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彦波仙书50、二郎七传说
常彦波仙书50、二郎七传说
【常彦波仙书】二郎神,又称二郎显圣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口神、赤城王、昭惠显圣仁佑王、清源妙道真君等等,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二郎神有多个版本。民间多认为他是水神,清以前曾被奉为戏神,还被奉为猎神、蹴鞠神、雷神、酒神等。连云港灌南县内灌河原名灌江,灌河五龙口被认为二郎神居住地。由于封神演义的影响,二郎神通常叫作杨戬,他力大无穷,变幻莫测,又能有七十二变(八九玄功)。他的武器是三尖两刃枪,武功绝伦,座下有神兽哮天犬,额间有第三只神眼。
二郎神主要事迹是力诛八怪,劈山救母,弹打双凤凰,助周伐商,与众圣齐收孙悟空,梅山结义,但无一不是虚构的故事。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子,思凡下界,与凡间一个姓杨的男人成婚,生下了二郎神。玉帝依天条将二郎神母亲压在桃山底下思过。杨二郎长大后斧劈桃山,救出母亲。
要问这位二郎神究竟姓什么,名什么,都说不清楚。第一个版本是李二郎说,是水力专家李冰之子。
第二个版本是赵二郎说。隋朝时有个赵昱,隐居青城山学道,隋末拜四川嘉州太守。时有老蛟兴风作浪,成一方祸害。赵昱乃持刀投江,没入水中,与老蛟大战,顷刻间江水尽赤,石岸半崩,吼声如雷。最终赵昱左手持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于是州人顶戴,奉为神明。其后赵昱弃官隐去,不知所终,但又在嘉陵江水涨溢为患时,几度显神。唐太宗从地方官的奏折中获知后,即封他为神勇大将军,在灌江口为之立庙。后来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逃到四川时,又加封赤城王。
第三个版本是杨二郎说,《西游记》、《封神演义》,都是杨戬。
第四个版本是有人提出杨二郎可能是羊二郎之谐音。认为灌口二郎的原型是古羌民祖先神大禹,杀羊祭神是羌人的习俗。有川西杨姓为羊化子孙的传说。
第五个版本是外来神祗说,有的认为是隋唐时从西域传进中国的波斯神灵,有的认为他是从印度进口的。印度神祗中有个毗沙门天王,也称北方天王。天王的第二子名独健,常领天兵护其国界。
第六个版本是石二郎说。灌口都江堰河底出土了一座圆雕--李冰神石人。距李冰神石人出土处仅37米的同一河底,又出土了一个圆雕石人,认为是李冰的侍从之一。
第七个版本是蚕从说。东汉泰山太守应劭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硬要将蜀地土著祭祀崇拜的李冰神,框定为一个人,一个具体的秦王派来的具体的人的时候,迷信神灵的蜀地故老、村夫愚妇们始终认为李冰不是人而是神。为了挣脱李冰是秦王派来的人的谬说的羁绊,蜀地民间开始作借尸还魂的努力,开始酝酿一个不受王朝管的神明。
通过上面几种说法,说明二郎神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如果大家信了这些虚构的故事,就是信仰的糊涂。故事就是故事,并不是真实的传记。这一点大家要分清楚。本书写的是我的自传,也包括我的梦境,有不少神仙会出现,但大家要清楚,作为我本人是真实的,我的梦境也是真实的,而涉及一些神仙打打杀杀,就是玄幻故事。涉及到这些玄幻故事是用于教化,也就是主题思想,会给读者有一定启发之功的,然而不能当作真实的。许多人都在供奉虚幻的东西,这是信仰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