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将迎来新一轮超强周期?
霍华德·马斯克在《周期》这本书里,讲了基辛格的一个段子,“有人问:‘基辛格先生,你可以解释一下昨天波斯尼亚所发生的事件吗?’基辛格先生回答道:‘哦,是这样的,这要从1722年讲起······’”。
在多数行业的复盘中,“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同样广为流传。
周期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连锁反应,要理解现状,必须要知道一连串的历史事件所构成的大背景。
最近,常有人说,半导体到了一个历史大周期的启动点?这是真的吗?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大趋势?
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吧!
【山西证券】半导体行业:关注周期视角下的复苏迹象
https://www.fxbaogao.com/report?id=3791999&im=one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即可阅读完整报告)
报告摘要
复盘半导体周期:半导体行业具备明显周期属性且与宏观经济共振。
从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看,1978 年以来半导体产业共经历了 9 轮大周期,并存在大周期嵌套小周期现象。
小周期长度约在 4 年左右,上行周期通常为 2-3 年,下行周期通常为 1-1.5 年。
半导体周期与全球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行业周期波动背后本质是供需关系变化。
解构半导体周期:AI 浪潮开启科技“新十年”,产能扩张减缓,库存持续去化。
1)创新周期:8-10 年左右,依赖于终端新技术、新代际应用的升级带动。
本轮创新周期受人工智能技术推动,AIoT+AIGC 开启科技“新十年”。
2)产能周期:每 3-5 年会出现一次集中扩产。
本轮扩张减缓规模仍在合理市场空间内,聚焦大尺寸、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的扩张趋势符合下游需求结构。
3)库存周期:长度约在 2-3 年,当前下游复苏节奏不一,由主动去库存到被动去库存的上行拐点尚未显现。
跟踪半导体周期:需求未明短期承压,信心回暖复苏有望。
1)上游:全球设备销售额小幅回升提示扩张信心不减,硅片出货面积延续下滑提示需求依旧承压。
2)中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触及历史低位,部分厂商 Q2 指引积极,新增急单业绩有望回升。
3)下游:价格调整趋近尾声,存储品类跌幅收窄,模拟/功率部分产品价格上涨供需依旧偏紧。
主要半导体公司库存压力不减,23Q1 行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处于历史高位。
判断半导体周期:费城指数率先走出修复行情,模拟芯片拐点或是复苏先兆。
1)总体趋势:相较于费城半导体指数,申万半导体指数和估值弹性更大。
AIGC 行情拉动费城半导体指数率先走出修复行情,P/B 判断申万指数仍处于底部,有显著上行空间。
从历史数据看,模拟芯片拐点出现通常是复苏先兆。
2)细分赛道:重点关注设备、AI 芯片、模拟/功率和代工领域。
半导体设备:盈利水平穿越周期,国产替代贡献可观空间。
算力芯片:创新周期确立行业β,国内厂商加速追赶。
存储芯片:头部厂商减产筑底,下游驱动力向 AI/HPC 切换。
模拟/功率:弱周期属性,汽车工业支撑下游应用空间。
晶圆代工:底部基本确立,复苏在即利好低估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