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成为F
全书看完之后,我在想,四季怎么知道犀川和萌绘的关系?真的,我在最后都在想四季怎么这么了解她们。真的是现场查的吗?预先去了解?以至于我认为四季是那一起飞机失事的谋划者。(一开始就知道萌绘算数好,和那件裙子的事)
我在读推理小说的时候,是把情节和人物塑造放在第一的。剧情来说算完整(该有的都有,该讲的都写出来,比如妹妹这条线,刚开始的益智游戏,中途妹妹上岛,四季逃跑,最后的瓶子)。
而配角写的很好。我对每个配角形象都有印象(下游戏中病毒,留学,长的像男人的助教,壮硕的程序员爱音乐,喜欢直升机,喜欢模型,盲打等等)。这个让我在众多人物中,不会记错,以至于说,翻回去看这个人是谁来着。整本书更偏向于人物描写。
作者好想一本书就想让我们了解侦探是个怎么样的人。以至于侦探的戏份占大部分,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知道他的看法,作者一股脑就塞给我们。所以侦探的观点占大部分篇幅。(好像华生,凶手的观点也挺多,整本书就是在写这三个人吧)。
对于解答的合理性,主要看读书的态度,要知道你是来读推理小说这一品类的,很多缺点在大多数书里都是通病(比如大家都听侦探的)。一开始对作者就已经不公平了。如果还要冲着合理性来的话,就会失去乐趣。(这可是梅菲斯特)
要知道巧合和有几率也可以是推理的一部分,无巧不成书。
科技背景的设定
1996年出版什么概念,反正我没出生,所以有科幻的成分。放在现在,有的东西可能和当时想象的实现方式可能不同。它里面居然把声音和画面分开传送。它的科技水平其实写的很模糊,除了那个岛之外的环境之外,对其它方面的科技并没有刻画。就象隔绝的断层。
留言
全部成为f,这些就是些炫学,只有7是孤独的,怎么那么中二呢。可能谜题,只适合这种设定吧。谁又能第一时间想到这样的解释呢?
人格
这是一开始的悬念,贯穿剧情。比起最后的解答,我更接受不了这个。真的,在灭灯的时候,我还以为犀川要变身了。还有萌绘把犀川打出血。
四季
你对女人有多少了解呢。那你对十四岁的小孩了解多少呢(她那时就做了决定)?你对杀人犯有多少了解呢?反正我什么都不了解。还有天才,天才这个词,我觉得是定义为比其他人更强,更快。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她确实是做了一个系统。
这样的她费尽心思(花了7年计时)去制造这样的一个杀人密室(她那么聪明,也许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出去)。真的只想逃跑吗?可能都不需要动机,可能她就是想这么做。
我是这样想的,她是想出去的,而且要以另一个身份开始生活。所以她杀死了,她认为无能的孩子和孩子她爸。这样就没人知道她还活着(别人会隐瞒她的死)。但最后泡汤了。可能最后想死,但爱上了犀川,人生又有了意义,所以她去见了犀川。
也许你会说11岁的博士是认真的吗?我还说14岁怀孕有问题。我不清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飞呢。
道流
一个没有真正出现的人。先不说能不能养活。一个在一个房间里生活了十五年的人,会是怎样的人呢(不过看起来很正常,这是不是更扯)。这样想和她呆在房间十五年的四季。
犀川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有一个老头一直在教我做事。是的,犀川教授一直在讲述他对于事物的理解与态度。难道这就是老师的通病。而我对他的观点又不认同,所以我觉得他有点烦。最后两个人还在天台,一起发病。
他好像一直在跟我说人生的意义,对人的理解。但到了我这个年龄,早已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对于人的混合构成,社会构成,生命的定义,我一笑置之,你好像讲了什么但好像什么都没讲,这些东西知道了却一点作用都没有。这些炫学又和动机的基调没关系,所以被认定为无所谓的废话。或许是我太过年轻?
烟和酒
为什么每个人都抽烟阿。犀川,你到底在身上塞了多少包。怎么抽不完?没有烟的你是不是真的会变身。真想看到。还有大小姐真是海量。
新藤
你不但污人清白(好像是你情我愿,但他才14阿,这下得了手),还当着她的面,用她的手杀了人家的父母。你才是真正的变态。
仪同
我一开始就知道是妹妹了,这种剧情真的见多了。但差7岁的,真不多见。就是能很诡异的留在岛上。我觉的她才是真正的侦探。
萌绘
设定就决定很怪。作为华生表现也很怪。
烟花
为何这个东西老是出现。
赛车
真的不维和吗?
结尾
没看懂,是被某个组织带走了吗?
总结
没手和双胞胎,就已经说明问题了。但我不能接受14岁生孩子。最后听到萌绘的解答后,我就知道死的是四季的孩子了。那个留言真的是猜不到,还有逃出去的方法。真的能够称之为密室吗?这本书就是写人的,元素很多,但看完之后回味没什么感觉。