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龙八部里,他偷走一部修真秘籍,练成后天下无双且开宗立派

2022-08-11 09:00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倪匡评金庸:

《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沉下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数十百丈。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

什么是“天龙八部”?这四个字源自佛家,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迦。所以《天龙八部》中处处都可见到佛学理论,扫地僧化解萧远山、慕容博的仇怨,用的是佛门至理;段誉看清自己的内心不再忍受对王语嫣的思念之苦,还是得益于佛经。



《天龙八部》最了不起的地方是用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这一切均始自《天龙八部》。

由于这部小说的名字比较离奇,所以这部小说里的武功也比较神奇,这一点金老先生曾经给出过解释:

本书叙事,多有虚妄想象、夸张之处,盖以“天龙八部”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因此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不少神奇得不像话的武功。

例如段誉先生所学过的“六脉神剑”,体内真气激荡而出,剑气凌厉之极,似乎只差半步便踏入修真领域;例如天山童姥所修炼的“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每隔数十年便可以返老还童一次。至于其他的无崖子灌顶虚竹、扫地僧体表之外的三尺护体真气等,几乎都超出了传统武学的范畴,所以在大部分读者心目中,《天龙八部》的武学境界最高。


论书中各大角色武功,以扫地僧为最,其次便是虚竹、段誉两兄弟。《天龙八部》一书中,扫地僧是佛门代表,且可算作佛陀化身,排第一似乎并不过分。虚竹、段誉因“开挂”,不仅得到了震古烁今的内力,还习得武林中数一数二的绝技,假以时日,两人的成就不可限量。

至于其余高手如萧峰、萧远山、慕容博、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等,显然都及不上他们,王语嫣苦练武功,有机会成为一流高手,但显然远不及其他人。

那么《天龙八部》除了以上几位高手外,再无其他高人了吗?各位朋友或许忽略了一号人物,此人出现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人称逍遥子。段誉为王语嫣寻访逍遥派“驻颜术”时,到过大理国一处神秘地域,发现了两句话:

神书已随逍遥去,此谷惟余长春泉。

这位逍遥子并非常人,从小说蛛丝马迹来看,他显然就是逍遥派的创始人,而逍遥派之所以如此厉害,一切都源自那部神书,这一点连载版《天龙八部》有解释:

那时我跟他说:‘丁春秋,你此刻的武功虽然胜过了师父和师兄,但逍遥派最深奥的功夫,你却摸不到一个边儿。《逍遥御风》这部书,你要不要看?’师弟,本派所以叫作‘逍遥派’,便是从《逍遥御风》这部书而来。这部书中所记载的武功,当真可用‘深不可测’四个字来形容,此书向来由掌门人掌管,每一代的掌门人,也只能领悟到其中一二而已。’


显然,逍遥子当年从谷中偷走的那部“神书”便是《逍遥御风》,那么何以说“偷”呢?

巴天石道:“这一带人都说,善巨郡之北、吐蕃以南的高山中,有处地方叫作‘不老长春谷’,那里的人个个活到一百岁以上,且百岁老人又都乌发朱颜,好似十来岁的少年少女一般......”

此外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好像是说,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出来的人脸白唇红,年轻美貌得很,不过在谷外住不了几天,黑发就转雪白、背驼身缩、满脸皱纹,几天之内就似乎老了一百岁,再过几天就死了。”

而王语嫣曾经询问“所写的那位逍遥子,是否便是天山童姥的师父?”她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这一点极其重要)。


所以谷中之人能够长寿,得益于两样东西,一:神书;二:长春泉。这部神书的价值远非《易筋经》、《九阴真经》所能比,试问谷内之人如何不重视?岂能容逍遥子任意取走?唯一可能性便是逍遥子以不为人知的手段,偷走了这部经书。

此后武林中便出现了逍遥派,这个门派的武功神奇之至,究其原因,还是从这部神书演化出来的,因而出现了北冥神功、生死符、不老长春功、凌波微步、小无相功这一类神奇武学。从这些武功特点以及那部神书的境界来看,无论如何,逍遥子的武功都不可能在扫地僧、虚竹、段誉之下。


这部神书能够令人容颜常驻,能够令人返老还童,其价值不可限量,许多修仙作品中都不敢这样写,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修真秘籍”!现代武术远不如江湖武学,江湖武学远不及修真绝学,人人都懂,扫地僧、虚竹、段誉实实在在是个武学高手,远未踏入修真境界,他们与逍遥子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逍遥子完全属于降维打击,其武功修为,注定非三人所能相提并论的。

《天龙八部》中的武学已经接近魔幻境界,而逍遥子显然就是其中最有力的代表人物。


天龙八部里,他偷走一部修真秘籍,练成后天下无双且开宗立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