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司马南:接老胡话茬儿,说说网上“害国者”

2023-11-14 15:09 作者:司马南  | 我要投稿

文/司马南


老胡讲了个挺吓人的大事。


他说,与几位熟悉重大科研项目的人一起吃饭,他们有的是刚退下来的管理者。他们说,我们的重点技术确有进步,但与美国和西方比仍有很大差距,他们看到互联网上吹中国技术怎么怎么先进怎么怎么厉害的文章,很生气。他们认为写那些文章的一些人是“害国者”,认为那些文章产生了很大误导,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

老胡转达一些人的观点,中国的一大问题是重点领域的基础仍较为薄弱,而基础研究需要很长的研究周期,啃硬骨头需要大量时间,有些领域十几年能搞出名堂就不错。但是很多部门和机构都急功近利,相关领导需要在任上出成绩,投资方也急着见效果,所以抓基础项目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科学界内部情况我们不了解,老胡说的这个东西是普遍的情况,还是正好与老胡熟悉的那些人反映着他们局部的情况,咱们也不清楚。

至于中国互联网上有人吹中国技术怎么怎么厉害,那要看是谁“吹”的。吹牛的主体要搞清楚。

对于这种舆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笼而统之地一概加以否定,更不宜盖之为“害国者”


比方说某国部长来中国的时候,华为mate60Pro发售,老百姓包括北京东城区南路巷的老百姓司马南欢欣鼓舞,争先恐后去买华为mate60,我还真就买到了。用起来嗖嗖快,内存1个T的,也不用急吃白咧删照片了。我心情很爽,想得瑟一下,不止一次谈过,诚为华为在美国封锁卡脖子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而感到高兴



来自人民群众的这种心情这种行动,不是一个坏东西,相反是个值得重视的来自民间的爱国的积极性。至于老百姓在理解中国科技成就方面说的不够专业的地方,本来也没有必要提出这种要求,老百姓对中国科研成就的形容和理解,与国家科研部门或者有关权威单位发布的东西,怎么可能强求一致呢?

假如是科技日报代表科技部这么“外吹”,那当然就需要警惕了。


假如有关方面向上级介绍情况这么“内吹”,当然就更需要警惕了。

老百姓的嘴呀,你们不用管那么严,民之口,如何规范化?如何整齐化?如何防得住?



网络的舆论生态本来就是多样化的,我们普通百姓,不可能在网上发议论都达到老胡的水平。科技问题,科研攻关问题,带有极强的专业性,老百姓不可能说那么专业。即使是科学家内部不同的行当不同的领域,说起话来也隔行如隔山。何祚庥院士当年讲过一个笑话:“院士院士,离开的大院,什么都不是”。这个笑话话不糙理不糙,反映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好比当年延安的土兵工厂造了一种枪,那比起三八大盖来,比起德国马克沁来,当然差得多,但是延川老乡自己说,这个枪如何如何厉害,话说得毛糙一点,有啥大不了的?老乡绝没有害延安、害自己队伍上同志的意思,延安的报纸也就没有必要发文章来纠正老乡。

有一次,见北京某著名大学的著名专家,带着博士生导师头衔的,嘲笑央视评论员,说你什么都评论,难道你什么都懂吗?然后列举说,地缘政治问题要看哪块地,要看谈哪国关系,即使是国际问题,国际问题专家也不是什么都懂的,他的意思是说,没达到我这个水平,你根本就不应该讲话

同样的意思,当年林彪据说给叶群同志单独谈过一次:不要多讲话,懂得的,没有必要讲;不懂的,就更不要讲了。



天啊,照林副统帅和我们北京这所最著名大学的著名博导的意思,大家都得把嘴闭起来,嘴巴功能除了吃饭,别的功能要退化到0了。

那哪行啊,老百姓有说话的权利啊。吃东西有咀嚼快感吞咽快感,说话也有表达快感,像我这种嘴碎嘴欠被打过脸还想说话的老头儿,你不让我们说,我们挺难受,至于说的水平嘛,行不行,准不准,高不高,对不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中国14亿人,按照上海那个著名的知识分子的说法,只有几十万人是活得有价值的,因为他们是精英,是顶端,是高华。绝大多数人活着无非是来凑数的,根本就没有价值。看看,我们都活得没价值了,就唠叨几句,您还那么在意干嘛呀?



有人担心,你胡乱讲中国的科研成就会误导美国人。


呵呵,咱也别把美国人想得太傻,美国人会根据网上普通百姓表达对中国科研成就爽歪歪心情时说的一点冒头儿话,来判断中国科研成就究竟在什么水平上吗?

老胡说的是国家大事,咱理解能力有限,要不是捎带“有人在网上吹嘘中国技术怎么厉害”属于“害国者”,我不会接这个话茬儿。


话茬儿接过了,说的不对,请大家批评。


(2023年11月14日中午,写于北京东城区南书房)


司马南:接老胡话茬儿,说说网上“害国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