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露天矿粉尘防治技术

2022-08-26 09:17 作者:徐州博泰矿山安全科技  | 我要投稿

粉尘在不同行业中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总体上指一定时间内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质,通常粒径小于75μm。露天矿的粉尘污染情况受露天矿开采工艺、开采规模、气象气候与地形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根据露天矿作业的时间顺序,粉尘主要来源于露天矿的钻孔、爆破、采装、运输和排土等环节。


爆破前露天矿多采用牙轮钻机或潜孔钻进行钻孔作业。钻进过程中产生的钻机穿孔岩粉量通常与钻孔孔径和深度呈正相关,作业区空气中的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可达440mg/m3。由此产生的可吸入粉尘对钻进作业人员产生直接影响。

露天矿爆破作业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岩体受力而被压碎,岩体粉化程度高,导致短时间产生高浓度粉尘,高压气体的排出使得爆破尘柱可达数十米高。据统计,每爆破1m3的矿岩将产生0.027~0.170kg粉尘,含尘气雾中粉尘质量浓度超过2300mg/m3,粉尘粒度通常小于1.4μm,属于呼吸性粉尘,危害很大。另外,爆破作业产生的冲击波使得爆破区地表粉尘再次浮起,形成粉尘浓度叠加,造成二次污染。爆破是露天矿粉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采装粉尘主要产生在矿体采掘和装载过程中,是露天矿粉尘的最主要来源。采掘过程中需将表土和岩体剥离,在推土机等作业设备的扰动下会产生大量粉尘。露天矿装载过程中通常使用电铲进行物料的抓放,在物料与岩体间摩擦、碰撞及落差的作用下,振动导致粉化的矿体粉尘飞扬。电铲作业区域的粉尘强度会达到400~2000mg/s。

露天矿的运输通常分为车辆运输与胶带运输两种形式。采用路面车辆运输时,车辆行驶导致路面沉积的粉尘扬起,运载的物料受气流作用从车厢扩散到空气中,运载物料洒落扬尘,这些成为露天矿的移动空气污染源;胶带运输时,受传送带振动和气流影响会产生扬尘,成为露天矿的线状污染源。

运输设备将废弃物料卸载在排土场区域,在堆排过程中,物料碰撞、摩擦和落差作用导致粉尘扬起。此外排土场已堆存的物料受自然风吹会再次产生扬尘。上述两种情况是排土场粉尘的主要来源。

徐州博泰研制的BSD泡沫抑尘系统,将泡沫抑尘和干雾抑尘结合为一体,两种抑尘方式综合运用,在粉尘产生的源头抑制粉尘的扩散,使粉尘一直保持在没有漂浮扩散到空气中的阶段,就地直接进行治理。

BSD泡沫抑尘系统的耗水量低、除尘效率高,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除尘效果较好。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能够对粉尘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对可吸入性粉尘的抑制率高达85%,可避免尘肺病的危害;相比传统布袋除尘系统设备投入更少、占地面积更小,操作方便且无粉尘二次污染;BSD泡沫抑尘系统的耗水量不到喷水抑尘用水量的1/10 ;可以降低粉尘浓度和引爆温度,从而大大降低粉尘爆炸几率。


露天矿粉尘防治技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