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笔记·张九龄《望月怀远》

2020-08-21 15:23 作者:春日之酒  | 我要投稿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当你和亲朋好友之间遥隔千里之时,那夜空中悬着的明月总会引起你的思绪:虽然此时你与好友亲人不在一处,但此时你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美好的事物,那就是明月。所以明月也常常用来寄托人们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

此时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从纵向的空间看,明月高悬天际是那样的高远;从横向的空间看,海面一望无际是那样辽阔不见边尽。所以这一句一开始就给人留下非常旷远的印象。此句写望月,下一句“天涯共此时”就是怀远了。这两句是说:我看见海上升起明月,就想起我所怀念的那个人,当我对着月亮怀念你的时候,我绝对相信也在对着月亮怀念我。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是指有怀远之情的人。古人所说的“情人”是指有情之人、多情之人,不一定只限于男女,凡是彼此间相互关怀的有情之人都可以称为“情人”。而正因为是有情之人,所以明月勾起了我们的情思。这两句是说:你是有情之人,所以在月夜就不能不产生一种怀念远人的离情别恨。你整夜都在相思怀念,不能安眠,于是怨恨夜是如此地悠长。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把蜡烛熄灭了就可以看到满屋满院都是月光,而“怜”字是爱怜之意,“怜月光”就是在以一种深情的目光凝视着月光。“披衣觉露滋”是说披上衣服到外边望月,此时夜已经很深了,露水渐渐打湿了衣服时才感觉到深夜的寒意。这一句写的是望月的时间之长。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盈”是满的意思。这是说我怎么能够把这月亮用手满满地捧起来,送给我所怀念的那个人呢?“不堪”就是不能之意,那不能就算了,我还是回房去睡觉吧,希望能在梦中与你相见,有一个美好的约会。


【总结】

《望月怀远》不像《感遇》那样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而是纯粹的一种感发。张九龄的这首诗,既没有“终古立忠义”,没有“载道”,但这首诗依然是一首好诗,因为它确实给了我们一种感动和启发。不用管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也不用管他是以谁的口吻写的,只是读完这首诗之后,你的内心就自然产生了一种对更美好、更高远的境界的向往和追寻的情意,这在诗歌中是很好的一种境界。

通过对张九龄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不仅有思想、有感情、有内容,而且很富于感发的力量,所以张九龄的诗虽然不多但在唐朝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诗人。


【小魏同学胡说八道】

在《望月怀远》这首诗中我固然喜欢首联营造出来的旷远意境,读来令人有胸襟开阔之感,但我更偏爱“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那明月如此皎洁,银辉遍洒人间。烛火明灭闪烁,反而显不出月光的美来。于是熄灭了烛火,单纯地欣赏着月光。因为心中挂念着远方的人,那凝视着月光的目光中不由多了几分深情。披上外衣走到庭院中,不知站了多久,直到露水渐渐打湿了衣服才意识到夜已深,感受到来自深夜的寒意。露水沾衣,始觉深夜寒,这是一种多么纤细的美感啊。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笔记·张九龄《望月怀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