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B-101】2011年5月 结构生物学亮点:A2A腺苷受体【搬运·翻译】

在蛋白质身上,微小的运动往往能够产生惊人的后果。近来解出的A2A腺苷受体的新结构为我们揭示了一大类重要蛋白的“小动作”,这一大类蛋白便是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GPCR的工作是将信号从膜的一边传递到另一边:它们捕获信使分子,比如肾上腺素、多巴胺之类,产生构象变化,而后在胞内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人们一直以来都不太清楚GPCR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原子水平上的细节,因为之前做出来的结构里边的受体都是未被激活的。开头所说的新结构恰好补上了这个空缺,它捕捉到的是激活的受体与其配体的合影。
核苷传书
腺苷受体是个多才多艺的家族,我们体内各种各样的细胞上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我们共有4种腺苷受体,激活后各自产生不同的反应,调控着诸如痛觉、血流量、呼吸、睡眠之类的五花八门的生理过程。不同受体的激活常常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后果。比方说,有些腺苷受体与腺苷结合后能够增强炎症反应,但A2A受体的功能却是抑制炎症反应。这一点为利用它们作为药物靶标的尝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它要求药物必须只阻断我们希望阻断的受体,而不影响其他受体。
炎症反应
A2A腺苷受体在炎症反应的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它成为了抗炎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举个栗子,与这个受体结合并激活它的药物或许能在哮喘和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中起到作用。这两种疾病都与肺部的炎症相关,其中炎症反应的后果阻碍了机体摄取氧气。上述这样的药物叫做激动剂(agonist),其效果与阻断靶蛋白功能的拮抗剂(antagonist)正好相反。这两类药物都是研究者的目标:激动剂送给A2A受体,拮抗剂则用来抑制其他促炎性受体的作用。
变形记
PSI的Ray Stevens和他的同事们解析出的新结构捕获了A2A腺苷受体与一个激动剂结合时的样子(PDB条目3qak)。相比于之前解明的与拮抗剂结合时的结构(PDB条目3eml),新结构中的受体构象略有不同。A2A受体由七根肩靠肩排在一起的螺旋组成,当药物结合时,这些螺旋就会发生相对滑动。药物分子中的核糖似乎对这个滑动特别关键。上面所说的激动剂和拮抗剂都含有腺嘌呤,但只有激动剂具有典型核苷所拥有的核糖结构。这个核糖与配体结合位点附近的螺旋发生相互作用,使它们发生几埃的位移。这一位移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影响在受体内部扩散开来,最后(或许)传到G蛋白那儿,启动接下来的信号转导级联反应。
A2A腺苷受体(PDB条目3qak和3eml)

腺苷的结合使受体发生构象变化而被激活。查看原网页的JSmol文件时,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按钮,将显示的结构切换为被激动剂活化的受体或被拮抗剂抑制的受体,以观察受体的运动。点击下面第三个按钮展示的也是与激动剂结合的受体(ATP注:原网页第3个按钮旁边的字标错了,标成了拮抗剂,不过这段话里没说错),但只显示激动剂分子中包含的腺苷那部分。三个结构当中,药物分子的腺嘌呤用绿色标出,核糖用梅红色标出。

GPCR翻译系列持续更新中(`・ω・´)下期主角是嘌呤核苷酸受体P2Y12,它与血栓形成有关,著名的抗血小板药物波立维(药名氯吡格雷)就是它的不可逆抑制剂~
OK,现在进入扯淡环节。虽说腺苷按理来说是ATP我的亲戚(?),但因为兴趣方向的问题,我对腺苷受体的关注不多,有时想起来它主要还是因为腺苷注射能用来治疗某些心动过速。腺苷受体共有A1、A2A、A2B和A3四型,其中跟A1和A3合作的G蛋白主要是Gi和Go蛋白,A2A的搭档是Gs蛋白,A2B则是Gs和Gq。一顿查资料之后,我发现这四个小可爱中最符合我对腺苷受体一般印象的是A1和A2A受体。A1受体分布很广,激活后可以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降低胞内cAMP含量,产生的生理影响五花八门,不过大都符合“抑制性”的主题。比方说,它可以活化心肌上若干种钾通道(其中最出名的是乙酰胆碱激活的钾通道),对心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咖啡因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可能也跟它对A1受体的阻断有关。注射腺苷可以降低窦房结自律性、阻断房室传导,甚至可引起短暂的心室停搏,足见其抑制能力之强。另外,与迟后去极化相关的触发活动(触发活动是三大致心律失常机制之一,另两个是折返和异常自律性)经常因cAMP通路的上调(比如β肾上腺素受体激活时)而加重,而A1受体的激活可以下调cAMP通路,所以腺苷(理论上)也能抑制某些跟迟后去极化相关的心律失常,譬如右室流出道起源的特发性室速。本篇正文的主角A2A受体也在心脏表达,具体来说是在冠状动脉上,通过提高cAMP浓度诱发血管舒张,调节心肌供血量。A1和A2A受体都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并且都能被日常摄入量的咖啡因阻断,但似乎咖啡因提神醒脑的效果主要是由A2A受体阻断引起的。神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里的A2A受体经常被发现与其他GPCR组合形成异源寡聚体,能以这种方式跟它搭档的受体有A1受体、D2多巴胺受体、D3多巴胺受体、mGluR5谷氨酸受体、CB1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等等。这样的抱团行为很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PCR信号转导又增添了不少复杂性,不过我们对它们抱团的原因以及影响近乎一无所知。GPCR们的生活是真的很丰富啊。
因技术与能力限制,请前往原网页以查看原文中所有超链接以及可互动的JSmol文件。
强烈推荐去PDB-101官网查看原文,顺便探索一下这个干货满满的科普平台。
作者:David S. Goodsell
原文网址:https://pdb101.rcsb.org/learn/structural-biology-highlights/a2a-adenosine-receptor
结构生物学亮点文章目录:https://pdb101.rcsb.org/learn/structural-biology-highlights/index
PDB-101首页:https://pdb101.rcsb.org/
RCSB PDB首页:https://www.rcsb.org/
封面出处:Boknik, P., Eskandar, J., Hofmann, B., Zimmermann, N., Neumann, J., and Gergs, U. Role of Cardiac A2A Receptors Under Norm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Front Pharmacol 11, 627838 (2021). DOI: 10.3389/fphar.2020.62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