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超导团体真的造假了吗?
最近看到很多B友们开始指责韩国学术团体造假,其实我觉得是不太对的。造假是很严重的指控,尤其对于一名科研人员而言。这次超导可能是个乌龙,也有可能韩国团队其实知道自己的结果不是超导,只是想着全世界可能证明这一点要很久,想趁着这点时间捞一笔。但是从他们公布制备方法这一点来看,我愿意相信他们是真心相信自己制备出来了室温超导材料,对于一名科学研究者而言,尤其是在数十年的探索下终于有了成果的情况下,相信自己的成果是正常的。
况且无论这个成品是否是真正的超导,其测得的数据一定程度上符合超导的曲线变化这一现象是存在的,这个现象被全世界证明存在,只是最后在更加专业的研究下,发现其并不是真正的超导,而是一场乌龙,所以他们的结论是错的。对于这个乌龙,我们可以失望,但是不能说他们是造假的,更不应该各种指责,他们只是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全世界进行检验。借用@耿同学讲故事 抨击的“科研方法”进行判断,这次lk99没有采用“秦桧法”莫须有,没有故意采取“赵高法”指鹿为马(大概),没有无中生有,至少我认为,算不上造假。
对于一名针对自己发现的现象提出假设并且进行公布的研究人员来说,他提出的理论即使被证明是错的,也不应该被指责。如果说科学家只有百分百确认自己一定是对的,才能发表观点,那只会使科学家不敢提出自己的发现和猜想,那么大量独特的现象就有可能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科学也就被拖慢了脚步。而对于类似情况的指责和不宽容,或许反而是现在科研圈造假风气兴起的一部分原因吧。
实际上每个领域都是循环上升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现象后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被证“否”(都不敢用“伪”字了),后人再提出新的假说,如此循环,最终找到真正的答案,只不过这次超导的意义太过重大,太过明显,无论行内行外人都极其关注其发展,所以发现是乌龙的时候,反弹也就格外大罢了。
但是又有谁能够确定他们真的是没有造假的呢?他们会不会为了捞一笔,在知情的情况还是发表了文章呢?连想要为他们辩解的我都依旧情不自禁地怀疑他们造假的可能性,这种困境又如何解开呢?作为一个曾经的科研狗,我颇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却又深深地庆幸(?)我已离开那个我小时候魂萦梦入的科研圈,放弃了曾经的科学家梦想。
PS:当然,如果韩国团队真的知道自己的结果不是超导,只是想趁着全世界验证的这点时间狠狠捞一笔,那我只能说造假者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