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五个儿子由于内斗,彻底把齐国霸业消耗殆尽
管仲和齐桓公相继死了以后,由于易牙、竖刁、开方当政,齐国国政陷入长时期的混乱,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们相继继位,整个齐国霸业因乱政而开始衰落。
齐桓公死了以后,首先登上君位的是公子无诡,他通过易牙、竖刁等人扶立为君,结果刚刚做了3个月,宋襄公带着原来的太子昭攻入齐国,齐国人很害怕杀死了公子无诡,公子昭继位是为齐孝公,孝公做了十年国君就死了,根据国君传位的规则本应传给自己的儿子,结果孝公的弟弟公子潘指使开方杀了孝公的儿子,公子潘得以立为国君是为昭公。齐昭公做国君19年死了,他的儿子舍被立为国君,由于舍的母亲不被昭公宠幸,齐国的大夫都不太尊重舍。此时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因在桓公时争位失败一直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而等待机会,这一回商人认为时机到了,一个是自己的实力发展的很强大了,二一个是国君舍不能威服国家,于是就率领党众在昭公的坟前杀了舍自立为君,是为齐懿公。
齐懿公登君位以后骄横无礼,百姓并不拥护他,而且做了两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导致丧失性命,第一件事:他因为此前与丙戎父亲有矛盾就把他的脚砍掉,并让丙戎为自己驾车。第二件事他抢了雍职的美丽的妻子占为己有而让雍职做自己的陪乘相当于懿公的副驾驶,可见懿公的所作所为对丙戎和雍职这俩人来说是奇耻大辱。有一次这俩人在洗澡时相互嘲讽对方是“断脚的儿子”“被夺妻的人”,这样一来俩人对懿公都非常痛恨。于是策划与懿公外出游玩把懿公杀了,杀完这俩人就不知音讯了。由于懿公做的事过于荒唐, 齐国人废除了懿公之子,从卫国迎来桓公的儿子公子元,是为惠公,至此齐桓公的五个儿子相继继位,结束了30多年混乱的政局。
桓公的五个儿子相继登位,每一次登位都充满了血腥风雨、残忍杀戮,每一次登位都会导致政局动荡不安,齐国的国力谈何提升,更不要说齐国霸业的保持了,因此齐国霸业到了惠公的儿子顷公的时候齐国霸业基本消耗完了。
不管是家业还是公司也好,在传承或干部更替方面应当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1、明确人选问题。齐桓公在死之前并没有明确谁是继承人,一开始太子为公子昭,而后又答应公子无诡做太子,犹豫不决稀里糊涂,导致五公子都有机会争位,给他们争夺君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做好过渡。凡事做好过渡,前任交接后一任要有元老或老员工的辅助,老带新传帮带还是很重要。如果管仲晚桓公几年再死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桓公又重用小人导致根本无法完成过渡的使命。
3、核心价值观要代代相传。五位公子已经忘记维护齐国霸业的信仰,全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相互争斗,可见不管是家业还是公司,家庭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要代代相传,不能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