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军事科普: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

2023-09-09 11:07 作者:永磁-老鼠  | 我要投稿

防化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防化保障与喷火、发烟任务的兵种。是军队核化生武器防护的技术骨干力量,包括防化(观测、侦察、洗消)、喷火、发烟等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我抗日军民。为防御日军的化学武器袭击,1938年八路军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设立防化学队;而驻守在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留守兵团则举办了防毒训练班,培训防化骨干。学员结业后分配到各师、旅、团任防化学主任或防化学参谋,组织指导部队防毒。解放战争后期,华东野战军第7、第9、第13纵队分别组建了防化分队;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设立防化学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鉴于帝国主义国家无视1925年在日内瓦订立的《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积极发展核化生武器,特别是面对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随时可能使用生化武器的现实,并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1950年12月,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学校于1951年3月在四川省江津县成立,为全军培训防化干部。从1951年开始,全军陆续组建各级防化部门和防化兵部队、分队。陆军军、师、团编防化主任,营编防化指导员;步兵师编防化连,步兵团编防化排;空军、海军在各场站、基地设防化部门和防化分队。1952年,中央军委军训部设立防化兵教练处,1953年中央军委军械部设立防化器材供给处,分别负责全军防化训练和防化器材的保障工作;同时在各大军区设立防化兵处。1955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部,并在部分军区组建防化营。防化兵部隶属中央军委,张迺更任部长(后称主任),萧学林、曹广化、李真先后任政治委员。195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部改为总参谋部防化兵部;1961年1月,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部,部首长称主任和政治委员。1960年以后,防化兵部和部分军区先后组建防化团;全军防化部门和队属防化分队得到较大调整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以群众性防护为基础,专业兵保障为骨干的核、化学、生物武器防护体系。1963年,总参谋部颁布《防化兵战斗条令》《合成军队对原子化学细菌武器防护教令》和《防化兵技术教程》,为防化兵战斗行动、全军三防训练和防化兵专业训练提供了依据。防化装备科研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逐步由仿制走上自行研究设计阶段,研制、定型、生产了一批新的侦察、防护、洗消装备,防化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196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部改为总参谋部防化学部。1978年5月,总参谋部防化学部改称总参谋部防化部。1992年,总参谋部防化部并入新成立的总参谋部兵种部(后相继调整、改编为军训和兵种部、军训部)。1995年4月,兵种部设防化局,2012年5月,军训部陆军建设局设防化处。防化兵在教育训练方面,初步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4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防化干部素质得到提高;防化专业部队、分队的专业训练和合成军队整体防护能力训练提高到新水平。在防化装备方面,陆军主要防化装备齐装配套,形成系列;防化专业部队、分队拥有一定数量的自动化程度较高、适于机动作战的装备;部队群众性的自侦、自防、自消、自救手段趋于完善;空军、海军有了适合自身特色的专用防化装备。在防化保障方面,拓宽了新领域,建立了战区核观测监测报知网,配套国防工程和城市人防工程防化设施,组建防化民兵、预备役防化兵和人防防化专业队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战略的调整和国际核化生斗争形势的变化,防化兵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以群防为基础,以专业兵保障为骨干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兵种结合协调发展的防护体系。并增编发烟分队,增强烟幕保障能力。承担核事故应急救援,代表我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处理侵华日军在华遗留化学武器,反核化生恐怖,以及与卫勤部门共同防护生物武器的任务。防化兵自建立以来,在历次作战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喷火分队与步兵密切协同,充分发挥在海岛、山岳丛林地作战中摧毁碉堡、洞穴的独特作用;防化分队不间断地进行化学观察和侦察,保障了部队的作战行动。在历次核试验中,防化兵完成了安全防护保障和有关技术测试、效应试验等任务。原兰州军区某防化团2连被中央军委授予“保障科研模范连”荣誉称号。在抢险救灾中,防化兵也发挥过积极作用。1976年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防化兵部队赴灾区执行消毒灭菌任务,为防止疫病流行作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协助地方政府侦察放射性物质、处理放射性事故和化学品泄漏等,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 。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时以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三营为主体组建的国家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防化分队官兵在徒步进入事故现场爆炸核心区采集分析样品。

军事科普: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