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消化科-克罗恩病

2023-01-19 08:03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合称炎症性肠病;病变可累及消化道全长,多见于末端回肠和临近结肠,病变跳跃式分部;表现为腹痛、腹泻、包块、瘘管形成、肠梗阻;有终生复发倾向;

病理特征:

可以累及全部消化道,甚至消化道之外;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右侧结肠;病变节段性分部,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组织学改变是透壁性炎症,受累肠段浆膜面渗出与周围组织粘连;

裂隙状溃疡、匍行性脂肪、鹅卵石样改变;溃疡慢性穿孔可导致局部脓肿和瘘管形成;

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可见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临床表现:

活动与缓解交替、终生复发倾向;

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发热、营养不良、肠外表现;

腹痛-右下腹和脐周;间歇性、痉挛性;餐后加重、排气排便后缓解;出现持续性腹痛+压痛提示炎症累及腹膜或脓肿形成;全腹痛+肌紧张提示穿孔;

腹泻-间歇发作,糊状便;一般无黏液脓血;

腹块-右下腹和脐周,受累肠段浆膜面渗出与周围组织粘连、脓肿形成;

瘘道形成-内瘘导致短肠,腹泻加重、营养吸收不良;

全身症状:

发热-间歇性中低度发热;

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

多系统损害的表现:

    如关节炎、皮肤受累、眼部受累;

并发症:
    肠梗阻(可由于病变肠段痉挛或炎症导致的纤维性狭窄)、腹腔脓肿、急性穿孔、出血(后3项相对多于肠结核);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贫血、低白蛋白血症、活动期WBC高、血沉快、OB(+);

消化道造影-小肠病变用钡餐或结肠病变用灌肠,粘膜皱襞紊乱、裂隙样溃疡、鹅卵石样改变、多发狭窄、瘘管形成、跳跃征、线样征;病变在小肠的首选方法;

结肠镜-可以活检发现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最远到达回肠末端;

 

 

 

诊断与鉴别诊断:

青壮年患者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腹泻、腹块、发热,X线或结肠镜发现肠道炎性病变主要位于回肠末端和临近结肠,节段性分布要考虑本病;

慢性的需要与肠结核、小肠恶性淋巴瘤鉴别;单纯累及结肠的与UC鉴别;

小肠恶性淋巴瘤-一段肠段内病变连续、指压痕或充盈缺损、肠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

治疗:

糖皮质激素-用于活动期控制症状,长期应用不能减少复发,故不主张激素长期维持治疗;严重者可静脉给药,病变局限于左半结肠者可激素保留灌肠;

硫唑嘌呤、甲氨蝶呤-主要用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依赖的患者;

柳氮磺胺吡啶-主要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的患者;

手术主要针对并发症:肠梗阻、腹腔脓肿、瘘管形成、急性穿孔,切除病变肠段后易复发;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消化科-克罗恩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