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原科大王会英医生:这些“伪装的心脏病发作行为”,很有可能是急性焦虑症发作

2022-07-22 10:14 作者:科大专注失眠抑郁  | 我要投稿


王会英


王会英个人简介:

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原大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从事精神科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

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行医格言:

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

我们的身体永远都是最了解我们的,不管什么时候,它都用一种神秘的力量来保护我们的周全。但有时候它也像失去重力的秋千,游荡到令人恐慌的高度,开始慢慢的消散我们与动物的界限。从古至今有很多行业的人都试图将急性焦虑症的症状用文字或者科学手段甚至是动画方式更直观的展现给世人。

它来势汹汹,有点排山倒海的壮阔,因此很多人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作或者中风等致命的病种,急性焦虑症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的危害,但是,每次想到下一次病情复发,就会让人不寒而栗,会对正常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调查显示,人一生中会至少有一次急性焦虑症的发生。急性焦虑症的本质,是身体面对危险时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这种生理反应开始于类似杏仁核,它是大脑负责处理恐惧的区域,杏仁核感受到恐惧的时候,它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从而使身体释放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会加快心跳和呼吸的频率,促使血液和氧气更快的抵达手臂和腿部肌肉,同时大脑也会接收更多氧气,变得更加警惕和敏锐。

当急性焦虑症发作时,这种反应就被放大了,远超于在危险情况下的过激反应,心跳加快、呼吸沉重、换气频繁,血液的流动变化也会造成眩晕,手脚开始麻木。通常会在10分钟内达到顶峰,接下来,前额叶皮层将取代杏仁核,开始刺激周边神经系统,随即释放出一种乙酰胆碱的荷尔蒙,它会降低心率,并逐渐减缓急性焦虑症。急性焦虑症发作时,身体对于危险的感知,已经出现我们面对危险的反应。

虽然以现在的医学科技手段我们无法确认急性焦虑症发作的原因,但是在环境中我们也获取了一些线索。创伤性的经历是最主要的成因,急性焦虑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创伤后遗症、社交恐惧、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都会对人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反复发作的急性焦虑症,会引起更多的忧心,有些人为避免发作,就会做出行为的改变,这样可能也会衍生出“惊恐症”的发生。

医生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来进行病情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目前临床检测只有20%的复发率,相对是安全的。认知行为疗法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和练习具体的方法,从而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控制与急性焦虑症相关的认知和想法,在根源上阻断。通过设计好的呼吸和肌肉练习来帮助人们有意识的控制呼吸规律。

下一步是重构认知,包括识别和改变,发作中常见的想法,例如你会觉得停止呼吸、心跳加速、心脏病发作或者死亡,并且已经把它替换成更有具体的想法的时候已经非常危险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行为来改变这种信念,意识到感知的危险性。

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反复锤炼,反复练习后才会形成保护模式,可以缓解急性焦虑症的发作。

太原科大王会英医生:这些“伪装的心脏病发作行为”,很有可能是急性焦虑症发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