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干货 | 哈工大专业课考察范围广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沐学长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 控制工程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小沐学长
专业方向:控制工程
400+高分上岸!
我为什么想读研?
在本科学习期间我的成绩不是很好,班级排名基本属于倒数,也从来没有获得过奖学金,而英语也仅仅是通过了四级,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于考研还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直到大四时才突然发现本科学历是特别不好找工作的,而且基本也是做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再加上自己专业属于机械类,薪资同计算机等相比也是差了一大截,心里想的是大家将来工作干的活都一样累,凭啥他们计算机的就要比我工资高几倍,因此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并做出了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决定,我从网上了解到哈工大的控制专业属于全国顶尖,将来就业待遇也极为丰厚,因此最终选择报考哈工大控制工程的研究生。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讲不同专业跨考其实问题并不是很大,据我了解,哈工大控制专业每年都有许多跨考生,包括机械、电气、能源与动力甚至前几年也有个医学生跨考控制并成功上岸。因此,同学们选择考研专业时不要担心和自己专业不匹配,只要好好复习专业课就不是问题。当然,我们选择专业主要是从未来就业、自己兴趣、考研难度来考虑的,对于就业来讲,目前薪资最高的是计算机专业以及和它相关的专业,比如自动化专业,因此近几年来自动化专业考研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计算机的最热考研专业了。对于选择学校,则可以通过查询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一般尽量选择A+或A所在专业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就说明再这个专业方面基本属于全国顶尖水平;同时也要注意该学校对于所报专业的历年招生人数,一般来讲若招生人数只有几十则慎重考虑报名,尤其是对于985名校热门专业,如果招生人数在100以上那么上岸几率很高,难度相对来讲就不是很高,求稳重的话则建议报考此类学校。
哈工大历来被称为性价比之王,有着极强的实力,但由于地域的限制使得这个学校的实力和它的分数不是很匹配,这几年新建的深圳校区就是很好的例子,新校区位于一线城市,它的分数马上水涨船高,而且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近几年都是要高于本部十几分的,未来几年来看深圳校区的分数只会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非常推荐报考本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本部拥有者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指科研设备而非宿舍条件,哈工大本部的宿舍条件就不用多说了,懂的都懂,破的一批....),这一点深圳校区还是比不上本部的。第二、本部的招生名额是远远大于深圳校区的,可以说招生人数是本部>>深圳>威海。第三、本部是2年的学制,无论是工作还是读博都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对于二战考生2年的学制太有吸引力了(关于学制今年听说有重大变化,后面会说到),而深圳是2.5年学制。第四、今年复试线是360分,有人说哈工大不再是性价比之王,但实际上本部的平均分是要远低于深圳的,本部仍然属于性价比最高的地方,深圳竞争非常激烈,性价比不是很高,考虑求稳的同学建议报考本部。
还有一点就是据网上消息说哈工大今年会将研究生学制改成三年,可能是处出于实际情况考虑,毕竟两年的时间确实有点短,还有一点就是今年以来就业岗位较少,三年的学制可以暂时延缓一下学生的就业,响应国家号召。就我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其实改成三年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可以多一年的学习时间,而且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是三年的学制。其次,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讲也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消息,因为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许多二战的考生大多数会被哈工大两年的学制吸引,导致每年哈工大录取名单中二战比例并不低,若是今年改成三年,则对于二战考生来讲吸引力就不是很强了,他们或许会考虑报考浙大上交这些学校。而这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讲就非常有利了,毕竟少了二战考生的竞争,上岸就相对容易好多。
哈工大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公平的学校,复试环节中只有自我介绍会提及你的本科学校和科研经历,其它环节则完全保密,问的问题也都是专业课相关的问题,不会问你本科经历什么的,非常公平,每年录取名单中也有一些哈工大本校的学生被刷下来...因此对于本科没有什么亮点的同学是非常友好的,只要好好复习专业课,就能够顺利上岸,同时据我了解每年哈工大也有好多双非院校的学生成功上岸。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哈工大的控制专业的难度并不低,它的专业课难度基本属于全国最难的那种,对于你个人的体会来讲,如果你学完哈工大的专业课而后期要报考其它学校的专业课,你就会发现你做其他学校的题非常简单,基本属于降维打击...我本人也做过好多所985高校学校的控制考研真题,对这点非常有体会,因此你如果决心报考哈工大控制的话一定要认真对待专业课,尽早开始复习,祝大家今年都成功上岸!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哈工大控制专业复习规划总共60个小时,分为基础、巩固、冲刺、押题四个阶段

图片
整个专业课规划辅导将伴随整个考研过程,和同学们一起战胜考研的难关,并成功上岸。总共用时60个小时,其中基础阶段用时25小时,巩固阶段用时15小时,冲刺阶段用时15小时,押题阶段用时5小时。
●关于复试时间线的小建议●
哈工大专业课考察范围广,基本涵盖了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而且每年都会出一两道难度很大或者很冷门的题目,这也是导致哈工大历年录取人数中专业课普遍在110左右的最大原因(对于哈工大来讲,110已经属于很不错的分数)。因此专业课的复习必须全面细致,而且也要尽早开始,尤其是对于一些跨考且没有自控基础的同学尽量不能晚于7月份。即使是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太晚,毕竟平时期末考试难度以及考察范围同专业课考研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与,个人建议最好7月份就开始准备。
第一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
6月中旬至8月中旬
复习计划:
每天3~4个小时,因为专业课是在下午进行的,因此可以放在下午或者晚上复习。
复习资料:
《自动控制原理-裴润上册》+《现代控制论-刘豹》;《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精解精炼》+《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点解析与真题详解》+卡西欧计算器
复习内容:
1、首先阅读课本的每个章节,一页也不能跳过,每个字都要认真看!因为哈工大考察知识非常全面,从这几年真题来看课本上的知识点几乎没有遗漏的地方。同时根据辅导视频和重点做好笔记,将课本中的例题和知识点完全消化之后就可以做每个章节的课后习题,并配合《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精解精炼》(这本书基本是课本的课后习题答案)来进行。
2、选择每个章节一两道经典例题摘抄在笔记本上,这样以后做题可以根据这些例题的解题步骤来进行。
3、按照以上顺序完成自控和现控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弄懂每个知识点和概念,并不建议做大量的题,基本上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就足够了。
复习效果:
熟练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知晓每个概念以及公式等等。
第二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
8月中旬至9月中旬
复习计划:
每天3~4小时,开始做大量习题,根据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步骤
复习资料:
《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点解析与真题详解》+卡西欧计算器
复习内容:
1、这本书基本集合了全国985高校控制考研的经典例题,非常不错的一本习题集,书中例题难度基本和哈工大考研真题难度差不多,而且在这本书中也常常出现哈工大的原题,例如2020年的第一道建模题就是出自这本书。
2、每天花3个小时来刷这本书,基本一个月就可以刷完,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将做错的和典型的题用红笔勾出来,这样便于后续的复习。
复习效果:基本见识到了考研题目各种题型,掌握相关题目的做题套路。
第三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
9月中旬至10月
复习计划:
基本时间安排是2~3天完成一套真题
复习资料:
《哈工大历年考研真题》
复习内容:
1、开始做真题前先将笔记和先前整理的例题过一遍,之后再开始做真题。真题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做完一套就少一套,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套真题。
2、做真题时进行全真模拟训练,可以在下午2:00-5:00进行,做完之后核对答案之后要对每道题进行复盘,看它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考察方式。同时,题目做错后一定要及时弄懂,并用红笔圈出自己薄弱的题目作为后期复习的资料。
3、真题不要一次性做完,可以留出两三套题放在12月进行,这样可以保持做真题的手感,考试前也就不会慌。同样的,由于时间限制,一般来讲太早年份的真题可以考虑不做,它们的参照意义不是很大,可以只做近15年的真题即可。
复习效果:全面掌握历年真题解题方法,全年建立起整个专业课考试脉络图
第四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
11月至12月
复习计划:
基本以做题和对以往课本知识点查缺补漏为主
复习资料:
前期所有资料
复习内容:
1、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全面复盘阶段,根据历年真题和曾做过的错题来进行薄弱知识点巩固,做到有针对性复习,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往往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非线性和特殊校正这两大板块知识点进行巩固。
2、在全面巩固提高之后进行第二次刷真题,做到可以非常流畅准确地完成每套真题。同时学有余力地情况下可以刷一下胡寿松题海中的习题。
复习效果:
已经攻克了专业课所有难点和重点,可以细致无误的解决每一道题。
第五阶段复习:
复习时间:12月至考研
复习计划:模拟题训练和最后巩固提高
复习资料:前期所有资料
复习内容:
1、完成相关模拟题目的训练以及预留下来的真题。
2、针对错题集和经典题查缺补漏,此时应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已经胸有成竹。
复习效果:考试专业课高分录取~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
众所周知,黑龙江是大水区,政治英语从来不压分,根据哈工大历年录取名单可以看书,大家的政治清一色的都在70多分。。。所以说政治是个用时最短却得分容易的一门学科。
复习资料:
徐涛《核心考案》+强化视频+肖秀荣三件套+肖四肖八+市面上各种预测卷。
复习经验:
政治去年80分,今年81分,所以比较有发言权。两年的政治都是在10月份开始的,个人感觉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最少,但最后取得的成绩却还不错,
我的政治的复习经验基本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10月1日开始看徐涛的强化视频,也只看徐涛的强化视频,除了马哲这部分比较难是原速播放,其它部分都是1.5倍速或者2倍速播放,每天花3个小时看视频,15天时间就看完了所有视频。
第二部分:
10月20日至11月中旬,开始刷肖秀荣1000题,每天刷一两个章节,刷题前我会先看一遍对应章节的《核心考案》,然后开始刷题并对答案,将错题用红笔圈出来。并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在笔记本上(最终笔记本上记录的不是很多,我才记了四五页)。基本可以很轻松地在11月中旬将1000题刷完。
第三部分:
11月中旬时肖八开始发售,这是我就先单独抽出一天时间,将整本《核心考案》看一遍,之后就开始只做肖八选择题,大题只是阅读一下题目和答案,基本上4天时间就完成了肖八。
第四部分:
12月初肖四开始发售,同样的我还是先单独抽出一天时间把《核心考案》看一遍,之后按照做肖八的步骤把肖四做完,因为只做选择题,所以基本上2天就完成了肖四。等到了临近考研的前2周我就开始背诵肖四的大题,肖把的大题只是熟读了几遍,但是肖四的大题一定是要背的,而且肖四和肖八的选择题一定要全部弄懂记住答案。
英语
我20年考研英语一69,对于我这个仅仅过了四级的人来说其实挺不错了,我当时还以为能有60就烧高香了;而今年我英语也提分不少,成绩为76,太出乎我预料了,当时还以为最多和去年持平,看来今年实在是太走运了。
复习所用书籍:
朱伟《恋练有词》、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唐迟考研阅读理解强化视频、历年真题等等
复习经验:
英语最开始就是要背单词,一直要坚持到考研结束的那天,单词一定要背熟,我一开始是背的朱伟的《恋练有词》,基本上背了四五遍,后来觉得它的词汇量不够,就又在《墨墨背单词》这款app上进行背单词,非常推荐这个软件,背单词效率非常高,我后期基本上都是每天早上起来先在《墨墨背单词》上背诵1个小时的单词后再复习其他东西,基本上坚持下来你的词汇量就不是问题。最后,检验自己词汇量是否达标的标准就是看你做真题时每套题中不认识的单词有没有超过10个,如果没有的话就说明词汇已经不是问题了。就比如今年我上考场时基本不认识的单词不超过5个,做题时基本没有因为不认识单词而卡住。
阅读的话其实有很多的技巧,我推荐直接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视频,确实讲的很不错,直接看强化班的就行。看完之后就可以做真题了,我做了00年至20年的真题,最后真题也只刷了一遍,我的做题方法也比较特殊,具体来讲是这样的:
首先,我是从10月份开始做英语真题的,此时我的词汇量已经完全达标,我是先预留出19年与20年的真题放在最后做,之后从00年开始,每天做一个完形填空+新题型或者两篇阅读理解,作文只是看看题目并阅读一遍答案,做完就核对答案解析并思考自己为何出错,哪儿的逻辑出问题了(主要是阅读理解),这样基本上2~3天完成一套题,按照这个速度刚进12月份我就完成了全部英语真题,之后12月时在考前一周早上进行全真模拟,完成提前预留的那两套真题。我觉得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一直保持有一种做题的手感,大脑有那种做英语阅读的敏感性,最终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作文的话我是买了一本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按照上面的推荐背诵了10大经典范文,同时也看了刘晓燕和王江涛的视频,然后笔记本上记了一些固定模板套路,当然个人建议还是自己去总结模板,多写写而不仅仅是背诵,毕竟平时多积累一些实战经验上考场才不会慌张。
数学
数学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我今年最值得自豪的科目。我一向数学还可以,考研花的时间最多的也是数学,但万万没有想到我去年数学才考了82分,也就比政治高了2分。。。可想而知我当时有多么的郁闷了,要是数学稍微好点也就不至于二战,但人的命运有时候真说不清,我最后决定还是再来一年,拒绝接受调剂,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最终困难总会被克服,我今年数学成绩146,可以说洗刷了去年数学的耻辱。同时,历经两次数学考研,我对于数学的复习也有一定的经验,因此非常愿意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复习所用书籍:
教材:汤家凤《复习全书》张宇《高数18讲》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王式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
习题:李永乐《660题》、张宇《1000题》、《闭关修炼》、张宇《真题大全解》张宇《八套卷+四套卷》、李林《6套卷+4套卷》、合工大共创超越、李正元《最后冲刺超越135》+《全真模拟400题》
复习经验:
数学复习我认为主要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知识点的掌握,一部分是刷题强化。对于考研科目来讲,最能拉开差距的就是数学了,专业课虽然分值也是150分,但由于考察题型较固定,知识范围同数学比较也比较窄,因此专业课大家的分差不是很悬殊,唯独数学不一样,它不仅仅占有150的分值,而且数一考察3本书的内容,无论是从考察深度还是广度而言它都是最大的,一旦数学掌握不好,那么你的数学成绩与别人不是差10几分,而是几十分甚至四五十分的差距,我去年的悲剧就是最好的例子,同人家数学高分者相比我要差50多分。。。
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数学必须得最早开始,一般是3月份就要开始,最迟也不能超过5月份,之后每天在数学上花的时间应该在5到6小时,基本上是专业课所花时间的1.5至2倍左右。这一点也不夸张,要想数学取得好成绩基本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以下就是我的复习经验:
高数篇:
数学我一开始是先看汤家凤的《复习全书》,汤家凤的书比较容易些,适合于那些一开始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之后做了汤家凤的《1800》,对于想取高分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之后我又买了张宇的《18讲》和《1000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张宇的《18讲》我并非是全部看了一遍,全部看一遍你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我只是针对高数中最难的几个板块例如中值定理证明、曲线曲面积分以及级数这几个章节重点看看,其他地方都不再看,之后开始做《1000题》了,《1000题》稍微有难度,也不适合全做,因为没那时间,我是选择在简单的章节只做偶数题,而在困难的章节就做全部习题,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之后就又刷了张宇的《闭关修炼》,然后开始做真题和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其中特别推荐做合工大超越卷,质量特别好,非常贴近于真题水平。
线代篇:
线性代数是比较简单的,我基本是花了一周时间就看完了复习书,这里推荐经典书籍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看完后我没有再刷额外的习题。线代学习的核心在于理解各种知识概念,因此一定要花时间弄懂秩、线性相关等等概念。至于刷题大可不必额外多刷,根据做的历年真题以及各种模拟题完全够用,能够让你彻底掌握所有相关题型。
概率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方案和线代一样,先看复习书王式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之后注意总结真题和模拟题中各种题型套路即可。每年线代和概率论考的都不是很难,基本都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
数学作为考研的核心科目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坎,我的建议是不要怕,只要每天坚持,按照学习计划一步一步来基本是没问题的,而且数学也不可能全部是难题,它也有好多固定套路的题目,掌握这些题目我们的成绩就不会特别差,加油!
其他建议
①效率为王,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有效率的去学习,如果某一天什么都学不进去,那么你需要做的不是继续看书,而是停下来休息一会,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当去放松一下这样才能继续高效的学习,否则将是无意义的空耗时间。
②若有可能的话可以找个研友一起学习,特别是二战的同学,在自己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可以相互鼓励,在学习问题上也可以相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