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报志愿,切忌单打独斗

2023-06-28 22:17 作者:香飘一剑  | 我要投稿

千盼万盼,高考终于进入报志愿环节了。报志愿有多重要,不用多说。最近很多用户也在后台问,希望我们讲讲怎么报志愿。

先说一句,关于报志愿,这两天咱们得到站内,有吴军老师领衔,各行业专家一起坐镇的专场直播,你在首页就能看到,里面讲得更深入,更全面。假如你没时间看完整直播,至少记住一个精髓,这是吴军老师早前说的。这就是,报志愿的优先级,城市第一,院校第二,专业第三。当然,你要是能考上清北,就什么都别想,上就对了。

除此之外,能选一线城市,尽量选一线城市。毕竟,眼界、机会和资源都摆在这呢。选完城市,再看学校,能上名校,尽量上名校。毕竟,很多岗位招人,双一流或者一本,是个硬标准。最后,再看选什么专业。这是一个基础的优先级排序。

当然,关于报志愿的攻略,已经有很多了。为了避免你信息过载,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将换个角度。不说报志愿最该做的事,而是,最该避开的坑。

报志愿容易踩的坑,主要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坑,是单打独斗。也就是,把报志愿选专业,当成是考生自己的事。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可不是就是他自己的事吗?别人又不能替他上。因此,很多人报志愿,都充分尊重考生意愿,或者看哪个专业热门,哪个专业将来赚钱。

但事实上,除非是家庭条件特别好,报志愿选专业完全出于非功利考虑,可以这么做。假如你将来想赚钱,想赢得竞争,可能需要换个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报志愿选专业,切忌单打独斗,得把整个家庭都计算进来。报志愿选专业,要把整个家庭的优势最大化。

这可不是说,将来必须让家里托关系走后门。这里面另有一笔信息账。你看,大多数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水平大概率差不多,而且家里大都是普通老百姓。那么,靠什么拉开差距?主要就看,谁掌握的信息多。

比如,你是做律师的。有那么多种律师,商业律师、民事律师、企业律师,等等。哪个有前途?哪个自我增值最快?有哪些地方容易踩雷?这些都是极其关键的信息。它们从哪来?假如家里有个当律师的,就会毫无保留地把这些信息告诉他。这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就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再比如,你可以回想一下,身边事业做得顺的,是不是有很多来自所谓的专业世家?

因此,报志愿选专业,切忌单打独斗,尽量把整个家庭的资源全都考虑进来。

报志愿的第二个坑是,认为选专业,是为了给职业做铺垫。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错?选专业,不就是为了将来从事这份工作吗?

别着急,咱们先说一个事。就在这两年,网上一直有个争论,说新闻学,是天坑专业,学了也没什么用。紧接着,网上就为这个事吵开了。还有媒体专门发文,论证新闻事业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做电视出身的人,我个人认为,这个争论,有点跑偏。要不要学新闻,和新闻事业有没有用,这是两个命题,不能混为一谈。新闻事业当然有价值,但你要从事新闻业,不一定要学新闻。至少我身边做新闻的前同事,起码有一半不是科班出身。注意,咱可不是说学新闻没用,它能锻炼人对外界的敏感度,还有驾驭信息的能力。很多学新闻的人后来做营销、做PR、做自媒体,都干得不错。但是,在从事新闻工作这件事上,它未必是必需品。

再说一件事,最近热搜上有个新闻,说的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有一个专业,叫殡葬专业。不仅就业率能达到100%,而且录取分数线,已经连续三年超过本科。注意,这可是一所职业院校。但是,你肯定意识到了,学这个专业,至少伴随一个代价,就是选择面变窄了。对本科门槛有要求的事,干不了。跨专业的事,也不好干。

说到这,估计你已经发现了。注意,重点来了。选专业的目的,不是一定要为了做什么,而是为了保留选择权。比如,学土木工程的将来可以做导游,但学导游的反过来就做不了土木工程。再比如,学数学的可以做互联网运营,但互联网运营转行当数学家就很难。

换句话说,同样的分数,换来的选择权是不一样的。选专业,尽量选护城河高,且能向下兼容的专业,把选择权留在手里。将来干什么,跟眼下学什么,这是两个问题,得分开看。

报志愿选专业的第三个坑是,只听取一个声音。

给你讲个故事。假设一所大学,里面开设了恋爱专业。现在有两个人,你觉得谁更适合当老师?

第一个,谈过99次恋爱,经验很丰富,但后来都分手了,现在还没结婚。第二个,只谈过1次恋爱,但结婚了,而且夫妻恩爱。你觉得假如开设恋爱课,谁更适合当老师?

谈过99次恋爱那个?他谈了99次都没结婚,你能说他懂吗?只谈1次就结婚那个?也不行啊,他只谈过一次恋爱,能懂多少?

怎么办?你应该同时听听这两个人的建议。武器越多,越有把握。

同样,报志愿、选专业,再到就业。前前后后至少四年起,它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恋爱结婚。咱们是不是也尽量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以上转载自《得到头条》,感谢李南楠老师。

高考报志愿,切忌单打独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