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验槽怎么验?新规之下!以下几点!
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基坑(槽)挖至地下室设计标高并清理干净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相关技术人员应共同参与验槽。验槽时,现场应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地基设计文件、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等。验槽应在基坑或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保留的防护土层厚度不得超过100mm;槽底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
验槽检查内容
1天然地基验槽
天然地基验槽应检查以下内容:
1)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检查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和底面标高;
2)根据勘察报告,检查基坑底部和侧面的岩土和地下水情况;
3)检查洞穴、古墓、古井、地下沟渠、防空掩体和地下埋藏物的情况,查明其位置、深度和特征;
4)检查基坑底土的扰动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
5)检查冻结、干裂、水冲刷或浸泡等对基坑底土的扰动,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
天然基槽检验前,一般应在基坑或基槽底部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作为验槽的依据。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承压水头可能高于基坑底标高,测深可能引起涌水、涌砂;
2)当地基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基底以下砾石层或卵石层厚度大于1m时;
3)当地基持力层为均匀密实的砂层,且基底以下厚度大于1.5m时
2.地基处理工程的验槽
对于换填地基和强夯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地基均匀性和密实度的试验报告和承载力试验数据。
对于加筋复合地基,应现场检查桩位、桩头、桩间土和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验报告。
对于特殊土地基,应对湿陷性、地震液化、冻土隔离、膨胀土隔水、盐渍土改良等处理效果检测资料进行现场检查。
3桩基工程的验槽
设计中考虑桩筏基础、低桩承台等桩间土的相互作用时,桩间土应在开挖清理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检验。
人工挖孔桩,桩孔清理后应检查桩端持力层。对于大直径挖孔桩,应逐孔检查孔底岩土情况。
验槽检查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但对于基底以下土层的不可见部分,应借助钻探法完成。
1观察方法
观察沟壁和沟底土质,核实沟的开挖深度,初步核实沟底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一致,观察沟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如地下渗水、坑边堆积或近距离扰动等。(对于难以鉴别的土壤,要用洛阳铲等手段挖到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管沟内是否有旧地基、洞穴、古井、埋地管道和人防设施。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方向追踪,找出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和宽度。
在直接观察中,可以使用袖珍贯入仪或其他方法作为槽检查的辅助手段。
2轻型动力触探试验
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基槽时,应检查下列内容:
1)基础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2)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坚硬层;
3)影响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的浅埋古井、古墓和洞穴。
轻型动力触探应由机械自动化实施,检测深度和间距应按下表执行。检查结束后,探空孔应填满沙子。
【表】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