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是进入殿...哦不,是找到感觉的密码 | CODE2.0最终版

2023-03-29 04:07 作者:sense_yoyo  | 我要投稿

        ·

        ·

        ·

        “我一直觉得密码才算是你的亲儿子,但你好像并不重视它?”

        “......”

        这段对话发生于22年冬的一次酒后闲聊,对我发问的是JULY的主理人马蜂,一个可以说是见证了乐佬品牌制作全历程的友人。一晃至今,距离密码1代的首次发布(19年12月),已3年有余。继密码之后,更多是致力于开发一系列 尽可能兼顾 差异化与专业性的双金属产品。概言之,YYP的前半段有一种闭门造车的狂热,后期多是困惑与消沉,然后SENSE,更接近平静、理性地输出。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密码,一款“无心插柳”的百元定位悠悠球——

        “这Sphere(领域)实在烧钱啊,剩下的资金做款百元球吧,给领域输输血。”在密码之前,我与 那时还是友人的友人,只想“自我沉浸式”地合作一款复古主题产品,即Sphere领域。而当实际投入远远超出预期,便意识到,或许需要更为长期稳定的商业支撑。然后,仅有一次塑胶球绘图实践的我,在零经验同时亦零负担的状态下,着手绘制CODE密码。

        作为个人的第一款金属球设计,密码1代的设计历程 记忆犹新——堆砌一些功能结构,让人看起来就不简单!” 是的,密码一代的设计驱动,真就这么粗暴;然后再结合过往 关于专业用球以及生产的 相当有限的认知,比如尺寸、壁厚、重量分布,最后用自己主观青睐的造型和风格,将元素串联起来、处理细节。图丢工厂,就完活了。

        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青瓜蛋子一顿胡乱操作,搞出来了一颗 操控性、空转、稳定性等等好像都还过得去的球。然后关于品牌,套用“领域”这一名字的空间概念,这个商业品牌就叫“殿堂”;而进入这个殿堂需要开门的钥匙,“钥匙”读起来又不上口,那就换“密码”锁——密码初代就这样走一步看一步地问世了。

CODE 1.0

        而如果没有来自相当一部分玩家对密码1的积极反馈,也就不存在后续的所有。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进入了一个怪圈,一定要抛开丰富的既有资源,一定要在各种艰难阻塞的条件限制下,找到哪怕一丁点儿新意。而结果往往是,拿起一颗曾经的产品如答案、旅途,你不会忽视其中的工作量,不会否认它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但不一定会觉得,其中存在多少实际意义。当我焦头烂额地去调整所谓原创环体的结构,用蹩脚的英语去沟通那些割裂的联名,我不止一次想起 设计密码1的时候,动机单纯、过程流畅。

        在把这些郁积已久的精神负担 诉说给马蜂的时候,他提出了开头的问题。酒醒。我要再一次 凭借自身的感知和经验,去做流畅的设计——    密码2就是我找到这种感觉(sense)的密码。

CODE 2.0



关于密码2代的设计,我们通过

同时对比1代、先行版、最终版 进行介绍。

一方面,对密码1代的一些 误打误撞的特点及其理念进行了 分析和选择性保留;另一方面 先行 和 终版 之间又存在细节设计方面的细微差异 和 定位倾向方面的不同属性。

1.    密码2继续沿用1代外环部位的结构,在满足局部重量相对靠外的情况下,又分别在轴向与径向空间提供了更多暴露在空气中的受力表面;与1代不同的是,密码2全部采用了弧线去重新排布和演绎这一结构,在实现类似功能,如保持稳定与延续空转的条件下,外观上更具整体性与风格化。

1代 | 2代先行版 | 2代最终版

对比先行版,最终版的两个内圈处理更薄,整体视觉上的层次感为明显


2.     侧面部分,1代是由一凹一凸的两段式弧线相交于一个略带灵性的小突起,最初该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增加玩家握感的敏感度,同时在外观上有一定标识性。但亦有不少玩家反馈,此结构对崩线崩圈类的花式颇有干扰,所以2代取消了这一突起。整个侧面改为较为均分的四段式,同样是边缘鼓起,腰身收束,通过折角处的圆角处理提升握感,同时规避对崩线类招式的干扰。

1代 | 2代先行版 | 2代最终版

对比之下,先行版的外边缘两切面 整体呈现更为圆润,而最终版则棱角更分明,握感更为硬朗。


3.    参数方面则始终以主流趋势为导向,密码2两版的直径 均由1代的57mm大关,微调至56.75mm,而宽度也都从3年前尚且足够的44mm增加至46.75mm。重量则从1代64g左右的轻快区间 增至更偏向稳重的65.5g范畴。

密码2 - 数据

直径:56.75mm

宽度:46.75mm

轴距:4.50mm

重量:65.50g

材质:6061


4.关于先行版与最终版 在本质上有无差异?

        回到本文最初提及的“流畅设计”这一主题,其实在先行版阶段,本项目的开发就可以说已基本完结。在反复对比样板后发现,先行版似乎更符合 已经具有一定控制能力的玩家群体,它更加均衡、柔和,球手在做招时收到来自球的反馈则更少、更精简,满足对舒适性的追求;而考虑到密码系列的定位,更大程度上是输送给 处于初期或进阶的玩家,则最终版棱角更为分明的球身 显得更为友好,手感鲜明、反馈敏锐,满足练习、竞技的实用需求。



密码系列之于SENSE

        新一代密码的开发与公布,代表着SENSE回归加入百元定位的产品赛道。曾有顾虑,SENSE尚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相继发布的产品 从之前的几款中高端 忽然回落至所谓“低端定位”,是否会对品牌的专业性及形象产生一定波动?其实不然。

        正如密码1代,曾作为YYP时期的开端产品,它以最低的“入手条件”或曰“试水成本”,向包括既有和潜在的 对悠悠球有志趣的人,提供了一个选择。于外而言,如诸多本土品牌,我们背倚成熟完备的上游生产资源,拥有高效便利的加工条件,这一定位的悠悠球产品,可以说是 在当下 诸多品牌与团队 为拓展和巩固悠悠球群体 在坚持输出的一份文化信息载体。而对自身来说,一款基础定位的产品 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代表和展现了 当时该品牌自身的基准与特点。

        大言不惭,三年前 我并没有带着上述的觉悟 去创作密码1代;而现今,除了对密码2 寄予上述的理念与期望,关于“百元品类”的设计输出,其实更多是观望与跳脱——

        有一定认知的玩家或许会有类似的观念,其实一款所谓“低端定位”的单金属,除却其“官方名义上的低定位”与“相对低廉的价格定位”,其自身本质于专业性而言,几乎不存在水平上的降维或阉割。通俗地说,一款百元单金属,可以陪伴一个玩家从入门到高阶。这就像一辆 可以从驾校时期一直开到老司机时期的“捷达”。而我们也都知道,不论一辆教练车有多么低廉、多么简易,新人依然要面对一个漫长枯燥的入门阶段。所以在未来,SENSE试图在“入门”“初阶”这一领域,呈现关于“教练车”的更多可能。


CODE2.0 | 红
CODE2.0 | 紫
CODE2.0 | 绿
CODE2.0 | 蓝


首批全系列展示:


CODE2.0 | 红系 | 单色、双色、多色
CODE2.0 | 紫系 | 单色、双色、多色
CODE2.0 | 绿系 | 单色、双色、多色
CODE2.0 | 蓝系 | 单色、双色、多色
(蓝色多色款式为实验性涂鸦,暂不做发售)

CODE2.0 | 彩色 | 森系、星系



3月29日 周三午间12:00

全网统一发布

·

单色 - 130rmb

双色 - 150rmb

多/彩色 - 170rmb

·

七月悠悠工作室

狮子的悠悠小屋

慢慢玩悠悠

悠悠主场


·


·


·


欢迎在评论区参与互动留言,

同时请@三位非官方名义好友,

官方将在评论区进行随机抽奖,于04月08日晚间

在动态区公布B级最终版密码2免费得主2位。


这是进入殿...哦不,是找到感觉的密码 | CODE2.0最终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