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趣的甲骨文(一)| 走、家

2022-07-16 16:52 作者:独孤嘌呤  | 我要投稿

之所以选择从这两个字开始,因为这是女儿最早有意识发音的两个字。要出门玩了她会拉着奶奶的手说“走”,玩累了回来指着门说“家”。

【倏言忽语】

甲骨文的“走”属于象形字,像是人摆臂奔跑状,其本意为奔跑。东汉刘熙在《释名·释姿容》一书中写道:“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也可以看出古文中“走”是跑的意思。引申为逃离之意。

这个字还是“夭”字的原型,所以夭的本意也是跑。看来“逃之夭夭”并非“桃之夭夭”的谬传,逃之原形即如此。西周的金文在甲骨文的下面加上表示脚的“止”字,强调奔跑的动作与脚有关。到了隶书,上面的“夭”讹变为“土”,最后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走”字。

【举例】

“古公亶父,来朝马”。——《诗经·大雅·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倏言忽语】

“家”字由“宀”和“豕”组成,“宀”象征屋宇,“豕”是猪的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豕”是“豭”(读作jiā)的省略,而“豭”是公猪的意思。在某些甲骨文字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公猪明显的雄性特征。

为什么是猪?简单的说法是借猪舍引申为人的居所。但有学者认为,“家”字源于先民用猪对祖先的祭祀,借用作宗庙,而表示公猪的“豭”字寓意为子孙后代兴旺,兼作声符。略写后的“豕”字则不再强调性别。而“豕”字经过了金文、篆文、隶书的变形后,你还能看出最后的那一捺代表猪尾巴吗?

【举例】

“靡室靡,玁(xiǎn)狁(yǔn)之故”。——《诗经·小雅·采薇》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礼记·大学》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注:本人非专家学者,仅以此为乐。且甲骨文字解说争议颇多,各执己见。所述者在我,所思者在诸君。若能引得两三人投身甲骨学说,我之幸矣。


有趣的甲骨文(一)| 走、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