳槽。不是大公司出来,小公司都抢着要你的呀,看岗位的。 (相关工作经验很重要,别把自己在大公司里面的那个职位太当回事。很多人可能在里面从事的工作技术性根本就没有那么强,从大公司出来以后小公司也不会抢着要你。) 刚到公司(前两三个月)领导不给安排活,每天很清闲,因为人家。前期要看一下你这个人的人品/素质(学东西快不快、会不会来事),顺便再看一下你对公司的忠诚度,不可能刚进去第一天人家就把最核心的东西,什么东西都传授给你。 一般公司里面来大学生的时候,前一两个月或前两三个月人家都是看看这个人的人品或者学东西快不快,或者说会不会来事,人家才会考虑愿不愿意把他手里的那些知识,那些东西交给你。不是你一毕业以后,人家一上来就让你搞这个活那个活,教你这个怎么弄,那个怎么弄。 有少部分公司会把大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大部分招的都是跟他的岗位是很符合的。 所以说,正常干就好了,让你干嘛就干嘛,听话就行了,会来点事,不要惹是生非就行了。 但是自己要学会分辨,不是说所有公司都培养你,也有招免费劳动力的。 纯机械发展前景不好,前途堪忧。 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研究的方向领域不一样。 行业小内幕:越穷越落后,制造业越差劲的地方制造业所招聘的人要求的学历越高。(越穷的地方越需要高学历人才) 机械行业吃学历,能力你可以在工作中慢慢提上来的,但是学历你只有在读书那一段时间有时间有精力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完成,去提升自己。能提升学历就提升学历,27岁之前以学历为主,25岁之前工作并不重要。工作其实不是那么重要。(职场前期阶段,学历很重要,先把学历搞上去。)在你学生时代,读书、学习、提升学历才是王道,能力放后,等工作后再慢慢培养。 机械行业很吃经验,不要急。 机械设计很吃经验,不要急。 机械设计毕业生职业成长路线: 【机械设计思维养成】 下车间实习: 1、熟悉产品制造流程,也就是工艺。 2、熟悉产品品质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质检。 然后就可以去研发部门做结构了。 做结构后,学习基本加工工艺,你造的东西你要看能不能做出来,你要有一些观念啊,有一些意识啊。然后你还要给产品做一个合理的布局,结构设计啊,都需要时间的。还有一些公差、材料选型各方面的,这些东西一来二去都会花费很长时间的。 干设计的不仅要懂设计知识,还要懂工艺和品质。 学的比较快的可能两年左右时间可以学出来再跳槽的,拿到8000-9000工资。学的慢的可能三到四年才能拿到这个钱。一毕业就拿一两万块钱的基本很少。 干机械设计前期一定要下车间,因为你不下车间的话,你怎么知道你做的那些东西人家床子能不能加工出来,能不能组装成一套产品,能不能投入到实际生产当中,你自己心里都没谱,自我感觉坐在电脑旁边很良好画的一些东西,完了以后拿回去一组装或者一生产加工根本行不通,你让人家怎么用?做设计的前期一定要下车间去了解工艺,才能知道你设计出来的东西行不行,能不能用。 在没有自己加工设备的设备厂肯定是去调试机器前期在车间,但是在有自己加工设备的厂前期就是需要各种加工设备工艺,两种不同的厂都不一样的下车间模式。 很多懂工艺的,在做设计的时候会如鱼得水。 机械行业最底层:质检员。 就业大环境也是不好,越不能躺平,越要努力。实在找不到工作,把要求降低点,想做机械设计的,不行就把工作降低到工艺去,工艺做不了的就降低到品质去,品质做不了降低到生产去,最起码攒一些经验。或者很多人不想做这些很基础的工作,那就在家好好复习,学一学东西,学一学画图软件啊,学一学机械方面的知识啊,不要在家纯躺着,多大岁数了你往家里躺。 找工作不是找不到,是找不到好工作,实在找不到好工作就放下身段,低头做人。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先就业再择业呗。 你不经过社会的毒打,你真的是不知道这个社会是优胜劣汰。先择业再就业这句话是对强者说的。对于弱者,先就业再择业,刚毕业的能力一般般的学生,你没资本谈择业,(凭你在学校里面学的那点东西,那2两知识,软件都用不熟,完了以后凭什么择业,你扯淡呢,择什么业,先就业养活自己再说吧。)你只能先就业。对于强者,(先择业再就业),强者才配择业。 被社会毒打之后才知道,学个技术,稍微努努力,完了之后才能脱离那些脏苦累的工作。 有些努力的人在学校里混实验室、图书馆,很难见到他的踪影。工作后,下班后又苦学。 机械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在学校好好学习,不然毕业以后会很苦。 软件只是工具,只会工具不会专业知识只能画图,沦为画图工。 3D软件会一款就行了 不需要全部都会。你练那么多软件干嘛呢,你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去学啊。 如果公司是做非标设备,那就去学Solidworks,或者是做机械设计的,都在用Solidworks,如果公司是做材料加工的,像什么各种床子加工的,或者说什么和模具打交道比较多的,像什么压铸模具、冲压模具、浇注模、塑胶模就用UG。如果公司是和汽车行业打交道比较多的,就用Catia。 同类型软件会一款就行了,不需要全部都会。精通一款,其他的软件就很容易上手。 刚毕业被老员工骂这不会那不会很正常,没有谁不是被骂过来的。 公司愿不愿意培养刚毕业的大学生,从这点就能看出来,那就是他有没有在技术部或者设计部留有一张属于你自己的办公桌。 如果入职以后你都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完了以后去他们最里面所谓的产线轮岗,去实习啊,完了以后呢,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都不需要跟你讲什么所谓的技术部或者研发部那些老大打交道的或者是沟通的啊。你就自觉去产线,换好衣服换好什么东西的,直接去产线,自己去打螺丝自己去上班去,这种你基本上可以走了,这种的就没打算培养你,他就是把你当成廉价劳动力,把你当成廉价的学生工来用的。如果公司在技术部或者设计部给你留一张办公桌或者办公空间,这种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那就是要培养你,真的让你去下车间学习实习的,不是让你在车间打螺丝上班这种。有办公桌是大学生去产线轮岗,去产线实习最后的尊严,如果他连这个尊严都不给你的话,那他就是把你当成廉价劳动力在用了。 在公司里面一定要和同事处好关系,不然会很艰难。 职场跳槽小内幕:遵守自己的底线。前期把薪资谈好,后期进去加不加无所谓,但是前期薪资谈的很低,后面想加薪就难了。他给不了你,后面有一大堆公司给的了你。 如果你已经占了这个职位的坑了,然后公司又开始招人,又开始招一个跟你这个职位一模一样的人,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看你忙不过来,需要有个人跟你打配合。这种情况就大家合作愉快呗。 第二种是公司感觉你不行,开始招新人,想用新人把你替换掉。 第三种更残酷,是同时把你们招过来,但是其实公司只要一个,等你们两个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淘汰一个留下一个。这种公司真的很多。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一个人的职位跟你一模一样,做的事跟你一模一样,这个时候你要注意,注意公司是不是在优胜劣汰,如果这个公司确实业务很繁忙,必须要多人来的话那还好,如果你发现,明明一个人就可以干了,为什么还要招两三个人,招那么多人过来干嘛呢?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了,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些领导面前表现得很优秀(努力表现自己),表现出来这个好那个好,你是可以干掉他们俩其他几个人的,知道吗,你要表现的就是你自己很优秀这个样子。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但是没办法,这个社会就是优胜劣汰,你太仁慈最终伤的是自己。所以,有时候你的同事不一定是你的队友,也有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 大学刚毕业着重能力提升,不要太看重工资,但是也不要让自己太卑微。每个地区都要对应的薪资高低,工资太低,他是没把你当成人。更不要不要钱进去干,进去以后你还倒贴钱给公司,还不如生产部的普工。 高考志愿慎重报,专业选择很重要,千万不要松懈。高考志愿填报,选择专业的时候最好找行业内的人,想好再去填报志愿,很多高考填报的老师,对这些专业压根都不懂,只会对着稿子,背着文案(纯念稿子)。 机械行业宝马女孩和牛马男孩: 宝马女孩:从上往下学,先了解工作流程,再去看图纸,不懂的问车间产线,不会让你干累活,然后再去搞设计。 牛马男孩:从下往上学,先下车间干累活,了解工艺,再去搞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