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3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3)

2022-11-07 10:4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

  如果某一个资本主义小国已经处在社会主义国家包围之中,或许有较多的可能出现革命和平发展的机会。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反动统治阶级仍然可能采取“困兽犹斗”的行动,因此也绝不能认为革命和平发展是唯一的可能性,而应当同时估计到革命非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1957年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宣言指出:“列宁主义教导我们,而且历史经验也证明,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这样,阶级斗争的剧烈程度和所采取的形式,与其说是决定于无产阶级,不如说是决定于反动集团对于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抵抗到什么程度,决定于在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这一或那一阶段这些集团是不是采取暴力。”问题并不在于无产阶级愿意不愿意进行和平的变革,而在于资产阶级和反动统治者能不能接受这种和平的变革。无产阶级决不能片面地、没有根据地把自己的思想、方针和全部工作建筑在资产阶级愿意接受和平变革的估计上面,而必须同时准备两手,就是既准备革命的和平发展,又准备革命的非和平发展。

  为了实现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无产阶级一般地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积聚力量的过程,不能设想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轻率地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同志指出:“不到资产阶级处于真正无能之时,不到无产阶级的大多数有了武装起义和进行战争的决心之时,不到农民群众已经自愿援助无产阶级之时,起义和战争是不应该举行的。”[1]在积蓄力量的过程中,无产阶级采取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包括议会斗争和其他合法斗争的形式,是完全必要的。

  现阶段,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小撮垄断资本家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不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形成了极其尖锐的对立。这种情况就使得无产阶级可能在下述的一些民主任务的号召下来团结各阶层人民,组成反对垄断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这些民主任务就是:“争取和平;争取民族独立;保卫和发展民主;争取对最重要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和管理民主化;争取把整个经济用于和平目的,以满足居民的需要;争取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争取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争取保护农民的利益和城市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他们免受垄断组织的危害。”[2]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在一起,坚决为实现这些任务而进行斗争,这不但适合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能加强无产阶级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无产阶级的威望。但是,争取民主任务的斗争,还仅仅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斗争,这些任务即使实现了,也并不能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真正的解放。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觉悟的无产阶级决不以此为满足,而要把民主运动引向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同改良主义者的根本区别。《1960年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指出:“改良主义者把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改革看成是最终目的,否认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坚信,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在日常斗争的过程中将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他们的真正出路。”


注:

[1]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2版,第530页。

[2]《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3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